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切湿化罩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52422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242362.X

    申请日:2018-0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佩戴在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气管套管口的气切湿化罩。所述气切湿化罩包括透气湿化部、储水注水部、装饰部和固定部。所述透气湿化部用于透气,并使透过的气体湿化;所述储水注水部用于储水,并向所述透气湿化部注水,使所述透气湿化部保持湿润;所述装置部用于掩饰并搭载所述储水注水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将所述气切湿化罩固定于气管套管口。本发明提供的气切湿化罩可解决气管切开后上呼吸道完全丧失气体湿化作用的问题,可有效保护患者气管切开的隐私,成本低、可清洗、可重复利用,使用周期可达一周,可很大程度地减小患者的经济负担。

    一种药片管喂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2560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0726473.X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片管喂方法,包括药片管喂装置和相应的使用步骤,药片管理装置包括研磨杯、三通阀接头和推进器,三通阀接头的第一接头连通研磨杯的外凸口,第二接头与推进器相连通,第三接头用于与患者液体喂管连通,能够实现对药片快速研磨,较大程度减少残留的药片颗粒,避免存在颗粒堵管,和避免药物颗粒滞留于患者的咽喉部,保证患者喂食药片的安全,提高药片喂食的便捷性;同时在完成一种药片的喂食后,无需将研磨杯、三通阀以及推进器三部分结构拆卸开后进行冲洗和换药操作,优化了喂药的步骤,节省了对患者喂药的时间,也能够因此降低患者在喂药过程中产生的不适感。

    一种药片研磨杯、管喂装置及管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2560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26473.X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片研磨杯,包括杯身、杯盖、研磨刀片、电机和杯座,电机的转动轴从杯身底部穿入,研磨刀片安装于电机的转动轴上,杯盖盖合于杯身上,杯身设有贯通杯身的外凸口,外凸口位于杯身侧面底部,外凸口的内端设有喇叭状口,喇叭状口的大端口朝向杯身内部,喇叭状口的小端口最低处高于杯身的内底面;管喂装置,包括研磨杯、三通阀接头和推进器;三通阀接头的第一接头连通研磨杯的外凸口,第二接头与推进器相连通,第三接头用于与患者液体喂管连通;管喂装置使用方法。其有益效果是:实现对药片快速研磨,较大程度减少残留的药片颗粒,避免存在颗粒堵管和滞留于患者的咽喉部,保证患者喂食药片的安全,提高药片喂食的便捷性。

    一种用于妇科的冲洗头及冲洗器

    公开(公告)号:CN110038181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424811.7

    申请日:2019-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妇科的冲洗头及冲洗器,其中,冲洗头包括冲洗棒,冲洗棒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置有用于实现可拆卸连接的外螺纹,第二端设置为弧形封头,封头设置有用于冲洗外阴的第一出水口、及用于冲洗穹窿部位的第二出水口,冲洗棒的侧壁设置有若干用于冲洗阴道的第三出水口,第二端设置有用于封闭冲洗棒的隔板,所述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及第三出水口分别与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相连;本发明提供的冲洗器,结构紧凑,不仅便于更换冲洗头,而且便于使用者控制冲洗液的走向,便于使用者单独冲洗外阴、阴道及穹窿部位,非常的方便,此外,本冲洗器还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排水困难问题。

    一种输血套件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347170U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20517072.4

    申请日:2020-04-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血套件,包括血袋和用于输血的输血器,血袋包括用于储存血液的袋体,袋体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内设置有用于封闭连接管的隔膜,连接管外设置有外螺纹;输血器包括用于连接血袋的第一连接头及与第一连接头相连通的输液管,第一连接头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连接管或第一连接头内设置有插头,插头的一端为尖状结构,插头内设置有内部流道,通过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驱动插头沿连接管的长度方向移动,并插入隔膜内,使袋体与输液管的连通;本输血套件,不仅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可以有效防止刺破血袋、降低医护人员被输血器刺伤的风险;而且更便于医护人员在输血前/后输送生理盐水,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