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71298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23800.X
申请日:2014-05-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与电网相互影响的仿真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分析电网基本特性;(2)选取核电和电网相互影响所需研究问题样本空间;(3)暂态和中长期仿真分析。本发明提出了较为全面及高效的计及大容量核电并网后核电和电网相互影响的仿真分析流程,不仅能够覆盖暂态过程和中长期稳定分析过程,而且可以很好的适应实际电网。所提方法有利于全面准确评估核电接入后电网和核电的相互影响和安全性瓶颈,这对于保证核电接入后电网和核电电源的正常运行意义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04657916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510108964.2
申请日:2015-0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影响电网失步振荡中心迁移的评估方法,评估大规模并网风电和光伏电源运行特性可变性对电网失步振荡中心迁移的影响;所述方法包括:形成电网失步振荡中心分布原始向量集COrigenl并确定电网振荡中心分布一般特征;形成风电及光伏有功出力波动下的失步振荡中心迁移向量集CChange‑P‑related;形成风电及光伏电压控制及动态无功补偿变化下的失步振荡中心迁移向量集CChange‑V‑related;形成考虑风电及光伏故障穿越特性影响的失步振荡中心迁移向量集CChange‑R‑related;总结并网风电和光伏运行特性可变性影响下的振荡中心迁移规律;评估风电光伏影响振荡中心迁移的最大范围。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电网实际运行调度提供了能计及并网风电和光伏影响的电网失步振荡中心迁移规律的有效仿真技术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4657916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108964.2
申请日:2015-03-12
IPC: G06Q5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影响电网失步振荡中心迁移的评估方法,评估大规模并网风电和光伏电源运行特性可变性对电网失步振荡中心迁移的影响;所述方法包括:形成电网失步振荡中心分布原始向量集COrigenl并确定电网振荡中心分布一般特征;形成风电及光伏有功出力波动下的失步振荡中心迁移向量集CChange-P-related;形成风电及光伏电压控制及动态无功补偿变化下的失步振荡中心迁移向量集CChange-V-related;形成考虑风电及光伏故障穿越特性影响的失步振荡中心迁移向量集CChange-R-related;总结并网风电和光伏运行特性可变性影响下的振荡中心迁移规律;评估风电光伏影响振荡中心迁移的最大范围。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电网实际运行调度提供了能计及并网风电和光伏影响的电网失步振荡中心迁移规律的有效仿真技术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7895609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711131094.6
申请日:2017-11-15
IPC: H01B9/02
Abstract: 一种增加高压电力电缆供给电压种类的方法。其包括在圆柱单芯高压电力电缆的绝缘层内半径为c的位置增设一个金属套管;金属套管的法向投影圆的圆心与导体的圆心重合;将圆柱单芯高压电力电缆内置的金属套管通过接线端子与开关柜内低压装置连接,作为低压交流电源向低压装置供电等步骤。本发明效果:开关柜内低压装置所需低压交流电源直接从高压电缆内置金属套管引接,可精简掉原有变电站内低压系统,节省站用变压器、低压交流屏等设备费用;大大降低了控制电缆数量及其材料费和施工费用,有效降低了输变电工程建设投资成本;杜绝了因为变电站内的低压电源发生故障,导致开关柜内低压装置失电的事故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8054686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281277.6
申请日:2017-12-07
IPC: H02G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14
Abstract: 一种能够改善局部绝缘性能的电缆终端头制作方法。其包括将圆柱高压电缆端部的接地金属屏蔽层、外屏蔽层、绝缘层以及内屏蔽层剥除;在导体外部缠绕半导电带;在半导电带外部涂抹硅脂;在表面涂有硅脂的半导电带外部套入金属套管;在金属套管表面涂抹硅脂;在表面涂有硅脂的金属套管外部套入冷收缩绝缘件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能够改善局部绝缘性能的电缆终端头制作方法通过在高压电缆终端头内置金属套管的方法来改善电场强度分布,以确保电缆终端内部电场强度极值远低于工频和冲击击穿电场强度,这样即使在制作电缆终端头的过程中引入杂质,也不会影响高压电缆整体绝缘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789560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131094.6
