-
公开(公告)号:CN105720391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225776.2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咸新区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接地柱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电力机械领域。该接地柱包括导体金属柱,导体金属柱周向表面上包裹有绝缘层,绝缘层轴向表面上等间隔设有多个环形凹槽(3),环形凹槽(3)的深度小于绝缘层的厚度,其中,两个相邻环形凹槽(3)之间的绝缘层周向表面上开设有一段没有环形绝缘层的导体金属柱,并且两个相邻环形凹槽(3)卡套有阶梯圆柱筒装置,阶梯圆柱筒装置包含有一一对应的两副阶梯圆柱筒,且两副阶梯圆柱筒配合套装在两个相邻环形凹槽(3)之间的绝缘层外表面上;该悬挂接地线能够确保引流到大地的导线与其有充分且有效的接触面积,避免引流到大地的导线从悬挂接地线上滑落,同时解决工作人员在工作区域里的悬挂接电线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720391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10225776.2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咸新区供电公司
Inventor: 陈在军 , 王纪元 , 张京 , 黄琨 , 武永利 , 马晓涛 , 邓薇 , 王雪莉 , 李罡 , 李佳 , 李小龙 , 刘茜 , 李勇 , 王朝 , 刘海军 , 王新 , 李立 , 袁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接地柱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电力机械领域。该接地柱包括导体金属柱,导体金属柱周向表面上包裹有绝缘层,绝缘层轴向表面上等间隔设有多个环形凹槽(3),环形凹槽(3)的深度小于绝缘层的厚度,其中,两个相邻环形凹槽(3)之间的绝缘层周向表面上开设有一段没有环形绝缘层的导体金属柱,并且两个相邻环形凹槽(3)卡套有阶梯圆柱筒装置,阶梯圆柱筒装置包含有一一对应的两副阶梯圆柱筒,且两副阶梯圆柱筒配合套装在两个相邻环形凹槽(3)之间的绝缘层外表面上;该悬挂接地线能够确保引流到大地的导线与其有充分且有效的接触面积,避免引流到大地的导线从悬挂接地线上滑落,同时解决工作人员在工作区域里的悬挂接电线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205509039U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20303285.0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咸新区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悬挂接地柱,该接地柱包括导体金属柱,导体金属柱周向表面上包裹有绝缘层,绝缘层轴向表面上等间隔设有多个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深度小于绝缘层的厚度,其中,两个相邻环形凹槽之间的绝缘层周向表面上开设有一段没有环形绝缘层的导体金属柱,并且两个相邻环形凹槽卡套有阶梯圆柱筒装置,阶梯圆柱筒装置包含有一一对应的两副阶梯圆柱筒,且两副阶梯圆柱筒配合套装在两个相邻环形凹槽之间的绝缘层外表面上;该悬挂接地线能够确保引流到大地的导线与其有充分且有效的接触面积,避免引流到大地的导线从悬挂接地线上滑落,同时解决工作人员在工作区域里的悬挂接电线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214314209U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20487439.7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咸新区供电公司
Inventor: 王晓军 , 杨军 , 李罡 , 苑增军 , 白如伟 , 刘海军 , 和毅 , 任晓梅 , 杜涛 , 刘茜 , 陈娟 , 黄梓欣 , 郑潇 , 张宁 , 杨灵 , 丁红梅 , 祁欢 , 王璟 , 刘雪薇 , 申远 , 安夏玮 , 王军 , 汪洋 , 贺路 , 张军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院内电力设备维修装置,包括维修设备,所述维修设备的正面左侧固接有凹板,所述凹板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双头螺柱、第一握把、直板、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所述双头螺柱的外壁上下两侧分别与凹板的内壁上下两侧转动相连。通过固定机构双头螺柱转动带动直板和第一弧板移动配合第二弧板实现连接导线固定,防止了晃动掉落,确保了正常使用,提高了实用性,通过连接机构弯板转动配合凸板对支座进行固定,可以将装置托起,省去了人为托起的麻烦,降低了使用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调节机构把手配合圆板在槽板内部转动,使其对装置进行拉拽,防止对装置表面造成损坏,便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214570546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20483235.6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咸新区供电公司
Inventor: 李罡 , 杨军 , 王晓军 , 苑增军 , 刘茜 , 陈娟 , 白如伟 , 申远 , 汪洋 , 杨灵 , 黄梓欣 , 郑潇 , 张宁 , 刘海军 , 和毅 , 任晓梅 , 杜涛 , 丁红梅 , 祁欢 , 王璟 , 刘雪薇 , 安夏玮 , 王军 , 贺路 , 张军平
