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58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56133.4
申请日:2024-01-15
摘要: 本发明属于细胞遗传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诱导桑属植物茎生根尖的方法,包括枝条环剥,然后在切口的上、下部涂抹薄荷油,再在切口处涂抹复合生根剂,接着用透明的高压繁殖盒包裹切口。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茎生根尖制作桑属植物染色体制片的方法。本发明方法获取的根尖数量多,且可连续获取,为桑属植物进行大规模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其次,用本发明方法制作的染色体制片背景清晰、染色体分裂相好、形态清晰,所得染色体鉴定结果准确、可靠;此外,本发明方法取根后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可避免重要材料的丢失,对于珍贵的遗传材料和远缘杂交育种后代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方法简单,人力、物力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527326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254908.0
申请日:2016-12-30
IPC分类号: G05B19/048
CPC分类号: G05B19/04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物联网平台,包括若干第一操作终端以及与所述第一操作终端一一匹配的若干第二操作终端,所述第一操作终端和其匹配的所述第二操作终端连接有子控制模块,所述子控制模块连接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过网络连接有第一控制终端和第二控制终端,所述第一操作终端用于实时检测环境变量,获得环境参数,并将环境参数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控制终端和所述第二控制终端用于向所述控制系统发送控制指令和远程监控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操作终端的环境参数;或用于将所述控制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二操作终端;所述第二操作终端组用于调节所述环境变量,本申请具有便利、自动化程度高、监控即时、反应迅速准确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73269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010559924.7
申请日:2010-11-24
申请人: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IPC分类号: B44C3/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彩色蚕茧工艺装饰品,在彩色蚕茧的茧珠内装入活性碳粉,用硬塑料导管贯穿彩色蚕茧,用丝线贯穿导管,将已注入活性碳粉的彩色蚕茧串取成串,将茧串编结成各种图案的装饰挂件,采用上述方案形成的装饰品,可以用来装饰房间或其它用途,活性碳利用茧珠的通透性吸附甲醛等挥发性有害物质的气体,净化环境,为彩色蚕茧的使用,扩展了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2405886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235462.8
申请日:2011-08-09
申请人: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K67/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蚕与野桑蚕杂交选育家蚕长期蛹新材料的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1、野桑蚕长期蛹基因导入家蚕,2、多种优良性状集成,3、建立品系,4、定向选择,本发明能培育具有特殊性状和特殊利用价值的新品种,开发蚕业新产品,拓展蚕业消费新领域,对蚕业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条,获取高额附加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614423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611261928.0
申请日:2016-12-30
IPC分类号: A01K67/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僵蚕的人工制备方法,包括(1)球孢白僵菌孢子液的制备:用无菌水浸泡、清洗白僵蚕蚕体,过滤后取滤液,经过一级斜面培养、二级种子培养、三级扩大培养后得球孢白僵菌孢子液;(2)病原攻毒:球孢白僵菌孢子液在制成后的45min内,迅速喷施于5龄起蚕的蚕体,喷施完成后密闭蚕房1‑1.5h;(3)蚕体培养:打开蚕房,对蚕体喂食,每隔3‑4h喂食一次,直至蚕体死亡;(4)白僵蚕培养:将死亡后的蚕体转移至蚕座上,在温度为25‑28℃,湿度为95‑98%的条件下继续培养至蚕体僵化,并长出白色菌丝分生孢子;(5)白僵蚕成品制备:将长出白色菌丝分生孢子的白僵蚕收集后干燥至水分小于10%,即得白僵蚕成品。其白僵蚕成品的制备周期短,产量和质量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02620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44284.5
申请日:2019-12-25
