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39573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52829.3
申请日:2013-08-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IPC: G01R2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暂态特征贴近度匹配的家用负荷识别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在用户的用电入口处对有功功率以及无功功率进行监测;当所述的有功功率以及无功功率发生变化时,采集变化时刻对应的暂态波形;从所述的暂态波形中提取出家用负荷开关对应的暂态波形;确定家用负荷开关对应的暂态波形与预设的模板库中各个家用负荷模板的贴近度;将所述的贴近度组成隶属度矩阵;根据所述的隶属度矩阵识别家用负荷开关对应的暂态波形所属的模板。采用以家用负荷的暂态特征为主,稳态特征为辅的特征量,度量家用负荷与模板库中负荷的接近程度,可准确识别出家庭常用的较大功率负荷,对于负荷功率的波动具有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022012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410169142.0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式电能质量监测终端的闪变精度检测方法以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向数字式电能质量监测终端发送符合IEC61850‑9‑2要求的标准信号;所述的数字式电能质量监测终端对所述的标准信号进行采样,并输出MMS报文;根据所述的MMS报文确定短时闪变指标的分钟数据;根据所述的短时闪变指标的分钟数据确定所述数字式电能质量监测终端的短时闪变测量值。可以甄别出数字式电能质量监测终端是否按照IEC标准、检测精度以及动态闪变检测能力,可以方便、快速地对数字化变电站用电能质量终端的闪变测试能力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3558537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34637.4
申请日:2013-11-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试串联电容器耐受过负荷能力的电路及其工作方法,该电路包括:调压器;变压器,第一端与调压器的第三端相连,第二端与调压器的第四端相连,第三端与限流电阻的第一端相连;限流电阻,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相连;储能电容器,第二端与分别与第一匹配电抗的第二端、变压器的第四端相连;第一匹配电抗,第二端与变压器的第四端相连;第二开关;被试串联电容器,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匹配电抗的第二端和地相连;第二匹配电抗,第二端与地相连;放电电阻,第二端与第三开关的第一端相连;第三开关,第二端与变压器的第四端相连。本发明达到了有效保证串联电容器质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558537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310534637.4
申请日:2013-11-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试串联电容器耐受过负荷能力的电路及其工作方法,该电路包括:调压器;变压器,第一端与调压器的第三端相连,第二端与调压器的第四端相连,第三端与限流电阻的第一端相连;限流电阻,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相连;储能电容器,第二端与分别与第一匹配电抗的第二端、变压器的第四端相连;第一匹配电抗,第二端与变压器的第四端相连;第二开关;被试串联电容器,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匹配电抗的第二端和地相连;第二匹配电抗,第二端与地相连;放电电阻,第二端与第三开关的第一端相连;第三开关,第二端与变压器的第四端相连。本发明达到了有效保证串联电容器质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022012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10169142.0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式电能质量监测终端的闪变精度检测方法以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向数字式电能质量监测终端发送符合IEC61850-9-2要求的标准信号;所述的数字式电能质量监测终端对所述的标准信号进行采样,并输出MMS报文;根据所述的MMS报文确定短时闪变指标的分钟数据;根据所述的短时闪变指标的分钟数据确定所述数字式电能质量监测终端的短时闪变测量值。可以甄别出数字式电能质量监测终端是否按照IEC标准、检测精度以及动态闪变检测能力,可以方便、快速地对数字化变电站用电能质量终端的闪变测试能力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3986105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00943.9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G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线特殊布置的高海拔紧凑型输电线路杆塔塔窗,属于高电压电气设备技术领域。该塔窗内布置有均压环、绝缘子、分裂导线和输电导线,所述的输电导线均布在分裂导线的周围,下相输电导线与塔窗侧面的距离Lda为4.3米,上两相输电导线之间的水平相间距Lbc为7.0米,上下相输电导线之间的间距Lba和Lca分别为7.3米。本发明提出的高海拔紧凑型输电线路杆塔塔窗,其内部导线布置方式,正极性绕击耐雷水平仍比高海拔紧凑型输电线路杆塔的原始布置方式高6.9%,负极性高2.8%,能够在尽量节约成本的情况下提升线路安全运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985488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00258.6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B17/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杆塔上使用的均压环,属于高电压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本均压环为空心扁圆形,均压环的中心设有安装孔,均压环的高H为20~30厘米,均压环壳体厚度d为0.1~1厘米,均压环的半径R为15~25厘米,均压环壳体的弧度半径r=H/2。经过对使用了本发明均压环的输电线路紧凑型杆塔的试验和仿真分析证明,本发明的输电线路杆塔上使用的均压环,与目前通用的直径为37cm的均压环相比,能够提高雷电冲击试验中模拟的正负极性雷电绕击和反击的50%放电电压,进而可以提高输电线路杆塔对正负极性雷电绕击和反击的耐雷水平。本均压环结构简单,安装和制造方便,便于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59649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34547.5
申请日:2013-11-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灾害预警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电网灾害与常规气象的对应关系,得到电网灾害预警标准;将电网灾害预警标准进行存储;实时获取被测电网所在地区的气象预报信息,与电网灾害预警标准进行比对,得到被测电网的电网灾害预警信息;根据电网灾害预警信息,生成电网灾害预警结果并发布。
-
公开(公告)号:CN105021909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10168187.6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式电能质量监测终端的自动检测方法以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用户输入的参数信息;根据所述的参数信息生成检测信号、脚本信息;将所述的检测信号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1850-9-2要求的检测信号;将所述符合IEC61850-9-2要求的检测信号发送至数字式电能质量监测终端;所述的数字式电能质量监测终端对所述的检测信号进行采样,并输出MMS报文;根据所述的MMS报文、脚本信息以及所述的检测信号确定出所述数字式电能质量监测终端的检测结果。实现了对数字式电能质量分析终端的设备状态的检测,同时形成检测回路,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省去了人工记录比对的繁琐。
-
公开(公告)号:CN103559557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34421.8
申请日:2013-11-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舞动预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实时采集电力系统输电线路上的气象要素数据,所述气象要素数据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风速、风向;获取专业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区域对应的气象预报数据;获取所述的预警区域对应的地形要素数据;根据所述的气象要素数据、气象预报数据以及所述的地形要素数据生成所述预警区域的舞动预警信息。通过采集电力系统输电线路上的气象要素数据、舞动的振幅、导线的张力变化进而根据预先设定的舞动触发条件、舞动等级阈值输出舞动预警信息以及对应的舞动等级,进而实现了在舞动现象发生前的预警工作,利于提前安排应急预案和措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