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04930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0588191.6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B09C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混种用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属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在受Cd、Pb、As和Zn多体系重金属污染的农田,以东南景天砧木和牛膝菊接穗嫁接得到的牛膝菊嫁接后代,与玉米进行混种栽培,用于降低农田土壤中的Cd、Pb、As和Zn重金属含量,所述玉米与牛膝菊嫁接后代的混种比例为6:1。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玉米各部位的多种重金属含量降低效果明显,并能显著提高牛膝菊嫁接后代对各种重金属的积累能力,与其他混种方法相比具有更显著的进步,适于进行农业生产应用,能够对土壤和植物中的多重重金属污染起到很好的修复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93483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588188.4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20 , C05B7/00 , C05C5/00 , C05G3/04 , C05D9/00 , C05D9/02 , C05F3/00 , C05F3/04 , C05F11/02 , C05F11/08 , C05C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作物抗病能力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提高玉米抗病能力的培育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连续两年对玉米增产有极好的辅助作用,相较一般单种玉米,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将较单种提高了41.1%~45.5%;第二年玉米产量单重产量提高了35.14~37.75%;实现了玉米产量的持续增长;并且本发明对太子参的生长也有着有优异的提高效果,太子参第一年产量相较于单种产量提高了23.75~35%;第二年产量相较于单种产量提高了31.87%~40.62%。与此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有效抑制了太子参患根腐病、玉米患灰斑病;对作物的抗病能力有着极大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64635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1102074.6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A01G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组式玉米间套作种植方法,是将玉米进行分组播种,并采用水稻套作以及小麦间作的方式进行栽培,所述分组播种是将玉米分为夏玉米和秋玉米进行播种,所述夏玉米与水稻进行同期套作的方式播种,所述秋玉米与小麦进行间作种植;所述夏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水稻播种于夏玉米的宽行内,所述秋玉米采用大垄双行种植,小麦播种于垄上,与秋玉米间隔种植。夏玉米是在4月20日~5月10日之间播种,所述秋玉米是在8月18日~8月31日之间播种。本发明的种植方法通过对品种进行分组以及合理的种植模式配套实现了对玉米、水稻和小麦的共同增产增收,且提升了三种作物种植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84932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589234.2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间作玉米品质和产量的栽培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使蕹菜与玉米增产改善品质,相较于单作玉米,本发明中玉米地上部生物量每平米可以提高52.68~67.79%;玉米籽粒产量每平米可以提高40.54~52.02%;玉米赖氨酸含量可以提高73.69~84.21%;其中相较单种蕹菜,本发明中蕹菜的产量可以提高39.12~42.93%;蕹菜中还原性维生素C的含量可以提高34.02~36.64%;本发明使蕹菜中硝酸盐的含量降低了1049.35~1058.72mg/kg;大幅减少了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达到可生食的标准;减少亚硝酸对人体的致癌危险。
-
公开(公告)号:CN108934839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810588188.4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作物抗病能力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提高玉米抗病能力的培育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连续两年对玉米增产有极好的辅助作用,相较一般单种玉米,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将较单种提高了41.1%~45.5%;第二年玉米产量单重产量提高了35.14~37.75%;实现了玉米产量的持续增长;并且本发明对太子参的生长也有着有优异的提高效果,太子参第一年产量相较于单种产量提高了23.75~35%;第二年产量相较于单种产量提高了31.87%~40.62%。与此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有效抑制了太子参患根腐病、玉米患灰斑病;对作物的抗病能力有着极大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704929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0588190.1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B09C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杂交后代混种降低玉米籽粒中重金属含量的方法,属于植物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是将两种生态型牛膝菊进行杂交获得的杂交后代,与玉米进行混种,用于降低玉米籽粒中的镉含量;所述两种生态型牛膝菊分别为农田生态型牛膝菊和矿山生态型牛膝菊。采用本发明的上述方法用于玉米栽培,可对玉米各部位的重金属镉含量降低效果明显,并能显著提高牛膝菊杂交后代对重金属镉的吸收能力,与其他混种方法相比修复效果更突出,具有更显著的进步,适于进行农业生产应用,能够对土壤和植物中的重金属镉污染起到很好的修复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704930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588191.6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B09C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混种用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属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在受Cd、Pb、As和Zn多体系重金属污染的农田,以东南景天砧木和牛膝菊接穗嫁接得到的牛膝菊嫁接后代,与玉米进行混种栽培,用于降低农田土壤中的Cd、Pb、As和Zn重金属含量,所述玉米与牛膝菊嫁接后代的混种比例为6:1。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玉米各部位的多种重金属含量降低效果明显,并能显著提高牛膝菊嫁接后代对各种重金属的积累能力,与其他混种方法相比具有更显著的进步,适于进行农业生产应用,能够对土壤和植物中的多重重金属污染起到很好的修复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849324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810589234.2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间作玉米品质和产量的栽培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使蕹菜与玉米增产改善品质,相较于单作玉米,本发明中玉米地上部生物量每平米可以提高52.68~67.79%;玉米籽粒产量每平米可以提高40.54~52.02%;玉米赖氨酸含量可以提高73.69~84.21%;其中相较单种蕹菜,本发明中蕹菜的产量可以提高39.12~42.93%;蕹菜中还原性维生素C的含量可以提高34.02~36.64%;本发明使蕹菜中硝酸盐的含量降低了1049.35~1058.72mg/kg;大幅减少了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达到可生食的标准;减少亚硝酸对人体的致癌危险。
-
公开(公告)号:CN108704929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588190.1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B09C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杂交后代混种降低玉米籽粒中重金属含量的方法,属于植物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是将两种生态型牛膝菊进行杂交获得的杂交后代,与玉米进行混种,用于降低玉米籽粒中的镉含量;所述两种生态型牛膝菊分别为农田生态型牛膝菊和矿山生态型牛膝菊。采用本发明的上述方法用于玉米栽培,可对玉米各部位的重金属镉含量降低效果明显,并能显著提高牛膝菊杂交后代对重金属镉的吸收能力,与其他混种方法相比修复效果更突出,具有更显著的进步,适于进行农业生产应用,能够对土壤和植物中的重金属镉污染起到很好的修复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8387508U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20188840.9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A01G3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水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悬挂组装的水培皿、及水培盘。所述水培盘包括一个或多个水培皿和连接结构,所述水培圆环的上表面均匀布有培养孔,水培圆环套与连接结构的连接片套接,水培圆环通过其连接片依次套接在水培植株过程中,可以将中间的悬钩悬挂起来,避免水培植物重量超过水培圆盘的承重极限,在更换水培液体的时候可以将整个水培盘移动,避免植物损伤,方便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效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水培圆环的多少及大小,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水培圆盘的结构拆分,达到节省空间,方便储存,避免浪费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