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0689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126190.6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E02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尾矿库排洪井拱板加筑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搭设浮桥,所述浮桥漂浮在水面上,并由岸边延伸至排洪井口;搭设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漂浮在水面上并沿排洪井口周向设置,所述操作平台与浮桥的一端连接;运输并加筑拱板,通过浮桥运输拱板至操作平台,在操作平台对排洪井口进行拱板加筑;填补拱板之间的缝隙,对加筑拱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填补,确保无渗漏;施工完成。本发明将浮桥与浮动操作平台进行组合并应用于排洪井拱板加筑方面,降低了混凝土拱板的搬运难度,平稳的操作平台也降低了作业人员的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作业人员淹溺、挤压、高处坠落等风险,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343105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82500.0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2D17/18 , E02D3/00 , C04B38/10 , C04B28/00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区城市废弃地下空间轻质泡沫混凝土回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拟回填城市废弃地下空间的周边环境和建筑情况,制定抽水‑回填监测方案,并布设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点;(2)缓慢抽排工程内部的积水,清理内部杂物,布置内部结构应力、应变监测装置和回填过程轻质泡沫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监测仪器;(3)采用等效荷载法ρwhw=ρh换算需回填的轻质泡沫混凝土的密度ρ,配制该密度等级的轻质泡沫混凝土;(4)按照分层分块回填原则,划分废弃地下空间层位和区块,依次从工程内部向口部分层分区泵送回填,并留样测试各回填阶段轻质泡沫混凝土试样的物理力学性能,直至回填密实;(5)采用取芯和物探方法检验回填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33834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110481230.4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渣库垂直防渗膜铺设的固定装置及施工方法,固定装置包括若干柔性压载带,所述若干柔性压载带均匀搭设在铺设有防渗膜的混凝土分隔墙上,所述柔性压载带包括主体带、填充物、若干分隔固定填充物的套环,所述主体带依次划分为填充区Ⅰ、悬挂区、填充区Ⅱ,所述填充区Ⅰ、填充区Ⅱ为双层结构,层结构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填充物分段填充在填充区Ⅰ、填充区Ⅱ,悬挂区搭设在混凝土分隔墙顶端,填充区Ⅰ、填充区Ⅱ分别与混凝土分隔墙两侧的防渗膜柔性接触并压载。本发明采用柔性压载带并在其中填充填充物的方式实现对防渗膜的柔性压载,提高防渗膜铺设的稳定性,加快了安装的进度,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3338347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481230.4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渣库垂直防渗膜铺设的固定装置及施工方法,固定装置包括若干柔性压载带,所述若干柔性压载带均匀搭设在铺设有防渗膜的混凝土分隔墙上,所述柔性压载带包括主体带、填充物、若干分隔固定填充物的套环,所述主体带依次划分为填充区Ⅰ、悬挂区、填充区Ⅱ,所述填充区Ⅰ、填充区Ⅱ为双层结构,层结构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填充物分段填充在填充区Ⅰ、填充区Ⅱ,悬挂区搭设在混凝土分隔墙顶端,填充区Ⅰ、填充区Ⅱ分别与混凝土分隔墙两侧的防渗膜柔性接触并压载。本发明采用柔性压载带并在其中填充填充物的方式实现对防渗膜的柔性压载,提高防渗膜铺设的稳定性,加快了安装的进度,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354885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795754.0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可控性低强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再生骨料、开挖土、水泥、粉煤灰、减水剂和水构成;所述再生骨料由废弃混凝土块经粉碎、过筛、烘干获得,粒径小于4.75mm;所述开挖土为建筑工地现场开挖、研磨过筛、烘干获得的土体,粒径小于4.75mm;所述再生骨料和开挖土作为细骨料;所述水泥和粉煤灰作为胶凝材料。首先干法混合细骨料、胶凝材料和减水剂并搅拌3分钟,之后缓慢加入拌合水并继续搅拌3~5分钟,直至浆液混合均匀并达到合适的流动度,将浆体倒入试模中,然后在室内进行恒温恒湿养护。由该方法制备的可控性地低强度材料流动度为150~305mm,泌水率小于6%,凝结时间为16~22h,强度值为0.3~1.77MPa。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