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8493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759490.8
申请日:2015-11-09
IPC: H02J3/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功率预测置信区间的风电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包括根据风电功率预测数据确定风电场的相对误差e;建立风电功率预测误差置信评估模型,并确定所述模型参数;根据所述模型参数建立所述参数的回归模型并确定风电功率期望值;确定考虑功率预测误差后风电有功控制的实际需求;根据所述实际需求建立考虑功率预测置信区间的风电有功控制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功率分配和控制。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综合考虑风电功率预测的偏差并对其进行合理评估,区分不同风电场的预测偏差趋势,合理分配有功功率,有助于更加准确的实现控制目标,提高风电场的运营、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5305438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97213.6
申请日:2015-11-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14 , Y02E10/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变阻抗和受控交流电压源的新能源电站模型验证方法,包括:获取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并网点的实测电压、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幅值;设定受控交流电压源的幅值和相角为固定值,根据实测的风电场/光伏电站并网点的电压和有功/无功功率幅值计算变阻抗的电阻和电抗值或设定变阻抗的电阻和电抗值为固定值计算受控交流电压源的电压幅值和相角值,采用注入实测数据的变阻抗和受控交流电压源实现对外部电网的精确值的获取;通过数字仿真计算获取并网点的有功/无功功率值,并与实测数据比较,若一致则风电场和光伏电站模型准确,反之则表示存在误差;并随着实测等值点进一步收缩,该方法可用于定位风电场和光伏电站模型误差来源的具体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886128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55093.8
申请日:2014-02-18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子侧控制参数对双馈风机轴系扭振影响的分析方法,包括步骤1:构建双馈风电机组的仿真模型;步骤2:依据仿真模型设置待调整轴系扭振参数;步骤3:通过黄金分割法获取所述待调整轴系扭振参数的临界值。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转子侧控制参数对双馈风机轴系扭振影响的分析方法,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仿真模型并采用黄金分割法获取待调整轴系扭振参数的临界值,算法高效、简洁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928620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710596322.0
申请日:2017-0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包括:利用附加频率控制环节得到第一有功功率附加参考值,利用附加直流电压控制环节,得到第二有功功率附加参考值;基于第一有功功率附加参考值和第二有功功率附加参考值,计算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参考值;将功率测量数据、无功功率参考值和有功功率参考值输入控制回路,对变速恒频风电机进行控制。本发明在有功功率参考值计算中附加频率控制环节和直流电压控制环节,分别根据频率偏差值信号和直流电压偏差信号计算附加有功功率参考值,通过实时调整风电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减小直流电网电压波动,提升直流电网电压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86429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710658371.2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陈宁 , 朱凌志 , 赵大伟 , 王湘艳 , 赵亮 , 戴剑丰 , 汤奕 , 钱敏慧 , 施涛 , 刘艳章 , 丁杰 , 曲立楠 , 姜达军 , 葛路明 , 韩华玲 , 张磊 , 于若英 , 何洁琼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与光热发电互补系统协调运行控制方法与装置,先计算风电最大出力预测值和光热发电最大出力预测值;然后通过多目标优化模型确定各时刻的风电出力调度指令值和光热发电出力调度指令值;再根据各时刻的风电出力调度指令值和光热发电出力调度指令值,分别对风电与光热发电互补系统中的风力发电站的实际功率以及光热电站的实际功率进行控制。本发明可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减少弃风量,增加并网效益;且不仅能够较好的协调风电与光热发电互补系统的并网效益最大和并网输出功率方差,且有助于可再生能源的并网且相对电网友好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989206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510083192.1
申请日:2015-02-15
Inventor: 赵大伟 , 马进 , 朱凌志 , 张磊 , 刘艳章 , 韩华玲 , 陈宁 , 姜达军 , 曲立楠 , 钱敏慧 , 葛路明 , 王湘艳 , 赵亮 , 于若英 , 施涛 , 罗芳 , 江星星 , 彭佩佩 , 居蓉蓉 , 胡东平 , 孙檬檬 , 何洁琼 , 孙树敏 , 程艳 , 李广磊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快速反应发电机的风电场和光伏电站模型验证方法,包括:获取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并网点的实测电压、频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值;接着将实测电压和频率值分别作为快速反应发电机励磁和调速系统的控制参考值,实现对外部电网的精确等值;然后通过数字仿真计算得到并网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值,与实测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值进行比较,若一致,则证明风电场和光伏电站模型准确,反之则说明存在误差;并且随着实测等值点的进一步收缩,该方法可用于定位风电场和光伏电站模型误差来源的具体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386429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658371.2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陈宁 , 朱凌志 , 赵大伟 , 王湘艳 , 赵亮 , 戴剑丰 , 汤奕 , 钱敏慧 , 施涛 , 刘艳章 , 丁杰 , 曲立楠 , 姜达军 , 葛路明 , 韩华玲 , 张磊 , 于若英 , 何洁琼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9/255 , F01D15/10 , F01K13/02 , F03D7/00 , F03D9/007 , F03G6/06 , F05B2260/821 , F05B2260/84 , F05B2270/1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与光热发电互补系统协调运行控制方法与装置,先计算风电最大出力预测值和光热发电最大出力预测值;然后通过多目标优化模型确定各时刻的风电出力调度指令值和光热发电出力调度指令值;再根据各时刻的风电出力调度指令值和光热发电出力调度指令值,分别对风电与光热发电互补系统中的风力发电站的实际功率以及光热电站的实际功率进行控制。本发明可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减少弃风量,增加并网效益;且不仅能够较好的协调风电与光热发电互补系统的并网效益最大和并网输出功率方差,且有助于可再生能源的并网且相对电网友好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45338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610378735.7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H02J3/383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串式光伏逆变器机电暂态模型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控制模型和输出电流模型;本发明所述的建模方法在对组串式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深入分析后,提取出逆变器的关键外特性,结合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的特点,建立仿真速度快、收敛性好的机电暂态模型,依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建立的模型具有结构清晰、物理意义明确、易于实现的优点,能够准确模拟组串式逆变器在受到扰动和遭遇故障时的动态响应外特性,可以满足基于组串式逆变器的光伏电站并网分析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610587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611233140.9
申请日:2016-12-28
Inventor: 朱凌志 , 陈宁 , 王湘艳 , 赵亮 , 赵大伟 , 崔晓波 , 许昌 , 施涛 , 钱敏慧 , 曲立楠 , 丁杰 , 于若英 , 张磊 , 姜达军 , 葛路明 , 刘艳章 , 韩华玲 , 何洁琼
IPC: G05B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3/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多模型预测函数控制方法及装置,构建基于CARIMA描述的传递函数模型;定义多项式矩阵,按照传统无约束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确定导热油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增量;添加当前时刻t的导热油入口流量控制增量约束、控制约束和出口导热油温度约束;针对多个模型分别建立的控制器进行加权连接计算,获取最优导热油入口流量控制增量。用于解决传统受限预测控制难于工程应用和集热器导热油出口温度热工对象大滞后和非线性的问题;使出口导热油温度快速、稳定、准确的跟踪设定值,有效减少温度调节过程中的波动,显著提高温度调节的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886128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055093.8
申请日:2014-02-18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子侧控制参数对双馈风机轴系扭振影响的分析方法,包括步骤1:构建双馈风电机组的仿真模型;步骤2:依据仿真模型设置待调整轴系扭振参数;步骤3:通过黄金分割法获取所述待调整轴系扭振参数的临界值。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转子侧控制参数对双馈风机轴系扭振影响的分析方法,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仿真模型并采用黄金分割法获取待调整轴系扭振参数的临界值,算法高效、简洁易于实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