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6640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20598.2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一种臭氧间歇反向催化膜净水装置及利用其深度净水的方法,它属于水处理与环境保护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膜处理系统中的小剂量臭氧无法有效缓解膜污染、正向臭氧冲洗因路径长而消耗大剂量臭氧从而造成不必要臭氧浪费的问题。一种臭氧间歇反向催化膜净水装置包括废水收集模块、废水预处理模块、催化膜模块、臭氧间歇反洗模块、净化水检测模块、循环模块、净化水收集模块。本发明经济成本小、设备构造与安装简单、运用绿色能源从而实现碳减排,适用于天然水处理、再生水处理、高品质饮用水、城镇污水二级处理、城镇污水二级强化处理出水的深度处理领域;利用本装置去除水中色度、嗅味、有毒有害有机物、SS和胶体物质等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57335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203940.5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中欧膜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C04B35/632 , C04B35/634 , C04B35/64 , C04B38/06 , C04B35/63 , C04B35/48 , C04B35/46 , C04B35/16 , C04B35/10 , B01D71/02 , B01D69/02 , B01D67/00 , C02F1/44
Abstract: 一种低温制备陶瓷膜的方法,它涉及一种低温制备陶瓷膜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陶瓷膜的烧结温度过高,添加低温粘结剂的量大,膜的渗透性能差和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方法:一、制备高分散性低温纳米粘结剂;二、低温烧结,得到陶瓷膜。本发明仿生涂覆形式,增加低温纳米粘结剂分散性;然后与陶瓷粉体与致孔剂共混,制得陶瓷膜共混料;将所述共混料经过烧结后可以成型;使用该种方法制备的陶瓷膜可以明显降低烧结温度、增加孔隙率与抗折强度,提升膜的渗透性与耐污染性。本发明可获得一种低温制备陶瓷膜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02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202865.0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中欧膜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B01D67/00 , B01D71/02 , C04B35/622 , C04B35/626 , C04B35/10 , C04B35/565 , C04B35/48 , C04B35/46 , C04B33/13 , C02F1/44
Abstract: 一种荷负电耐污染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它涉及陶瓷膜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陶瓷膜制备中荷负电添加剂分散性差,陶瓷膜性能不佳的问题。所述方法:超高分散性电纳米添加剂的制备;陶瓷粉料共混及陶瓷膜烧结。本发明的荷负电耐污染陶瓷膜在饮用水净化及污水处理中展现出优异性能。本发明的陶瓷膜呈现明显电负性与臭氧催化性能,展现出优异耐污染性能;电负性纳米添加剂在陶瓷骨料中分散均匀不团聚;陶瓷膜材料透水性优异;对浊度去除率达99.9%以上,藻类去除率达100%;溶解性有机碳(DOC)去除率为85%以上;总有机碳去除率为85%以上;CODMn去除率为85%以上,耐污染性能优异,通量恢复率可达95%以上,清洗周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4573354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03940.5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中欧膜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C04B35/632 , C04B35/634 , C04B35/64 , C04B38/06 , C04B35/63 , C04B35/48 , C04B35/46 , C04B35/16 , C04B35/10 , B01D71/02 , B01D69/02 , B01D67/00 , C02F1/44
Abstract: 一种低温制备陶瓷膜的方法,它涉及一种低温制备陶瓷膜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陶瓷膜的烧结温度过高,添加低温粘结剂的量大,膜的渗透性能差和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方法:一、制备高分散性低温纳米粘结剂;二、低温烧结,得到陶瓷膜。本发明仿生涂覆形式,增加低温纳米粘结剂分散性;然后与陶瓷粉体与致孔剂共混,制得陶瓷膜共混料;将所述共混料经过烧结后可以成型;使用该种方法制备的陶瓷膜可以明显降低烧结温度、增加孔隙率与抗折强度,提升膜的渗透性与耐污染性。本发明可获得一种低温制备陶瓷膜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511558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1910821060.2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中欧膜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聚氨酯泡沫的海水淡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方法利用光热转换制备的海水淡化材料除盐效率低的问题。方法:一、制备过硫酸铵和苯胺溶液;二、制备聚苯胺粉末;三、制备聚苯胺溶液;四、制备聚乙烯醇溶液;五、制备基于聚氨酯泡沫的海水淡化材料粗品;六、优化处理,即得到基于聚氨酯泡沫的海水淡化材料。本发明制备的能够聚氨酯泡沫材料充分孔径结构与聚乙烯醇凝胶的纳米通道,有效地降低水的蒸发潜热,大幅提升海水淡化效率。该海水淡化材料有较高的海水蒸发速率(2.0kg m‑2 h‑1)和除盐效率(99.9%),相比于传统的光热转换海水淡化材料而言,提高了25%。
