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19842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0480166.7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23C2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双层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合金基底材料通过砂纸打磨以及浸泡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去除表面的氧化膜及油污,获得A;按照0.5~10mL/cm2的比例将A浸泡到等体积混合的0.01mol/L硬脂酸乙醇溶液和0.01mol/L硫酸镍水溶液的混合溶液中,140℃水热7h;冷却后取出干燥,得B;按照0.5~10mL/cm2的比例将B浸泡到等体积混合的0.01~0.2mol/L硬脂酸乙醇溶液和0.01~0.2mol/L硫酸钴水溶液的混合溶液中,90~130℃水热5~8h;冷却后取出干燥,得双层超疏水材料。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可以达到让合金具有长期稳定性的耐蚀性、防污性的超疏水膜层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829835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193907.9
申请日:2015-04-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异氰酸酯基聚酰亚胺泡沫的制备方法。(1)多元芳香酐在极性溶剂中加热溶解与脂肪醇反应,得到多元芳香酐衍生物溶液;(2)衍生物溶液与泡沫稳定剂复配合成白料;(3)多元芳香酐与异氰酸酯反应合成黑料;(4)室温常压条件下将发泡白料立刻倒入发泡黑料中,搅拌均匀后迅速倒入模具中自由发泡成型得到泡沫中间体;(5)泡沫中间体经过加热固化制得种异氰酸酯基聚酰亚胺泡沫。本发明抑制了泡沫材料制备过程中氨基与异氰酸酯基的生成,降低了聚脲的生成量,使异氰酸酯基聚酰亚胺泡沫的耐热性、热稳定性、阻燃性得到提高。工艺流程简单,产品综合性能优良,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和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119842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80166.7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23C2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双层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合金基底材料通过砂纸打磨以及浸泡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去除表面的氧化膜及油污,获得A;按照0.5~10mL/cm2的比例将A浸泡到等体积混合的0.01mol/L硬脂酸乙醇溶液和0.01mol/L硫酸镍水溶液的混合溶液中,140℃水热7h;冷却后取出干燥,得B;按照0.5~10mL/cm2的比例将B浸泡到等体积混合的0.01~0.2mol/L硬脂酸乙醇溶液和0.01~0.2mol/L硫酸钴水溶液的混合溶液中,90~130℃水热5~8h;冷却后取出干燥,得双层超疏水材料。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可以达到让合金具有长期稳定性的耐蚀性、防污性的超疏水膜层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96657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195392.1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在镁合金表面构筑羟基磷灰石超疏水膜层的方法。将镁合金置于摩尔浓度分别为0.05-0.1M、0.05-0.1M、0.05-0.1M,pH=5.5-9.0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硝酸钙及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溶液中,在353-453K反应4~12h,得到表面分等级结构羟基磷灰石膜层镁合金;将所述表面分等级结构羟基磷灰石膜层镁合金在313-373K下干燥40-120min,冷却后浸于0.01-0.1mol/L的癸基膦酸乙醇溶液中,室温条件下浸泡8-24h,然后在313-373K条件下干燥固化1-12h。通过电化学测试对比未经处理的镁合金和所制备的超疏水涂层覆盖的镁合金在腐蚀性介质中的抗腐蚀性能,证明所制备超疏水膜层可以将腐蚀电流密度降低近4个数量级。
-
公开(公告)号:CN105175724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732330.4
申请日:2015-11-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低密度聚酰亚胺多孔材料的一步法制备方法。首先通过提高发泡黑料和白料温度的方法,有效提高了自由发泡过程中的发泡倍率初步降低了材料密度,随后再将多孔材料中间体经真空处理再次膨胀使其密度得到进一步降低,最终得到具有超低密度的一步法聚酰亚胺多孔材料。本方法制备的多孔材料呈半闭孔结构、泡孔结构均匀、质地柔软,密度小于10千克每立方米。随着料浆温度的逐渐升高以及真空处理过程中真空度的逐渐增高,材料密度呈现出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本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生产,产品密度得到进一步降低,达到了发明的目的,能够进一步凸显一步法聚酰亚胺多孔材料轻量化的性能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484477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53349.0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08G18/76 , C08G18/61 , C08G18/64 , C08G73/10 , C08G10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7664 , C08G18/61 , C08G18/6438 , C08G73/1003 , C08G2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高强度有机硅与聚酰亚胺复合泡沫的制备方法。