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81917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1810225707.0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及其设计方法,包括:主变压器、1100kV等级配电装置、550kV等级配电装置以及110kV汇流母线;所述主变压器的高压侧采用1100kV油气套管与所述1100kV等级配电装置相连,中压侧采用550kV油气套管与所述550kV等级配电装置相连,低压侧采用110kV油气套管与110kV汇流母线相连;所述1100kV等级配电装置、550kV等级配电装置以及110kV汇流母线的出线侧分别用于连接相应电压等级的负载。本发明有效节约了占地面积,同时系统安全稳定性高,且布置美观,因而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特高压交流变电站的设计中。
-
公开(公告)号:CN108281917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225707.0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及其设计方法,包括:主变压器、1100kV等级配电装置、550kV等级配电装置以及110kV汇流母线;所述主变压器的高压侧采用1100kV油气套管与所述1100kV等级配电装置相连,中压侧采用550kV油气套管与所述550kV等级配电装置相连,低压侧采用110kV油气套管与110kV汇流母线相连;所述1100kV等级配电装置、550kV等级配电装置以及110kV汇流母线的出线侧分别用于连接相应电压等级的负载。本发明有效节约了占地面积,同时系统安全稳定性高,且布置美观,因而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特高压交流变电站的设计中。
-
公开(公告)号:CN207896531U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20371251.4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包括:主变压器、1100kV等级配电装置、550kV等级配电装置以及110kV汇流母线;所述主变压器的高压侧采用1100kV油气套管与所述1100kV等级配电装置相连,中压侧采用550kV油气套管与所述550kV等级配电装置相连,低压侧采用110kV油气套管与110kV汇流母线相连;所述1100kV等级配电装置、550kV等级配电装置以及110kV汇流母线的出线侧分别连接相应电压等级的负载。本实用新型有效节约了占地面积,同时系统安全稳定性高,且布置美观,因而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特高压交流变电站的设计中。(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404623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528180.7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及油浸式变压器系统。该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油气分离箱,具有分离腔以及与分离腔的顶部连通的油气入口和排气口;进油管,其一端与油气入口连通,另一端用于与释压装置连通,以将释压装置排出的油气混合物导流至分离腔;及排气管,其一端与排气口连通。如此,释压装置输出的油气混合物通过进油管进入分离腔内,油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沉积在分离腔的底部,气体向上移动并由排气口进入排气管,即实现了油气分离,避免了由释压装置输出的油气混合物直接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被引燃,进而引爆油室,造成爆炸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418816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26788.6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载调压开关防爆系统,包括:压力释放装置,安装于有载调压开关上,压力释放装置与有载调压开关的油腔相连,压力释放装置用于监测油腔的压力并具有一预设阈值;油气分离装置,与压力释放装置相连,当油腔内压力大于预设阈值时,压力释放装置连通油腔与油气分离装置,油腔内的油气经过油气分离装置后排出;气体隔离装置,与压力释放装置通讯连接,当油腔压力大于预设阈值时,压力释放装置控制气体隔离装置向有载调压开关喷射惰性冷却介质。上述有载调压开关防爆系统能够对有载调压开关内部的压力进行快速释放,又能够对故障位置通过防火介质快速隔离,进一步地降低有载调压开关失火及爆炸的风险,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4651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300906.3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变电三维设计数据跨软件平台交互的方法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需要进行交互的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数据,采用分层分级的组织方式,抽象得到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并根据预先建立的跨平台交互文件的标准格式模板,对得到的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进行存储,生成跨平台交互文件;2)将跨平台交互文件作为输变电工程需要进行交互的软件平台的输入,实现输变电三维设计数据跨软件平台交互。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数据跨软件平台交互中。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435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452266.X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接入方式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估方法,包括:根据工程参数,建立交直流系统模型,得到交直流系统模型的运行参数,根据工程参数和运行参数得到潮流分布指标和安全稳定性指标,然后进行层次分析得到潮流分布指标和安全稳定性指标中各指标权重;利用潮流分布指标和安全稳定性指标中各指标权重,绘制扇形雷达图,利用扇形雷达图提取潮流分布指标和安全稳定性指标中各指标的特征量;构造评价函数,得到评价函数值,当评价函数值最大时,对应的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系统中特高压直流系统接入特高压交流系统的接入方式最优。本发明有效全面的评估直流受端接入方式的优缺点,并且能提高受端交流系统的安全稳定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435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711452266.X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接入方式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估方法,包括:根据工程参数,建立交直流系统模型,得到交直流系统模型的运行参数,根据工程参数和运行参数得到潮流分布指标和安全稳定性指标,然后进行层次分析得到潮流分布指标和安全稳定性指标中各指标权重;利用潮流分布指标和安全稳定性指标中各指标权重,绘制扇形雷达图,利用扇形雷达图提取潮流分布指标和安全稳定性指标中各指标的特征量;构造评价函数,得到评价函数值,当评价函数值最大时,对应的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系统中特高压直流系统接入特高压交流系统的接入方式最优。本发明有效全面的评估直流受端接入方式的优缺点,并且能提高受端交流系统的安全稳定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844651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810300906.3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6/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变电三维设计数据跨软件平台交互的方法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需要进行交互的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数据,采用分层分级的组织方式,抽象得到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并根据预先建立的跨平台交互文件的标准格式模板,对得到的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进行存储,生成跨平台交互文件;2)将跨平台交互文件作为输变电工程需要进行交互的软件平台的输入,实现输变电三维设计数据跨软件平台交互。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数据跨软件平台交互中。
-
公开(公告)号:CN216767686U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23133538.4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及油浸式变压器系统。该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油气分离箱,具有分离腔以及与分离腔的顶部连通的油气入口和排气口;进油管,其一端与油气入口连通,另一端用于与释压装置连通,以将释压装置排出的油气混合物导流至分离腔;及排气管,其一端与排气口连通。如此,释压装置输出的油气混合物通过进油管进入分离腔内,油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沉积在分离腔的底部,气体向上移动并由排气口进入排气管,即实现了油气分离,避免了由释压装置输出的油气混合物直接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被引燃,进而引爆油室,造成爆炸事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