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8788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710046595.8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暂态过电压耐受能力的MMC子模块,其包括三个并联的支路:第一支路中第一、第二开关管串联,第一、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分别与第一、第二开关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连接;第二开关管发射极和集电极为输出端;第二支路中第一电容的正、负极分别与第一开关管集电极和第二开关管发射极连接。第三支路中第三二极管和第三、第四开关管串联,且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分别与第一、第三开关管集电极连接;第三开关管发射极与第四开关管集电极连接;第四开关管发射极与第二开关管发射极连接;第二电容与电阻串联后与第三开关管并联,其负极与第三开关管发射极连接。本发明可有效限制子模块暂态过电压,且不影响子模块外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173295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611115686.4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多馈入直流落点的选择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针对选定的受端电网确定p个备选直流落点方案;(b)分别计算第i个备选直流落点方案的最大交直流支撑能力指数F1(i),最大区域电力空间匹配指数F2(i)和最小经济性指数F3(i);其中,根据多馈入短路比计算F1(i)和根据电力平衡公式计算F2(i);其中,i=1,2,3…p;(c)根据F1(i)、F2(i)和F3(i)构建多目标矩阵D,并且对多目标矩阵D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得到方案矩阵D’;(d)计算方案矩阵D’的权重系数以得到方案指标S(D);和(e)根据方案指标S(D)的最大值选择所述p个备选直流落点方案中的最佳直流落点方案。本发明旨在考虑不同直流并网方式的情况下选择满足受端电网稳定经济运行需要的多馈入直流落点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8173295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611115686.4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多馈入直流落点的选择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针对选定的受端电网确定p个备选直流落点方案;(b)分别计算第i个备选直流落点方案的最大交直流支撑能力指数F1(i),最大区域电力空间匹配指数F2(i)和最小经济性指数F3(i);其中,根据多馈入短路比计算F1(i)和根据电力平衡公式计算F2(i);其中,i=1,2,3…p;(c)根据F1(i)、F2(i)和F3(i)构建多目标矩阵D,并且对多目标矩阵D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得到方案矩阵D’;(d)计算方案矩阵D’的权重系数以得到方案指标S(D);和(e)根据方案指标S(D)的最大值选择所述p个备选直流落点方案中的最佳直流落点方案。本发明旨在考虑不同直流并网方式的情况下选择满足受端电网稳定经济运行需要的多馈入直流落点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678788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46595.8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483 , H02M1/32 , H02M2001/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暂态过电压耐受能力的MMC子模块,其包括三个并联的支路:第一支路中第一、第二开关管串联,第一、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分别与第一、第二开关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连接;第二开关管发射极和集电极为输出端;第二支路中第一电容的正、负极分别与第一开关管集电极和第二开关管发射极连接。第三支路中第三二极管和第三、第四开关管串联,且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分别与第一、第三开关管集电极连接;第三开关管发射极与第四开关管集电极连接;第四开关管发射极与第二开关管发射极连接;第二电容与电阻串联后与第三开关管并联,其负极与第三开关管发射极连接。本发明可有效限制子模块暂态过电压,且不影响子模块外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7795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22920.4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电网的断路器混合配置方法及装置,其包括送端换流站、受端换流站、直流电抗器、机械式快速开关和全控型直流断路器;位于送端换流站线路侧,每个送端换流站的输出端都经过第一直流电抗器连接一由第一、第二两个机械式快速开关串联构成的第一支路;两第一支路之间并联一由第三、第四两个机械式快速开关、第一全控型直流断路器串联构成的第二支路;位于受端换流站线路侧,每一受端换流站输入端都连接第二直流电抗器一端,由第二全控型直流断路器与第五机械式快速开关串联构成的第三支路连接第二直流电抗器另一端;两第三支路之间并联一由第三、第四两个全控型直流断路器串联构成的第四支路。本发明可以广泛在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网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977954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0322920.4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电网的断路器混合配置方法及装置,其包括送端换流站、受端换流站、直流电抗器、机械式快速开关和全控型直流断路器;位于送端换流站线路侧,每个送端换流站的输出端都经过第一直流电抗器连接一由第一、第二两个机械式快速开关串联构成的第一支路;两第一支路之间并联一由第三、第四两个机械式快速开关、第一全控型直流断路器串联构成的第二支路;位于受端换流站线路侧,每一受端换流站输入端都连接第二直流电抗器一端,由第二全控型直流断路器与第五机械式快速开关串联构成的第三支路连接第二直流电抗器另一端;两第三支路之间并联一由第三、第四两个全控型直流断路器串联构成的第四支路。本发明可以广泛在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网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5666617U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20441109.3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直流电网的断路器混合装置,其包括送端换流站、受端换流站、直流电抗器、机械式快速开关和全控型直流断路器;位于送端换流站线路侧,每个送端换流站的输出端都经过第一直流电抗器连接一由第一、第二两个机械式快速开关串联构成的第一支路;两第一支路之间并联一由第三、第四两个机械式快速开关、第一全控型直流断路器串联构成的第二支路;位于受端换流站线路侧,每一受端换流站输入端都连接第二直流电抗器一端,由第二全控型直流断路器与第五机械式快速开关串联构成的第三支路连接第二直流电抗器另一端;两第三支路之间并联一由第三、第四两个全控型直流断路器串联构成的第四支路。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在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网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6422706U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20067141.4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暂态过电压耐受能力的MMC子模块,其包括三个并联的支路:第一支路中第一、第二开关管串联,第一、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分别与第一、第二开关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连接;第二开关管发射极和集电极为输出端;第二支路中第一电容的正、负极分别与第一开关管集电极和第二开关管发射极连接。第三支路中第三二极管和第三、第四开关管串联,且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分别与第一、第三开关管集电极连接;第三开关管发射极与第四开关管集电极连接;第四开关管发射极与第二开关管发射极连接;第二电容与电阻串联后与第三开关管并联,其负极与第三开关管发射极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限制子模块暂态过电压,且控制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7994598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045114.8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申旭辉 , 唐晓骏 , 马世英 , 徐友平 , 谢珍建 , 张志强 , 李晓珺 , 邵德军 , 张鑫 , 谢岩 , 霍启迪 , 潘晓杰 , 罗红梅 , 李晶 , 郑超 , 党杰 , 张振安 , 陈得治 , 陈湘 , 吕思卓 , 张恺 , 张晨 , 李惠玲 , 吴丽华 , 李再华 , 李程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直流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当发生柔性直流送端交流电网孤岛时,调整柔性直流换流站的有功控制模式;然后计算电网孤岛运行后的功率盈余;根据所述功率盈余进行交直流协调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柔性直流工程接入的电网规划、运行等方面提供参考,为孤岛经柔直送出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99459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1711045114.8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申旭辉 , 唐晓骏 , 马世英 , 徐友平 , 谢珍建 , 张志强 , 李晓珺 , 邵德军 , 张鑫 , 谢岩 , 霍启迪 , 潘晓杰 , 罗红梅 , 李晶 , 郑超 , 党杰 , 张振安 , 陈得治 , 陈湘 , 吕思卓 , 张恺 , 张晨 , 李惠玲 , 吴丽华 , 李再华 , 李程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直流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当发生柔性直流送端交流电网孤岛时,调整柔性直流换流站的有功控制模式;然后计算电网孤岛运行后的功率盈余;根据所述功率盈余进行交直流协调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柔性直流工程接入的电网规划、运行等方面提供参考,为孤岛经柔直送出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