申请人: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5D27/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小蚕共育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小蚕共育原始数据采集层(1)、数据传输层(2)、数据运算层(3)、数据共享层(4)以及终端执行层(5)组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在数据采集层(1)对系统覆盖范围内的各个基地的小蚕共育的原始数据进行采集;再将数据经由数据传输层(2)传送到数据运算层(3);在数据运算层(3),应用大数据技术、图像识别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存储与运算,并将处理结果传送至数据共享层(4),实现小蚕生产的数据共享;最后根据智能决策系统驱动终端执行层(5)进行精准、智能的小蚕共育。该系统能够改善目前小蚕共育中面临的共育室地理位置偏远,小蚕共育基础设施薄弱,病虫害防范能力差等现状,也能够有效促进传统蚕桑产业向现代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确保蚕桑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7751122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312961.6
申请日:2017-12-12
申请人: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K67/04
CPC分类号: A01K67/04
摘要: 本发明属于蚕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用家蚕地方土种选育三眠蚕新材料的方法,选取四眠蚕品种为母本,强性三眠蚕地方土种为父本,将地方土种的强性三眠性基因导入四眠蚕品种中,选育出的三眠蚕新材料只有三眠特性是来自于地方土种,其它经济性状,如幼虫斑纹、茧型、茧色、丝质性状都来自于四眠蚕品种,且三眠率达到100%,三眠性稳定,经济性状优良。本发明能在三眠性选择的同时进行属于四眠蚕优良经济性状的定向选择,选育的三眠蚕新材料的基因型纯合度高,又具有四眠蚕的经济性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眠性为三眠、经济性状优良的三眠蚕新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83412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080117.0
申请日:2016-11-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僵菌分离扩繁方法,包括(1)白僵菌孢子液制备:用无菌接种环从白僵蚕表面挑取3—4环分生孢子粉,置于无菌水中,振荡10—15min,直至均匀,得白僵菌孢子液;(2)分离纯化培养:将白僵菌孢子液接种于选择培养基中,在25—26℃条件下培养4—6天,得白僵菌菌种;(3)一次扩大培养:将白僵菌菌种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在24—25℃、振荡条件下培养2—3天,得到白僵菌菌丝体;(4)二次扩大培养:将白僵菌菌丝体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中,在25—26℃条件下培养5—9天,得到扩繁后的白僵菌,所述固体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0—75%。所述方法的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提高了生产效率,显著减少杂菌污染,成功率高,扩繁后的白僵菌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677455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64233.8
申请日:2016-12-30
IPC分类号: G05D27/02
CPC分类号: G05D27/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蚕房环境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采集所述蚕房温度的第一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蚕房湿度的第二信号采集模块,控制器、蒸汽发生装置、冷热空调、除湿机,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所述冷热空调、所述除湿机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信号采集模块和所述第二信号采集模块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向所述蒸汽发生装置、所述冷热空调、所述除湿机输出控制信号。所述蚕房环境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蚕房环境的实时监测控制,以及自动调整,减少人员进出蚕房对其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减少人工作业;此外,保证蚕房环境的稳定性,并保证对家蚕生长的适宜性,能够促进家蚕的生长,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家蚕的大规模自动化培养。
-
公开(公告)号:CN10671947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88527.X
申请日:2016-12-01
IPC分类号: A01K67/04
CPC分类号: A01K67/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僵蚕的生产方法,包括:(1)病原复壮:采用白僵菌侵染家蚕虫体,从家蚕虫体上收集新鲜的白僵菌孢子;(2)病原攻毒:将白僵菌孢子配制成白僵菌孢子液,关闭门窗,将所述白僵菌孢子液均匀喷施于5龄起蚕的蚕体,密闭空间1‑2h;(3)蚕体培养: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控制温度为22‑26℃,湿度为95‑98%,培养至蚕体死亡;(4)僵蚕培养:将死亡后的蚕体选出,在洁净的蚕座纸上培养,控制温度为24‑28℃,湿度80%以上,培养至所述死亡后的蚕体僵化,并长出白色菌丝分生孢子,得白僵蚕半成品;(5)白僵蚕成品制备:将白僵蚕半成品收集,经过晾晒、烘干,即得白僵蚕成品。蚕体死亡时间整齐,僵化时间短,僵化率高,白僵蚕产量高,质量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