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2807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62894.0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航行器动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燃烧室压强与进水流量耦合的水冲压发动机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对航行过程中的航行速度与主进水口处的静压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供水系统中的冲压进水流动状态与发动机内流场以及航行体航行状态进行计算,得到航速与进水口静压的实时对应关系;当实际航速与计算航速偏差较大时,根据对应关系,调整压力调节器,改变主进水口的静压值,进而改变水冲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得到预期的推力值,实现对航速的精细化控制。本发明能够实现以水冲压发动机作为动力的水下航行体在航行过程中航行速度的精细化控制,具有逻辑清晰,易于实现,精度高等优点,可提高对水下航行器工作过程对航速的精细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35747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0262825.X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航行器动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面跟随式水冲压供水方法。本发明通过对传统水冲压发动机的供水方式进行改进,在发动机壁面预置喷嘴,并使用控制模块对水冲压发动机内部燃面位置进行计算,通过判断燃面与喷嘴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给定值,调整不同位置喷嘴的打开时序,实现对水冲压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对供水位置的控制,实现雾化水对燃面的追随效果,解决了由于燃面退移而导致的“喷嘴位置与燃面距离过远、雾化水不能充分与高温燃气掺混”问题,并实现总供水流量的实时调节,可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899705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31512.1
申请日:2014-04-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F15/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包括上连接钢板、下连接钢板、核心耗能元件、上带孔钢柱、下带孔钢柱,核心耗能元件固定在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之间,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的边数相同,上连接钢板的各个顶点上安装上带孔钢柱,下连接钢板的各个边的中点处安装下带孔钢柱,上带孔钢柱和下带孔钢柱均位于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之间,相邻的两个上带孔钢柱与位于其之间的下带孔钢柱通过上带孔钢柱和下带孔钢柱上的孔穿过形状记忆合金丝束,形状记忆合金丝束的两个端部安装夹具,形状记忆合金丝束通过夹具与上带孔钢柱固定。本发明可提高竖向抗拉拔能力,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并且力学强度高、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357478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62825.X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航行器动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面跟随式水冲压供水方法。本发明通过对传统水冲压发动机的供水方式进行改进,在发动机壁面预置喷嘴,并使用控制模块对水冲压发动机内部燃面位置进行计算,通过判断燃面与喷嘴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给定值,调整不同位置喷嘴的打开时序,实现对水冲压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对供水位置的控制,实现雾化水对燃面的追随效果,解决了由于燃面退移而导致的“喷嘴位置与燃面距离过远、雾化水不能充分与高温燃气掺混”问题,并实现总供水流量的实时调节,可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28075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0262894.0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航行器动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燃烧室压强与进水流量耦合的水冲压发动机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对航行过程中的航行速度与主进水口处的静压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供水系统中的冲压进水流动状态与发动机内流场以及航行体航行状态进行计算,得到航速与进水口静压的实时对应关系;当实际航速与计算航速偏差较大时,根据对应关系,调整压力调节器,改变主进水口的静压值,进而改变水冲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得到预期的推力值,实现对航速的精细化控制。本发明能够实现以水冲压发动机作为动力的水下航行体在航行过程中航行速度的精细化控制,具有逻辑清晰,易于实现,精度高等优点,可提高对水下航行器工作过程对航速的精细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899705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410131512.1
申请日:2014-04-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F15/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包括上连接钢板、下连接钢板、核心耗能元件、上带孔钢柱、下带孔钢柱,核心耗能元件固定在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之间,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的边数相同,上连接钢板的各个顶点上安装上带孔钢柱,下连接钢板的各个边的中点处安装下带孔钢柱,上带孔钢柱和下带孔钢柱均位于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之间,相邻的两个上带孔钢柱与位于其之间的下带孔钢柱通过上带孔钢柱和下带孔钢柱上的孔穿过形状记忆合金丝束,形状记忆合金丝束的两个端部安装夹具,形状记忆合金丝束通过夹具与上带孔钢柱固定。本发明可提高竖向抗拉拔能力,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并且力学强度高、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215890221U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21927751.X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航空弹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粉末燃料输运装置,主要包括顺序相连的粉末燃料乳化及输出装置和流化气通入装置,所述流化气通入装置包括多孔内筒,所述多孔内筒与多孔挡板相连接,所述粉末燃料乳化及输出装置包括乳化室,所述乳化室内部带有凹槽,多孔内筒前段带有方形凸出结构,穿过多孔挡板中的方孔将多孔挡板及顶部密封垫圈压入凹槽中,所述乳化室底部、多孔内筒和流化气通入室的底部各开有三个螺孔,通过螺纹副连接,乳化室和流化气通入室之间加有底部密封垫圈,本实用新型使得流化气可以从底部和多孔内筒各个方向通入粉末储存装置内部,可以解决发动机处于水平工作位姿时可能出现的粉末燃料沉积问题,实现持续供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