(1)多元芳香酐在强极性溶剂中加热与脂肪醇反应,得到多元芳香酐衍生物羧酸酯溶液;(2)室温条件下向羧酸酯溶液中依次加入催化剂、表面活性剂、余量的多元芳香酐和去离子水,得到白料;(3)向白料中加入弱极性溶剂和羟基硅油,形成均匀的组合料;(4)将异氰酸酯迅速添加到所述组合料中快速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浆,将混合料浆迅速倒入模具中自由发泡得到泡沫中间体;(5)泡沫中间体经过加热固化制得到有机硅与聚酰亚胺复合泡沫。本发明采用自由发泡方式,操作流程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生产成本较低,产品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材料力学性能能够长久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03172096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10094967.6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纳米氧化铝薄片的制备方法。(1)将有机铝盐加入到含有有机溶剂的敞口容器中,搅拌使有机铝盐完全溶解;(2)将敞口容器置于含有蒸馏水的密闭容器中,将密闭容器于水浴中,控制水浴温度低于有机溶剂的沸点,进行加热反应5-24h;(3)所得产物分离、醇洗、干燥,在400-900℃焙烧2-8h,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纳米氧化铝薄片。本发明的制备过程在低温下进行,反应温和,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对设备的要求较低,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团聚对产品性能的影响,产品分散性好、纯度高,而且得到的氧化铝薄片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窄的孔径分布,适合在催化和吸附等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408735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250599.X
申请日:2013-06-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层层组装的球形[(R,S)-β-丁内酯]-b-新戊内酯的制备方法。将1.0-2.0g铁盐和15-30mL3-氨丙基甲氧基硅烷加入到0.6-1.5mol/L的醋酸钠的醇溶液中,50-90℃加热搅拌30min,将混合溶液转入到反应釜中,加热到100-200℃产生1-15atm的高压,反应1-36h,所得产物分离、醇洗、水洗、干燥,得到粉末状球形[(R,S)-$GB-丁内酯]-b-新戊内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备过程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产物收率高,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无污染的[(R,S)-$GB-丁内酯]-b-新戊内酯的合成方法,为[(R,S)-$GB-丁内酯]-b-新戊内酯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382364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10290097.X
申请日:2013-07-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09D175/06 , C09D175/14 , C09D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碳化二亚胺改性异氰酸酯金属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含端羟基的聚合物与异氰酸酯合成预聚物作为A组分,颜填料、流变助剂、小分子芳香胺和溶剂经砂磨作为B组分,使用前按照质量比1:1~1:2.5将A组分与B组分混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粘接喷涂聚脲于金属的聚氨酯涂料,这种涂料借助喷涂或其他施工方式,满足喷涂聚脲在铝金属基材上的应用。本发明提高了聚氨酯底漆的耐热性及水解稳定性,提高了喷涂聚脲整体涂层的使用寿命和环保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172096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94967.6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纳米氧化铝薄片的制备方法。(1)将有机铝盐加入到含有有机溶剂的敞口容器中,搅拌使有机铝盐完全溶解;(2)将敞口容器置于含有蒸馏水的密闭容器中,将密闭容器于水浴中,控制水浴温度低于有机溶剂的沸点,进行加热反应5-24h;(3)所得产物分离、醇洗、干燥,在400-900℃焙烧2-8h,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纳米氧化铝薄片。本发明的制备过程在低温下进行,反应温和,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对设备的要求较低,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团聚对产品性能的影响,产品分散性好、纯度高,而且得到的氧化铝薄片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窄的孔径分布,适合在催化和吸附等领域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