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7195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62814.1
申请日:2015-07-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IPC: H04L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1/08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网设备统一注册的即插即用的管理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生成每个电网设备的数字证书,并将数字证书进行离线发放到电网设备;(2)对接入的电网设备根据其数字证书进行身份认证,通过后进行合法设备登记;(3)对已注册的电网设备进行实时动态监视;(4)设置已注册电网设备之间的发现和控制权限;(5)已注册电网设备A在所述发现和控制权限范围内,发现和控制所需功能的其他已注册的电网设备B。本发明对所有电网设备的注册、发现、描述、控制、事件和展示,实现了电网设备与系统的自动识别、自动接入的零配置联网。
-
公开(公告)号:CN103679567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52958.1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其强 , 李立新 , 邓兆云 , 狄方春 , 花静 , 闫湖 , 王威 , 李大鹏 , 黄运豪 , 谢涛 , 李劲松 , 郝阳春 , 袁荣昌 , 季知祥 , 郭其秀 , 陈郑平 , 谢巧云 , 宋福海 , 邓勇 , 黄文英 , 任晓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网即插即用系统及其实施方法。即插即用系统包括通过消息总线和服务总线连接的系统管理平台和PnP对象,所述系统管理平台包括PnP对象注册管理中心和数字电网模型管理中心,所述PnP对象包括智能变电站PnP对象、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PnP对象和PnP设备。本发明基于“通用即插即用”的理念,在智能电网领域建立起“智能设备”自动识别、自动接入的机制或体系架构,使二次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快速自动构成,从而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实现智能电网能电网的即插即用和快速重组。
-
公开(公告)号:CN103679567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310752958.1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其强 , 李立新 , 邓兆云 , 狄方春 , 花静 , 闫湖 , 王威 , 李大鹏 , 黄运豪 , 谢涛 , 李劲松 , 郝阳春 , 袁荣昌 , 季知祥 , 郭其秀 , 陈郑平 , 谢巧云 , 宋福海 , 邓勇 , 黄文英 , 任晓辉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网即插即用系统及其实施方法。即插即用系统包括通过消息总线和服务总线连接的系统管理平台和PnP对象,所述系统管理平台包括PnP对象注册管理中心和数字电网模型管理中心,所述PnP对象包括智能变电站PnP对象、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PnP对象和PnP设备。本发明基于“通用即插即用”的理念,在智能电网领域建立起“智能设备”自动识别、自动接入的机制或体系架构,使二次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快速自动构成,从而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实现智能电网能电网的即插即用和快速重组。
-
公开(公告)号:CN108009938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1610943890.9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形状的系统负荷聚类及负荷周期的模式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基于智能电表数据的系统提负荷统计;(2)生成系统日负荷曲线;(3)应用基于形状的时间序列聚类分析算法,得到典型日负荷曲线聚类结果;(4)根据聚类结果,对负荷周期模式进行识别。本发明避免仅从经验对系统负荷的周期做判断,从而提高负荷预测的精度,减少能耗和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009938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610943890.9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G05B13/048 , G06Q10/04 , G06Q50/06 , H02J13/0013 , H02J2003/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形状的系统负荷聚类及负荷周期的模式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基于智能电表数据的系统提负荷统计;(2)生成系统日负荷曲线;(3)应用基于形状的时间序列聚类分析算法,得到典型日负荷曲线聚类结果;(4)根据聚类结果,对负荷周期模式进行识别。本发明避免仅从经验对系统负荷的周期做判断,从而提高负荷预测的精度,减少能耗和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112183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05803.8
申请日:2014-06-30
Inventor: 李大鹏 , 李立新 , 狄方春 , 邓兆云 , 黄文英 , 任晓辉 , 陈郑平 , 谢巧云 , 花静 , 孙其强 , 袁荣昌 , 黄运豪 , 李劲松 , 郝阳春 , 闫湖 , 季知祥 , 宋福海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即插即用的智能调度模型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智能调度模型管理系统是基于变电站间隔scd模型的,包括:间隔模型获取模块、模型解析转换模块、模型拼接比对入库模块和流程管理模块;模型管理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以变电站为源端、以间隔为粒度进行建模;监视消息总线,获取变电站发送的消息;通过服务总线获取变电站间隔模型;依次读取变电站间隔scd文件,对间隔模型进行解析转换;将转换后的间隔模型进行拼接,并导入关系库和实时库;通过消息总线通知间隔模型更新完成。本发明的智能调度模型管理系统模型来源于变电站间隔scd文件,做到站端维护、自动接入,不需要人工参与,真正做到变电站模型的即插即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112183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410305803.8
申请日:2014-06-30
Inventor: 李大鹏 , 李立新 , 狄方春 , 邓兆云 , 黄文英 , 任晓辉 , 陈郑平 , 谢巧云 , 花静 , 孙其强 , 袁荣昌 , 黄运豪 , 李劲松 , 郝阳春 , 闫湖 , 季知祥 , 宋福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即插即用的智能调度模型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智能调度模型管理系统是基于变电站间隔scd模型的,包括:间隔模型获取模块、模型解析转换模块、模型拼接比对入库模块和流程管理模块;模型管理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以变电站为源端、以间隔为粒度进行建模;监视消息总线,获取变电站发送的消息;通过服务总线获取变电站间隔模型;依次读取变电站间隔scd文件,对间隔模型进行解析转换;将转换后的间隔模型进行拼接,并导入关系库和实时库;通过消息总线通知间隔模型更新完成。本发明的智能调度模型管理系统模型来源于变电站间隔scd文件,做到站端维护、自动接入,不需要人工参与,真正做到变电站模型的即插即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