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52118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511019496.8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Abstract: 一种基于负荷瞬时能量特征的电网电能负荷监测方法,在电网的电力供给入口处进行采样监测,获取电压离散信号和电流离散信号;再将采集到的电压、电流离散信号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分解,得到各自对应的小波特征离散信号;根据小波特征离散信号分别计算得到电力供给入口处的瞬时电压以及瞬时电流;再计算确定采样处的负荷瞬时能量特征并将其作为电网电力供给入口处的电能负荷识别特征,采用非侵入式负载监测的负荷分析模型方法,执行电网的电能负荷监测。本发明能够用以表征负荷类型和性能特性,有助于提升电网电能负荷监测的准确性,提取电力供给入口处的负荷瞬时能量特征的处理过程不复杂,计算量较小,有助于提升电网电能负荷监测的整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305392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685987.X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IPC: H02H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含电压控型IIDG配电网的短路计算对称分量法,包括如下步骤:分析配电网不对称故障时,电压型IIDG三相平均功率与正负序网功率关系;建立计及电压型IIDG对称控制的短路计算序分量模型;结合电压型IIDG与配电网正负序网络的交互作用,得到电压型IIDG的故障电流变化规律;提出计算含电压型IIDG配电网短路电流的对称分量迭代算法,计算含电压型IIDG配电网的短路电流。该方法采用序分量法进行短路计算能够有效减小相分量法的复杂性和求解规模;且IIDG短路电流序分量的计算可用于配电网保护及其在配电网不对称故障下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162099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510683777.7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确定分布式发电接入电网不对称短路电流的运算曲面法,该方法包括:电网中接入多台DG和常规发电机时,通过网络化简得到3节点简化网络及不同节点间的转移阻抗;针对不同类型不对称短路故障,忽略DG零序电流注入影响,根据故障点边界条件得到短路计算复合序网及正负序增广网络,计算增广网络中的附加电压和附加阻抗;将正、负序网中DG接入点以外系统分别进行戴维南等值,推导DG注入电流为零时对应短路阻抗和开路电压计算式;制定DG短路电流负序分量与计算阻抗、正负序开路电压的运算曲面,得到DG短路电流负序分量;根据DG接入后正序增广网络接入点等值开路电压计算方法,结合三相短路运算曲面,计算DG不对称短路电流正序分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305392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510685987.X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IPC: H02H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含电压控型IIDG配电网的短路计算对称分量法,包括如下步骤:分析配电网不对称故障时,电压型IIDG三相平均功率与正负序网功率关系;建立计及电压型IIDG对称控制的短路计算序分量模型;结合电压型IIDG与配电网正负序网络的交互作用,得到电压型IIDG的故障电流变化规律;提出计算含电压型IIDG配电网短路电流的对称分量迭代算法,计算含电压型IIDG配电网的短路电流。该方法采用序分量法进行短路计算能够有效减小相分量法的复杂性和求解规模;且IIDG短路电流序分量的计算可用于配电网保护及其在配电网不对称故障下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65211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1019496.8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Abstract: 一种基于负荷瞬时能量特征的电网电能负荷监测方法,在电网的电力供给入口处进行采样监测,获取电压离散信号和电流离散信号;再将采集到的电压、电流离散信号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分解,得到各自对应的小波特征离散信号;根据小波特征离散信号分别计算得到电力供给入口处的瞬时电压以及瞬时电流;再计算确定采样处的负荷瞬时能量特征并将其作为电网电力供给入口处的电能负荷识别特征,采用非侵入式负载监测的负荷分析模型方法,执行电网的电能负荷监测。本发明能够用以表征负荷类型和性能特性,有助于提升电网电能负荷监测的准确性,提取电力供给入口处的负荷瞬时能量特征的处理过程不复杂,计算量较小,有助于提升电网电能负荷监测的整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559822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72784.0
申请日:2013-11-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IPC: G09B2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包括正常基本操作模块、保护和自动装置模块、故障及异常事故处理模块,正常基本操作模块用以仿真变电站中可操作的设备,各仿真设备间有与实际设备一致的逻辑关系,能采用远方操作或就地操作;保护和自动装置模块用以模拟实际系统中继电保护常规保护的动作行为,以及对自动装置功能的模拟;故障及异常事故处理模块用以模拟各种设备故障类型和设备异常类型。本发明人机界面友好,简单易学,操作简单,使用方面,系统大部分操作可通过鼠标或快捷键完成;方便更换待仿真变电站;投资省,能随时上机学习,可反复进行事故处理培训,针对性强,即学即用;方便升级。
-
公开(公告)号:CN105162099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83777.7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确定分布式发电接入电网不对称短路电流的运算曲面法,该方法包括:电网中接入多台DG和常规发电机时,通过网络化简得到3节点简化网络及不同节点间的转移阻抗;针对不同类型不对称短路故障,忽略DG零序电流注入影响,根据故障点边界条件得到短路计算复合序网及正负序增广网络,计算增广网络中的附加电压和附加阻抗;将正、负序网中DG接入点以外系统分别进行戴维南等值,推导DG注入电流为零时对应短路阻抗和开路电压计算式;制定DG短路电流负序分量与计算阻抗、正负序开路电压的运算曲面,得到DG短路电流负序分量;根据DG接入后正序增广网络接入点等值开路电压计算方法,结合三相短路运算曲面,计算DG不对称短路电流正序分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558511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72529.6
申请日:2013-11-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在线式接地故障定位系统,包括监控中心、变电站信号注入单元、馈线分支定位单元和配变监测终端,其中,监控中心与变电站信号注入单元、馈线分支定位单元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完成运行数据管理、逻辑判断和故障切除控制功能;变电站信号注入单元完成接地故障检测、故障相判别、特殊信号注入和馈出线信号检测选线功能;馈线分支定位单元和配变监测终端完成分支数据采集、与监控中心数据交换、分支接地故障切除和接地点精确定位功能。本发明不仅能实现在线单相接地故障的精确定位,而且在发生接地故障后能尽快地对故障区段进行切除隔离,从而避免了因接地故障给电气设备和人员带来的安全威胁,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333772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20013916.0
申请日:2015-01-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IPC: H02G1/02
Abstract: 一种导线带状垃圾处理器,包括转轴、滚轮及支撑盘,支撑盘为两块,滚轮通过转轴安装在两块支撑盘之间,其特征在于:在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位于两块支撑盘外侧的垃圾缠绕杆,垃圾缠绕杆与转轴呈45度夹角,在垃圾缠绕杆上设置有缠绕钩。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方便、高效的将输电线路上的带状或线状垃圾清除,工作效率高,避免了线路停电,即可以实现带电操作,其结构简单,安全性高,劳动强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204118516U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20604970.8
申请日:2014-10-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器柜干燥装置,包括:常温除湿装置,其包括除湿机罩,除湿机罩具有侧围以及顶板、底板,除湿机罩内设置除湿机芯,除湿机芯具有半导体制冷芯片,半导体制冷芯片前侧设置冷散热片,半导体制冷芯片后侧依次设置热散热片和散热风机,除湿机罩内侧底部设置储水盒,储水盒置于半导体制冷芯片下部,用于接纳凝结的水,储水盒底部设置延伸至除湿机罩外的排水管,排水管出口与排水胶管连接;数显智能湿度控制器,其包括控制器、显示屏以及操作按钮;湿度传感器,其设置在数显智能湿度控制器侧;还包括围堰、透气孔、筒体、伞状罩以及中间管与套管。本实用新型采用半导体制冷除湿原理,并配有数显智能湿度控制器,体积小、重量轻,除湿较为彻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