申请日:2017-11-15
IPC: H01B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9/028
Abstract: 一种增加高压电力电缆供给电压种类的方法。其包括在圆柱单芯高压电力电缆的绝缘层内半径为c的位置增设一个金属套管;金属套管的法向投影圆的圆心与导体的圆心重合;将圆柱单芯高压电力电缆内置的金属套管通过接线端子与开关柜内低压装置连接,作为低压交流电源向低压装置供电等步骤。本发明效果:开关柜内低压装置所需低压交流电源直接从高压电缆内置金属套管引接,可精简掉原有变电站内低压系统,节省站用变压器、低压交流屏等设备费用;大大降低了控制电缆数量及其材料费和施工费用,有效降低了输变电工程建设投资成本;杜绝了因为变电站内的低压电源发生故障,导致开关柜内低压装置失电的事故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7707028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710986448.9
申请日:2017-10-20
IPC: H02J13/0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智能变电站母差保护扩建调试的配置文件管控方法。其包括对母差保护CID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将其母差保护过程层配置信息按照母线间隔生成CRC子校验码及总CRC校验码;母线保护扩建调试并更新CID配置文件;按间隔生成CRC子校验码及总CRC校验码;判断已运行间隔的CRC子校验码是否一致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智能变电站母差保护扩建调试的配置文件管控方法的有益效果:能够保证在母差保护扩建调试过程中,自动识别管控配置参数,通过软件校验的方式确保扩建间隔不会对已投运间隔造成影响,从而保证在扩建间隔接入后不需要对运行间隔进行出口传动试验,避免了短时停电,可提高调试工作效率和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64717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810082170.7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节高压电力电缆绝缘层内电场强度极值的方法,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在圆柱形高压电力电缆的绝缘层内设置内层金属套管,该内层金属套管的法向投影圆的圆心与电缆导体部分的圆心重合;计算导体与内层金属套管间电场强度极值、计算内层金属套管与接地金属屏蔽层间电场强度极值、电场强度极值比例和内层金属套管的长度;根据内层金属套管的长度与电场强度极值比例的关系,通过调节内层金属套管的长度,达到调节高压电力电缆绝缘层内电场强度极值比例的目的。本发明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提高绝缘材料利用率,可以在绝缘材料用量不变的前提下,显著提高电力电缆的耐压水平,可广泛用于3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圆柱形高压电力电缆。
-
公开(公告)号:CN106130044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51479.7
申请日:2016-07-13
IPC: H02J3/26 , H02J3/38 , H02M7/539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50 , H02J3/26 , H02J3/38 , H02M7/5395
Abstract: 一种三相不平衡状态下的分布式电源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其是首先检测分布式电源并网点处三相电压,并提取出基波正序电压的相位,并将其作为电流分量提取的相角依据,之后检测电网需要提供给负载的所有非基波正序有功电流的分量(如各谐波分量、无功分量、负序和零序分量等等),将这些分量作为逆变器控制信号的基准,由逆变器输出所有的非基波正序有功电流分量,从而使得电网流向母线BUS的电流只包含基波正序有功电流,同步考虑分布式电源的最大输出有功电流,将有功电流信号加入到逆变器的控制回路中,以使得逆变器能按照最大有功功率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605893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49676.5
申请日:2016-07-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 H02J3/381 , H02J3/01 , H02J3/1821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逆变器用电能质量综合治理控制方法。其是通过对电网注入母线BUS的三相电流进行派克变换后解析出其中的所有非基波有功电流的分量,作为逆变器的控制基准,经PWM脉冲调制转化为六臂晶闸管的触发信号来控制逆变器输出,经过这样控制后,电网对母线BUS的电流将仅包含基波有功分量。同时,为了保证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功率输出,还将分布式电源出口处的直流电压与基准分量做差并通过比例积分调节补偿到控制环路中,从而实现了“电流——无功功率”和“直流电压——有功功率”的双闭环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