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1660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910732789.2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高锂离子迁移数的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它涉及制备一种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的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安全性低、锂离子迁移数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如下:一、原料的前处理;二、原料浆液的制备;三、混合浆料去除气泡;四、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本发明制备的固态电解质膜的锂离子迁移数达到了0.77,电化学稳定窗口达到了4.04V,循环伏安测试表现出较好的可逆性和与电极良好的相容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锂离子迁移性能,还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等特征。本发明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46770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1910845615.7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C08F259/08 , C08F220/56 , C08J5/18 ,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C08L51/00
Abstract: 基于原位聚合基体制备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基于原位聚合基体制备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固态锂离子电池的锂离子电导率差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如下:一、碱处理聚偏氟乙烯;二、分别溶解丙烯酰胺和聚偏氟乙烯并加入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三、原位聚合制备聚偏氟乙烯‑丙烯酰胺共聚物电解质基体;四、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含有可诱导锂离子迁移的嵌段基团,从而具有较好的电导率,而且还具有原料成本低,安全等特征,非常适合大规模制备聚合物电解质薄膜,本发明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374484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58983.0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C01B32/05 , C01B17/00 , C01F17/10 , C01F17/235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8
Abstract: 一种制备锂硫电池正极材料S/CeO2/多孔生物质碳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制备锂硫电池正极材料S/CeO2/多孔生物质碳的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锂硫电池循环寿命低,穿梭效应严重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如下:一、制备ZnO@CeO2核壳材料;二、制备ZnO@CeO2/多孔生物质碳前驱体;三、ZnO@CeO2/多孔生物质碳热处理;四、CeO2/多孔生物质碳前处理;五、制备锂硫电池正极材料S/CeO2/多孔生物质碳;六、电池组装。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正极材料S/CeO2/多孔生物质碳组装的锂硫电池在0.5C下循环165圈,平均库伦效率达到了98.2%,不仅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还具有操作简单、周期短等特征,非常适合大规模制备锂硫电池正极材料S/CeO2/多孔生物质碳。本发明应用于锂硫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88838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98015.3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黏土增强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该聚合物电解质具有4.2V的电化学稳定窗口,室温下电导率为4.8×10-4 S/cm,其组成包括聚偏氟乙烯和植物蛋白,双三氟甲磺酰亚胺基锂以及黏土,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电解质,其添加的黏土能够有效的增加聚偏氟乙烯和植物蛋白混合基体中的非晶区,植物蛋白的加入使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孔隙率增加,有利于的锂离子迁移,从而大大提高了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电导率,本发明属于黏土增强聚合物电解质,绿色环保,且具有高电导率以及宽的稳定窗口。
-
公开(公告)号:CN110148748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910528873.2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 , C01B32/05
Abstract: 一种大豆分离蛋白基高倍率锂硫电池正极碳材料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锂硫电池正极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具体步骤依次为:一、前驱体膜的制备;二、活性物质载体导电炭材料的制备;三、导电炭‑硫复合材料的制备;四、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五、电池组装。以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锂硫电池正极碳材料组装的电池在0.5C下首次放电可达1325.2 mAh·g‑1,200次循环后仍然能保持310.2 mAh·g‑1,平均库伦效率为98.39%。本发明具有合成工艺便捷,原料清洁廉价,循环稳定性好等优点。本发明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888382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910298015.3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黏土增强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该聚合物电解质具有4.2V的电化学稳定窗口,室温下电导率为4.8×10‑4 S/cm,其组成包括聚偏氟乙烯和植物蛋白,双三氟甲磺酰亚胺基锂以及黏土,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电解质,其添加的黏土能够有效的增加聚偏氟乙烯和植物蛋白混合基体中的非晶区,植物蛋白的加入使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孔隙率增加,有利于的锂离子迁移,从而大大提高了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电导率,本发明属于黏土增强聚合物电解质,绿色环保,且具有高电导率以及宽的稳定窗口。
-
公开(公告)号:CN112838277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07264.X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10/42 ,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用于聚合物电解质表面改性的混合导电层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聚合物电解质表面改性的方法。本发明主要解决聚合物电解质‑锂电极界面相容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如下:一、配制离子导体前驱液;二、配置离子‑电子混合导电层前驱液;三、制备混合导电层改性的聚合物电解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用于聚合物电解质表面改性的混合导电层可使磷酸铁锂半电池的放电比容量提升52%,对称电池的极化电压下降50%,而且所用原料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具备商业化前景。本发明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83827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110007264.X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10/42 ,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用于聚合物电解质表面改性的混合导电层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聚合物电解质表面改性的方法。本发明主要解决聚合物电解质‑锂电极界面相容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如下:一、配制离子导体前驱液;二、配置离子‑电子混合导电层前驱液;三、制备混合导电层改性的聚合物电解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用于聚合物电解质表面改性的混合导电层可使磷酸铁锂半电池的放电比容量提升52%,对称电池的极化电压下降50%,而且所用原料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具备商业化前景。本发明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374484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11258983.0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8 , C01B32/05 , C01B17/00 , C01F17/10 , C01F17/235
Abstract: 一种制备锂硫电池正极材料S/CeO2/多孔生物质碳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制备锂硫电池正极材料S/CeO2/多孔生物质碳的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锂硫电池循环寿命低,穿梭效应严重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如下:一、制备ZnO@CeO2核壳材料;二、制备ZnO@CeO2/多孔生物质碳前驱体;三、ZnO@CeO2/多孔生物质碳热处理;四、CeO2/多孔生物质碳前处理;五、制备锂硫电池正极材料S/CeO2/多孔生物质碳;六、电池组装。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正极材料S/CeO2/多孔生物质碳组装的锂硫电池在0.5C下循环165圈,平均库伦效率达到了98.2%,不仅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还具有操作简单、周期短等特征,非常适合大规模制备锂硫电池正极材料S/CeO2/多孔生物质碳。本发明应用于锂硫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148748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528873.2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 , C01B32/05
Abstract: 一种大豆分离蛋白基高倍率锂硫电池正极碳材料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锂硫电池正极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具体步骤依次为:一、前驱体膜的制备;二、活性物质载体导电炭材料的制备;三、导电炭-硫复合材料的制备;四、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五、电池组装。以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锂硫电池正极碳材料组装的电池在0.5C下首次放电可达1325.2 mAh·g-1,200次循环后仍然能保持310.2 mAh·g-1,平均库伦效率为98.39%。本发明具有合成工艺便捷,原料清洁廉价,循环稳定性好等优点。本发明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