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服务器的滑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06181677U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21297663.5

    申请日:2016-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服务器的滑轨组件,包括外滑轨、中滑轨、内滑轨和连接架,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外滑轨、内滑轨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与中滑轨连接,第一连接架与的第二连接架结构相同,还包括限位自锁结构,限位自锁结构包括弹性件、定位件和锁定凸片,弹性件设置与外滑轨后部,弹性件包括连接部、连接柱、弹性部和保持限位部,外滑轨后部开设有滑槽,定位件的卡槽延滑槽上下移动,定位柱位于第二挡片外侧,定位柱与限位槽相接触,锁定凸片设置于内滑轨后部。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活动滑轨收回时可同时实现限位和自行锁定,保证滑轨在收缩位置不会随意滑出,提高了安全性,结构简单,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视频分析的雨水识别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68907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086997.7

    申请日:202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视频分析的雨水识别管理系统,所述管理系统包括基础数据接入层、智能识别模型层、智能分析应用层,所述智能识别模型层包括雨水识别模型、水位监测模型,所述基础数据接入层分别将切图图片、辖区内各变电站的积水量传输到智能识别模型层的雨水识别模型、水位监测模型,智能识别模型层中的雨水识别模型、水位监测模型分别将雨水识别结果、水位监测结果传输至智能分析应用层,智能分析应用层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对辖区内各个变电站进行防汛监控、预警提醒,有效解决的了目前现有技术中仍然依靠过多的人工干预对变电站进行管理,对各个变电站的防汛监测管理中没有形成一套自动化的防汛监测管理系统的问题。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2213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95109.0

    申请日:2022-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与系统,属于风险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基于天气预测结果、并网组件的类型、并网组件的使用年限,构建光伏系统的并网组件失效概率,基于并网组件失效概率、光伏系统的并网容量得到所述并网组件的安全风险;基于光伏系统的并网容量以及其在配电网的网络拓扑中的位置、配电网的网络拓扑中的节点的负荷,得到存在电压越限可能性的节点以及其电压越限概率,基于存在电压越限可能性的节点的电压越限概率、节点的负荷类型,得到所述节点的安全风险;基于并网组件的安全风险、节点的安全风险得到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安全风险,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并网安全风险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物联网跨域服务功能链编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73040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57792.X

    申请日:2021-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物联网跨域服务功能链编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6个步骤:步骤S1:构建电力物联网跨域服务功能链编排模型;步骤S2:将服务功能链的资源分配请求发送到域间控制器;步骤S3:域间控制器获得底层资源信息;步骤S4:域间控制器根据步骤S3中获得的底层资源信息,进行服务功能链编排,进行资源分配;步骤S5:域间控制器将节点资源分配策略以及链路资源分配策略下发给所有的域内控制器;步骤S6:区块链节点对节点的信用度进行更新;本发明采用以上方案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恶意节点对服务功能链的资源编排产生负面影响、跨域环境下资源分配中信任度低以及资源分配效率低的问题。

    海量数据分布式存储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690011U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20135525.X

    申请日:2018-0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海量数据分布式存储装置,包括主存储器,多个备用存储器,所述每个存储器包括置于箱体内存储盘、单片机控制器和高压风扇,还包括箱内温度采集电路、箱外温度采集电路、三梯度阈值比较电路、高压风扇功率驱动电路,有效的解决了目前采用高压风扇散热造成的影响使用寿命、温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智能调节、结构简单,通过在箱体内外设置传感器经减法运算输出正负偏差电压、三梯度阈值比较,单片机分析计算后输出两路不同脉冲占空比的PWM控制信号到高压风扇功率驱动电路,分别进行自然通风、高压风扇1/2、2/3、全速阶梯式下降,使温度保持在最佳温度,避免高压风扇频繁开关、高速持续工作,影响使用寿命、温度难以控制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