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5160590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43450.2
申请日:2015-07-24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CPC分类号: Y02D10/4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的高速模型智能配用电信息互操作校验方法,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高速模型智能用电信息互操作校验方法。本发明利用可扩展标记语言在数据存储、数据交换等方面的优越性,作为一种标准的数据格式,在这种数据格式下建立一个中间件,实现不同的关系数据库与XML文档之间的双向数据转换与传输,就可以解决各种关系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并可方便地进行Web应用,满足智能配用电服务共享和业务流转的需求,从而促进配用电领域各类业务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470955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991230.3
申请日:2015-12-25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发明人: 苏义荣 , 王双虎 , 席旸旸 , 尹宏旭 , 谢琳 , 许晓慧 , 柳劲松 , 陈然 , 方陈 , 邱腾飞 , 梁硕 , 夏俊荣 , 胡汝伟 , 张祥文 , 曹潇 , 姚虹春 , 杭晗 , 周昶
CPC分类号: H02J3/00 , G06Q50/06 , H02J2003/0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输配电网牛拉-前推协调潮流算法,包括以下步骤:(1)输入输配电网络的原始参数;(2)初始化各节点电压的幅值和相角;(3)将潮流计算的迭代次数置为1;(4)采用前推回代算法对配电网潮流进行计算,得到配电网边界节点的注入功率;(5)采用牛顿-拉夫逊算法对输电网潮流进行计算,得到输电网各节点电压;(6)判断相邻两次迭代的边界节点电压差是否小于设定收敛值,若小于设定收敛值,则协调潮流迭代收敛,并转向步骤(7);否则转向步骤(4)继续迭代,并令k=k+1;(7)输出计算结果。本发明将牛顿-拉夫逊法和前推回代法融入协调潮流计算中,能够准确求解含分布式电源的输配电网协调潮流解。
-
公开(公告)号:CN103746548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26168.X
申请日:2014-01-21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M1/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布式电源并网检测的多功能模拟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阵列发电特性模拟模块和风机/微燃机发电特性模拟模块;光伏阵列发电特性模拟模块包括与市电相连接的整流电路、与整流电路输出端相连接且为直流检测设备供电的第一DC-DC变换器、第一DSP控制电路和与第一DSP控制电路相连接的第一人机界面;风机/微燃机发电特性模拟模块包括与第一DC-DC变换器输出端相连接且为交流检测设备供电的DC-AC逆变电路、第二DSP控制电路和与第二DSP控制电路相连接的第二人机界面。本发明的模拟电源可以模拟光伏阵列发电特性、风机发电特性、微燃机发电特性且具备交流和直流输出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15045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985832.8
申请日:2015-12-25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发明人: 苏义荣 , 王双虎 , 席旸旸 , 尹宏旭 , 谢琳 , 徐晓慧 , 柳劲松 , 陈然 , 方陈 , 邱腾飞 , 梁硕 , 夏俊荣 , 胡汝伟 , 张祥文 , 曹潇 , 姚虹春 , 杭晗 , 周昶
CPC分类号: Y02E40/72 , Y02P80/14 , Y04S10/12 , H02J3/381 , H02J13/0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代理的输配网与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系统,输电网调度中心连接有多个配电网,各配电网连接有多个微电网,各微电网连接有多个微电网元件;微电网元件包括微电源设备;协调控制系统包括:用于微电源、储能装置和可控负荷的优化控制微电网元件Agent层,用于微电网级电网调度运行控制的微电网Agent层、用于中压网络和低压网络运行控制的配电网Agent层,和用于整个电网运行控制的输电网Agent层。本发明将含分布式电源的输配电系统化分为具有不同功能的Agent,并通过对各Agent的控制和相互间的交互,进而实现含大规模分布式电源的输配电网的分层协调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449670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919407.9
申请日:2015-12-11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分类号: H02J3/00 , G06Q50/06 , H02J2003/0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负荷特性方法。负荷特性分析和调查是电力系统规划的基础,是了解和预测管辖范围内用户和市场的必要手段。居民负荷和工商业负荷是城市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对负荷预测、供电方案的制定、城市电网规划、电网经济运行及电力市场营销有重要意义。本方法对10kV配网中的负荷进行分析统计,研究各种负荷的日负荷特性、影响因素以及变化规律,并形成典型日曲线,可为配电网安排运行方式、合理规划等工作提供依据,并为配网高级应用的不断完善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337317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906178.7
申请日:2015-12-09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46
CPC分类号: H02J3/4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分布式电源最大化消纳为目的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控制方法。为了实现分布式电源最大化消纳的目标,该方法根据分布式电源的装机容量和周边负荷分步划定基本分布式电源消纳区。在进行配电网优化调度分析时根据分布式电源的发电预测动态调整分布式电源消纳区边界。同时对分布式电源消纳区,采用图论理论简化复杂配电网拓扑,分析消纳区内的负荷曲线特性,确定优化调度时间分段,利用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上的动态空间分区与多时段的时间解耦技术,将多维度动态优化问题等效为针对固定空间分区的时间断面静态优化问题,采用优化算法求解,再利用动态规划法确定配电网运行优化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4601104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811061.6
申请日:2014-12-22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分类号: H02S50/00
CPC分类号: H02S50/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SSVM带ARMA修正的超短期光伏预测方法,由LSSVM根据训练样本得到最佳的预测模型,并由ARMA误差修正模型提供的误差预测值对光伏功率预测值进行修正,从而保证所得到的超短期光伏电站发电功率预测误差达到最小,提高预测精度,由于LSSVM自身的小样本预测的优势,计算简单,预测模型训练与预测耗费的时间短,耗用的资源较少;以天气类型为条件,对预测模型进行筛选,使用预测模型更有针对性,并提高了气象条件不稳定情况下的光伏功率预测值;通过ARMA模型对预测发电功率进行修正,提高了预测精度,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449670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510919407.9
申请日:2015-12-11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负荷特性方法。负荷特性分析和调查是电力系统规划的基础,是了解和预测管辖范围内用户和市场的必要手段。居民负荷和工商业负荷是城市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对负荷预测、供电方案的制定、城市电网规划、电网经济运行及电力市场营销有重要意义。本方法对10kV配网中的负荷进行分析统计,研究各种负荷的日负荷特性、影响因素以及变化规律,并形成典型日曲线,可为配电网安排运行方式、合理规划等工作提供依据,并为配网高级应用的不断完善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4601104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811061.6
申请日:2014-12-22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分类号: H02S50/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SSVM带ARMA修正的超短期光伏预测方法,由LSSVM根据训练样本得到最佳的预测模型,并由ARMA误差修正模型提供的误差预测值对光伏功率预测值进行修正,从而保证所得到的超短期光伏电站发电功率预测误差达到最小,提高预测精度,由于LSSVM自身的小样本预测的优势,计算简单,预测模型训练与预测耗费的时间短,耗用的资源较少;以天气类型为条件,对预测模型进行筛选,使用预测模型更有针对性,并提高了气象条件不稳定情况下的光伏功率预测值;通过ARMA模型对预测发电功率进行修正,提高了预测精度,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