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增益双极化磁电偶极子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709658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120196.3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增益双极化磁电偶极子天线。其包括第一介质基板、第二介质基板、金属地板、金属柱、同轴馈电线,所述第一介质基板、第二介质基板、金属地板从顶层到底层依次平行分布;所述第一介质基板内印刷有正方形金属贴片、加载贴片、第一微带线,所述第二介质基板的顶面印刷有第二微带线,所述第二介质基板的底面印刷有L型金属贴片。本天线采用贴片加载的方式,通过控制传输线的长度使加载贴片与电偶极子的电流相位一致从而增大天线的增益,不需要额外的馈电网络,单元天线增益可达13.7dB,且带宽内增益稳定。同时采用了折叠形式的磁偶极子,使其厚度降低到0.13个波长左右。最后采用正交结构的馈电实现了双极化。

    一种毫米波宽带圆极化可重构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769135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97200.2

    申请日:2023-12-12

    Inventor: 王凯旭 覃亮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毫米波宽带圆极化可重构天线。其包括介质极化器、带可重构线极化的天线源,天线源由三层介质基板组成,分别包括顶层介质基板、中层介质基板、底层介质基板,介质极化器设置在顶层介质基板上方,中层介质基板设有第一基片集成波导口、第一缝隙,底层介质基板设有第二基片集成波导口、第二缝隙,底层介质基板通过第二缝隙与中层介质基板耦合,中层介质基板通过第一缝隙与顶层介质基板耦合,顶层介质基板与介质极化器耦合,通过分别控制第一基片集成波导口、第二基片集成波导口进行馈电以辐射出不同构型的圆极化波。本天线可以实现不同极化的圆极化波,且该天线在两个极化情况下均有宽轴比带宽以及阻抗带宽。

    一种低剖面的宽带圆极化毫米波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703942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88451.2

    申请日:2023-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剖面的宽带圆极化毫米波天线,包括依次堆叠的介质极化器、天线阵列和馈电网络,所述介质极化器包括上下两层阻抗匹配层和中间的极化层,所述阻抗匹配层与所述极化层结构相同,所述阻抗匹配层剖面厚度为四分之一的介质波长;所述天线阵列用于提供线极化波,所述馈电网络为基片集成波导用于给所述天线阵列进行馈电。本发明通过一个4×4的天线阵列辐射线极化波并实现23dB的增益,介质极化器采用高介电常数的材料用于降低剖面,并使用阻抗匹配层减小高介电常数带来的强反射。介质极化器的单元结构经过优化可以采用PCB打印技术加工实现,并不需要额外的支撑结构,利于批量生产。

    一种毫米波宽带圆极化可重构天线

    公开(公告)号:CN222029318U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323373728.2

    申请日:2023-12-12

    Inventor: 王凯旭 覃亮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毫米波宽带圆极化可重构天线。其包括介质极化器、带可重构线极化的天线源、紧固件,天线源由三层介质基板组成,分别包括顶层介质基板、中层介质基板、底层介质基板,介质极化器设置在顶层介质基板上方,紧固件贯穿连接介质极化器和天线源,中层介质基板设有第一基片集成波导口、第一缝隙,底层介质基板设有第二基片集成波导口、第二缝隙,底层介质基板通过第二缝隙与中层介质基板耦合,中层介质基板通过第一缝隙与顶层介质基板耦合,顶层介质基板与介质极化器耦合。本天线可以实现不同极化的圆极化波,且该天线在两个极化情况下均有宽轴比带宽以及阻抗带宽。

    一种双极化磁电偶极子天线

    公开(公告)号:CN220672851U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22367976.X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极化磁电偶极子天线。其包括第一介质基板、第二介质基板、金属地板、金属柱、同轴馈电线,所述第一介质基板、第二介质基板、金属地板从顶层到底层依次平行分布;所述第一介质基板内印刷有正方形金属贴片、加载贴片、第一微带线,所述第二介质基板的顶面印刷有第二微带线,所述第二介质基板的底面印刷有L型金属贴片。本天线采用贴片加载的方式,通过控制传输线的长度使加载贴片与电偶极子的电流相位一致从而增大天线的增益,不需要额外的馈电网络,单元天线增益可达13.7dB,且带宽内增益稳定。同时采用了折叠形式的磁偶极子,使其厚度降低到0.13个波长左右。最后采用正交结构的馈电实现了双极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