-
公开(公告)号:CN110170255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910474129.9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中欧膜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聚丙烯腈超亲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超亲水膜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制备的:一、制备聚丙烯腈超亲水膜:首先一定含量的聚丙烯腈与活性添加剂配置成聚合物溶液,涂布成膜后置于碱性溶液中相转化制备聚丙烯腈超亲水膜;二、配制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三、将步骤一中所得到的膜经过去离子水冲洗后,浸入步骤二得到的盐酸溶液一定时间,后处理得到超亲水分离膜。本发明操作简单,一步实现超亲水表面的构筑,所制备的超亲水聚丙烯腈膜亲水性优异,接触角
-
公开(公告)号:CN112028180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010832971.8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中欧膜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B01D71/02 , C02F1/44 , C02F1/72 , B01J23/34 , B01J23/83 , B01J27/224 , C04B35/10 , C04B35/46 , C04B35/48 , C04B35/565 , C04B35/622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功能性陶瓷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反相微乳液制备催化活性颗粒;制备陶瓷膜共混料;(3)制备混合泥料;通过烧结制备成型预制体:将烧结预制体进行梯度升温烧结,制得所述陶瓷膜。本发明还提供了由所述方法制得的催化陶瓷膜以及所述催化陶瓷膜在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催化陶瓷膜形成双连续相结构,长时间测试无重金属浸出;透水性优异;对浊度去除率达99.9%以上;溶解性有机碳(DOC)去除率85%以上;总有机碳去除率80%以上;CODMn去除率85%以上;在同样氧化剂用量条件下,催化效率较浸渍法与掺杂法制备催化陶瓷膜的催化效率提升2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316743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1142609.4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中欧膜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成本低密度催化功能性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陶瓷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有机膜材料强度低,孔径易变形,化学稳定性较差,且易污染、难清洗,寿命短和无机陶瓷膜制备工艺复杂,制备成本高,密度较大、孔径分布不均匀和在使用和反冲洗过程中催化剂颗粒会发生流失,造成水体重金属污染的问题。方法:一、制备高效催化活性颗粒;二、制备陶瓷膜原料;三、静置陈腐、再进行练泥处理;四、成型;五、干燥、烧结,得到低成本低密度催化功能性陶瓷膜。本发明制备的低成本低密度催化功能性陶瓷膜适用于处理污水。
-
公开(公告)号:CN108546656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810304293.0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有限责任公司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01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耐盐性交替假单胞菌及其应用,属于海岸带微生物技术与海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菌株为交替假单胞菌S2‑M‑5菌株(Pseudoalteromonas hodoensis S2M5),分离自山东省威海市金海湾海滩排污口附近底泥,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429。将本发明的交替假单胞菌S2‑M‑5菌株接种于适宜的发酵培养基中摇床发酵培养后,菌体处理悬液的絮凝率达到78.20%,COD去除率50%以上,氨氮去除率21.27%,亚硝态氮去除率40.19%。本发明所述的菌株由于其耐盐性及安全性,可应用于海产养殖废水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467491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10304291.1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8G83/00
Abstract: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改性方法,属于金属‑有机框架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UiO‑66不溶解于水从而限制了其应用领域的问题。本发明方法:一、将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UiO‑66‑NH2分散于有机溶剂中;二、然后加入2‑溴异丁酰溴的有机溶剂溶液与三乙胺的有机溶剂溶液,氮气保护下加热反应;三、清洗后,甲醇浸泡后清洗,离心分离,干燥;四、再与对苯乙烯磺酸钠一同分散于水中,加入溴化铜的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溶液与抗坏血酸钠溶液,反应,离心后取清澈液体;五、再浓缩,甲醇清洗;反复进行清洗后浓缩,尔后冷冻干燥。本发明增加UiO‑66水溶性以及表面电荷,使其应用在药物缓释、污染物吸附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