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9315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84742.7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光纤、扭转传感器和光纤制备方法,涉及光纤传感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于光纤的利用还只停留在信号传输的阶段,并且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对于传输路径出现损坏也只能在信号中断时候才会被发觉,造成信号中断的情况,现有的隐患监测方式均是采用外置的传感器,对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存在干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纤,光纤包括:至少两个单模光纤段和至少一个多模光纤段,多模光纤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单模光纤段,多模光纤包括:至少一个三棱段,三棱段为正三棱柱结构,三棱柱的轴线与光纤的轴线重合;当三棱段有两个以上时,相邻的两个三棱段绕自身轴线交错设置。适合应用于信号传输和光纤隐患监测的工作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6886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84798.0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组份气体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一种多组份气体检测装置,根据被测气体成分,激光器驱动器驱动激光器阵列发出具有不同调制频率的多种波长的光,通过光纤阵列+微透镜阵列后变成平行光,通过待测气体被吸收后,被漫反射面反射,反射光经过透镜汇聚和二向色镜后,长波长和短波长的光分别射入对应波段的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滤波,滤波后待测信号传输进数字锁相放大器并行处理,解调出不同气体的二次谐波和一次谐波,通过计算单元计算出每种待测气体的浓度。本发明能够实现多组份气体浓度的同时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79315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1484742.7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光纤、扭转传感器和光纤制备方法,涉及光纤传感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于光纤的利用还只停留在信号传输的阶段,并且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对于传输路径出现损坏也只能在信号中断时候才会被发觉,造成信号中断的情况,现有的隐患监测方式均是采用外置的传感器,对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存在干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纤,光纤包括:至少两个单模光纤段和至少一个多模光纤段,多模光纤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单模光纤段,多模光纤包括:至少一个三棱段,三棱段为正三棱柱结构,三棱柱的轴线与光纤的轴线重合;当三棱段有两个以上时,相邻的两个三棱段绕自身轴线交错设置。适合应用于信号传输和光纤隐患监测的工作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35408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98310.0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变灵敏度可实时调谐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光纤,并对光纤进行固定;S2:利用激光器制备出结构调制型LPFG,制备出的结构调制型LPFG为双面不对称的D型槽结构;S3:将磁性纳米颗粒与固化剂结合,制备出混合溶液;S4:将S2中制备的结构调制型LPFG结构与S3中的混合溶液置于模具,加热固化,获得圆柱形传感器;S5:取出圆柱形传感器,并对其进行检查。本发明能够通过将磁流变弹性体与结构调制型LPFG结合,既能有效提高灵敏度,又能够实现对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应变灵敏度的动态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435551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617288.3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形光纤耦合器的制备方法,两根长周期光纤光栅平行靠近组成的耦合器无后向反射,信道隔离度高,插入损耗低,具有波长选择特性,并且一根具有带通滤波特性另一根具有带阻滤波特性,适用于全光宽带分插复用器。两根D形长周期光纤光栅由于形状特点,可以像拉链一样互相嵌入从而缩短耦合器间距使其无限靠近,增加耦合效率。本发明提升了光纤耦合器的耦合效率,减小了光损耗,实现了在圆芯光纤的基础上制备高效率的光纤耦合器;可用于光通信领域,通过CO2激光器写入D形长周期光纤光栅,比用紫外光写入光栅更加灵活,它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未经处理的玻璃纤维和写入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860727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0997851.8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氢氧焰加热的自变形芯光纤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简称MMF,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电脑软件设置CO2雕刻激光器刻蚀程序的功能参数并重复运行刻蚀程序直至刻蚀区达到合适深度且刻蚀区表面光洁;完成对光纤包层某一面的刻蚀后,调节可扭转夹具,使光纤整体分别旋转90°、180°、270°,将上述预制备的矩形包层MMF放置在氢氧火焰加热装置上,运行加热程序,MMF被刻蚀成长方柱的包层在氢氧焰的加热下熔融变形,且在张力作用下刻蚀区域的物质重新流动分布,使得矩形包层重新恢复成圆形,从而制备出自变形异形芯光纤。
-
公开(公告)号:CN1191042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80521.7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L1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热塑性微球的F‑P光纤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一段单模光纤和空心光纤的涂覆层去掉,并用酒精擦拭干净;S2:预先调整熔接机的熔接参数,将单模光纤以及空心光纤拼接到一起;S3:将S2中拼接好的光纤放到光纤精密切割平台,使用两侧夹具固定住,对光纤进行切割;S4:将S2中拼接好的光纤利用加热装置进行反射面处理;S5:移动加热装置靠近空心光纤,热塑性微球熔化后在重力和毛细现象的作用下向空心光纤内部流淌。本发明能够具有低EM的热塑性微球制备F‑P薄膜可有效提升传感器的压力敏感性,提高传感器的反射率,在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73033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21362.3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K11/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温度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液态金属填充的高灵敏度温度传感器及其注入封装工艺,该传感器包括单模光纤、第一空心光纤以及第二空心光纤;单模光纤一端与所述第一空心光纤一端连接,第一空心光纤另一端与第二空心光纤内壁之间填充有铟镓锡合金;单模光纤的直径为10μm;单模光纤的外径为125μm,第一空心光纤的内径为20μm,第一空心光纤的外径为125μm;第二空心光纤的内径为135μm,第二空心光纤的外径为200μm;单模光纤一端、第一空心光纤以及铟镓锡合金均位于第二空心光纤一端内部,铟镓锡合金远离第一空心光纤的一侧与第二空心光纤内壁之间填充有UV固化胶。本发明应用于复杂环境中的温度测量,具有超高的灵敏度、小尺寸和高分辨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6597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06604.3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2B1/02 , G02B5/30 , G02B6/02 , G02B6/024 , G02F1/00 , G02F1/1335 , G02F1/01 , G02F1/13 , G02F1/1337 , G02F1/13363 , G02B6/032 , G02B6/255 , C03B37/027 , C03B37/075 , C03C25/002 , C03C25/0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文光子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偏振态控制器,包括支撑台;高精密旋转台,装配在支撑台侧壁上;第一压电玻璃和第二压电玻璃,所述第一压电玻璃和第二压电玻璃设置在高精密旋转台一侧;液晶填充光子晶体光纤,所述液晶填充光子晶体光纤从左至右依次贯穿支撑台、高精密旋转台、第一压电玻璃和第二压电玻璃;所述高精密旋转台负载第一压电玻璃、第二压电玻璃相较于液晶填充光子晶体光纤旋转,施加旋转电场,用于控制液晶的指向矢;可控电压源,所述可控电压源正负极上连接有导线。本发明通过构建一个可以旋转的电场,来对光子晶体光纤中液晶的指向矢,从而实现控制通过光子晶体光纤的光波的偏振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14778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80591.2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P5/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仿生纤毛流速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高精度光纤切割平台将定长的单模光纤与特种光纤连续拼接,制备出组合式LPFG;步骤2:利用激光器对步骤1得到的组合式LPFG进行调制,直至在组合式LPFG侧面形成凹槽形结构;步骤3:利用3D打印设备在步骤2得到组合式LPFG的凹槽中,打印出周期性地仿生纤毛结构,即聚合物纤毛。本发明利用特种光纤组合方法在光纤上建立周期性波导,并利用双光子聚合技术在其上附着周期性纤毛结构,提升了光纤式流速传感器的适用性,提升了传感灵敏度,从而实现高灵敏度新型流速传感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