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03847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24053.1
申请日:2016-10-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配变台区关口表实测数据的分类负荷求取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构建配变台区供电范围图层;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构建实际用地信息图层;获得每个配变台区中不同用地类型的面积;建立各配变台区负荷与分类负荷密度的关系方程;获取分类负荷密度;获取分类负荷。本发明利用已建立的用地信息和配变台区供电范围获得每个配变台区中各类用地的面积,最后建立各配变台区关口表实测负荷数据与分类负荷密度的关系方程,求取分类负荷密度,进而结合各类用地面积计算出各分类负荷数值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1569375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068536.8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32 , H02J3/24 , G06Q10/0631 , G06Q30/0201
Abstract: 一种多源联合调频的控制策略及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在联合系统下建立的储能容量优化数学模型,最后在两种实验条件下进行对比分析的多源联合调频的控制策略及储能容量配置方法。本发明引入多源联合调频系统,根据不同类型能源的一次调频原理及控制方法,在PSCAD/EMTDC的三机九节点系统中搭建多源联合调频系统的控制策略,提出储能容量优化模型,引入MOPSO算法,通过算例分析储能容量优化结果和对储能容量配置进行分析。本发明可以对多源联合系统的储能容量进行了合理配置,兼顾系统频率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系统整体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600063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66237.2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和时空信息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其特点是,包括的内容有:建立电力GIS,在电力GIS中整合10kV馈线的历史负荷、供电面积;将待预测区域根据用地类型划分成多个供电小区,求各供电小区的空间属性值,包括负荷属性、距离属性和环境属性;对每种用地类型建立模糊粗糙集推理规则,求取模糊粗糙因子;利用10kV馈线的历年最大负荷值及其用地信息,求出目标年馈线最大负荷值,建立其与分类负荷密度的关系方程,求取各分类负荷密度最大值,计算各分类负荷总量及其对应的供电面积,分别求取各分类负荷密度的平均值;空间负荷预测,根据供电小区面积和已求得的平均分类负荷密度,计算出每个供电小区的负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5993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48649.4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Q50/26 , H02J3/46 , H02J3/28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规划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考虑碳排放责任分摊的源‑储‑输联合规划方法,方法包括:建立碳排放责任双层分摊策略;基于碳排放责任双层分摊策略,建立考虑碳排放责任分摊的源‑储‑输联合规划模型;对考虑碳责任分摊的源‑储‑输联合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系统源‑储‑网最优联合规划方案。该方法依据“谁引起,谁承担、谁治理、谁受益”原则,科学地分摊了碳排放责任,有效考虑碳排放责任在规划过程中的作用,增配了储能系统,提升了系统灵活性,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0660006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611166237.2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和时空信息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其特点是,包括的内容有:建立电力GIS,在电力GIS中整合10kV馈线的历史负荷、供电面积;将待预测区域根据用地类型划分成多个供电小区,求各供电小区的空间属性值,包括负荷属性、距离属性和环境属性;对每种用地类型建立模糊粗糙集推理规则,求取模糊粗糙因子;利用10kV馈线的历年最大负荷值及其用地信息,求出目标年馈线最大负荷值,建立其与分类负荷密度的关系方程,求取各分类负荷密度最大值,计算各分类负荷总量及其对应的供电面积,分别求取各分类负荷密度的平均值;空间负荷预测,根据供电小区面积和已求得的平均分类负荷密度,计算出每个供电小区的负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59636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02738.1
申请日:2018-04-06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变量模型与盲数理论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其特点是,包括的步骤有:以对影响总量电力负荷变化的众多因素为依据,分别与总量电力负荷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其中影响总量电力负荷变化的主要因素;运用多变量分析方法,构建以影响总量电力负荷变化的主要因素作为输入量的对总量电力负荷进行预测的多变量预测模型;建立评估影响总量电力负荷变化主要因素的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并利用盲数理论计算影响总量电力负荷变化主要因素的目标年值,采用该多变量预测模型对总量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利用总量电力负荷预测结果求得目标年分类电力负荷值,建立包含待预测区用地信息的电力地理信息系统,求出分类电力负荷密度,得到各供电小区的电力负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642631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52998.2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特高压直流系统频率支撑控制方法,属于特高压直流输电领域。本发明针对送端系统受扰后的不平衡功率的大小,分析不同工况的频率支撑需求;针对同步机与特高压直流的响应速度及支撑能力的差异,设计特高压直流系统多时间尺度调频控制策略;针对同步机一次调频的最大备用容量,提出多时间尺度调频控制策略的死区值计算方法。解决了特高压直流系统送端电网新能源高占比带来的频率失稳问题,实现了调频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特高压直流系统送端电网的频率稳定性。具有科学合理,适用性强,可靠性高,效果佳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22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60228.X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姜明磊 , 鲁宇 , 时雨 , 佘新 , 张大弛 , 时圣尧 , 张志鹏 , 邢文洋 , 丰顺强 , 周琳 , 辛昊阔 , 姚狄 , 李欣 , 张圆美 , 冯帆 , 王燕涛 , 王柳林 , 张胤涵 , 刘昊然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考虑新能源消纳的储能系统选址定容方法及装置。所述考虑新能源消纳的储能系统选址定容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络信息、负荷信息、储能系统数据、火电机组数据以及新能源数据;获取基于新能源消纳的储能选址定容模型;将配电网络信息、负荷信息、储能系统数据、火电机组数据以及新能源数据输入至所述基于新能源消纳的储能选址定容模型,从而获取储能系统定容信息以及该储能系统定容信息所对应的储能系统选址信息。本申请在进行储能系统选址时,综合考虑新能源消纳、火电机组成本以及储能系统投资成本,根据三者来获取最为合适的定容信息以及选址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859636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810302738.1
申请日:2018-04-06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变量模型与盲数理论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其特点是,包括的步骤有:以对影响总量电力负荷变化的众多因素为依据,分别与总量电力负荷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其中影响总量电力负荷变化的主要因素;运用多变量分析方法,构建以影响总量电力负荷变化的主要因素作为输入量的对总量电力负荷进行预测的多变量预测模型;建立评估影响总量电力负荷变化主要因素的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并利用盲数理论计算影响总量电力负荷变化主要因素的目标年值,采用该多变量预测模型对总量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利用总量电力负荷预测结果求得目标年分类电力负荷值,建立包含待预测区用地信息的电力地理信息系统,求出分类电力负荷密度,得到各供电小区的电力负荷值。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