IPC: B66F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灯更换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固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电机、第一槽轮、短杆、皮带、第二槽轮、螺纹杆、横板和圆轮,所述电机的外壁与支架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槽轮的顶部相固接,所述第一槽轮的底部与短杆的顶部相固接。通过调节机构螺纹杆转动带动横板升降,省去了人为攀爬的麻烦,降低了危险性,便于施工,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卡接机构和固定机构配合底部,实现整个装置角度转动,消除了安全绳索缠绕的麻烦,确保正常使用,提高了实用性,通过底板底部的万向轮便于将装置移动,省去了搬运的麻烦,降低了工作难度,节约时间,便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5978370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610392644.9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电力电子变压器功率密度的正弦功率传输方法,分别通过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三相电路传递到三相公共低压直流侧,所述正弦功率传输方法包括A相功率波动传递、B相功率波动传递和C相功率波动传递,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由基于级联的AC‑DC变换器、中间直流电容及DC‑DC变换器按照三相系统结构结合构成。本发明所提供的三相电力电子变压器便于不同电压等级交直流混合型电网的互联,所提供的正弦功率传输方法实现了不同额定电压等级交直流母线间有功功率协调变换,突破传统电力电子变压器体积和制造成本,满足了未来交直流混合型智能配电网互联发展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300435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610752811.6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翼北电力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一种孤立微网单相逆变器并联系统及其分布式控制方法,所述的系统包括n台并联单相全桥逆变器、单相负载和交流母线,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每一台并联逆变器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本发明可以有效实现无或极少通信线下的多并联逆变器间协同控制并具有良好的电流均分特性,系统动态响应迅速,可作为孤立微电网中的组网元件,为系统提供电压、频率支撑。当从网元件发生功率波动或负荷突变时,可实现快速、准确的功率分配,保证了孤立微网的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11872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434128.7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次同步振荡抑制系统及新能源输电系统,其中,分布式次同步振荡抑制系统包括:多个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分别对应安装在多个新能源电场的出线端与汇流母线之间的输电线路上,用于采集所述输电线路上的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分别对所述多个新能源电场的次同步振荡进行抑制;控制装置,用于根据电信号输出分配控制信号,以分配多个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的出力状况。通过分析各个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进而对各个新能源电场的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的出力进行统一的调度分配,可以较为准确的并且较为有针对性的对各线路的次同步振荡进行抑制,对各新能源电场进行针对性抑制,抑制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66704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32364.5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于弘洋 , 刘宗烨 , 王英沛 , 邓占锋 , 赵国亮 , 陆振纲 , 蔡林海 , 刘海军 , 宋洁莹 , 刘依晗 , 祁欢欢 , 李海峰 , 廖孟柯 , 付林 , 仝静 , 董力通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及电网输出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包括信号采集设备,其连接汇流母线的出线端,用于采集输电线路上的电参数信息,次同步信号提取设备,连接信号采集设备,用于从电参数信息中提取次同步信号;串联变压器,一次侧分别连接汇集站的输入端与受端电路;MMC换流阀,包括若干个级联的MMC换流模块,MMC换流阀的输出端并联连接串联变压器的二次侧;控制电路,分别连接次同步信号提取设备和MMC换流阀的输入端,用于控制MMC换流阀的输出电压改变从而抑制次同步信号。本发明的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信号采集设备采集输电线路上的电参数信息,能够快速抑制从电参数中提取的不同频率的次同步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866704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32204.0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刘宗烨 , 王英沛 , 于弘洋 , 邓占锋 , 赵国亮 , 陆振纲 , 蔡林海 , 刘海军 , 宋洁莹 , 刘依晗 , 祁欢欢 , 李海峰 , 廖孟柯 , 付林 , 仝静 , 董力通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及新能源输电系统,其中,分布式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分别安装在分布式新能源电场出线端与汇流母线之间的输电线路上,包括:信号采集设备,与输电线路连接,用于分别采集分布式次同步新能源电场的次同步振荡信号;次同步振荡抑制设备,与信号采集设备连接,用于根据次同步振荡信号输出次同步振荡阻抗信号;变压器,与次同步振荡抑制设备连接,并串联安装在输电线路上,用于根据次同步振荡阻抗信号向输电线路中注入次同步振荡阻抗电压。本发明的分布式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可以对各个新能源电场分别针对性的进行次同步抑制,可以大大减少无法被抑制的次同步振荡信号,从而达到更好的抑制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