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525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54244.7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
IPC: A01N43/36 , A01N43/54 , A01N47/14 , A01N43/78 , A01N31/16 , A01N25/10 , A01P3/00 , A01P21/00 , A01C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衣剂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治花生根腐病的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2个高感根腐病的花生品种中花12、C140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种衣剂有效成分对花生出苗和苗期生长的影响及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选择咯菌腈、嘧菌酯、噻呋酰胺作为有效成分,制得的种衣剂对花生根腐病有很好的的防治效果且有助于花生产量的提升;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种衣剂,用此方法研制的种衣剂相比于传统种衣剂,透气透水性更佳、能实现有效成分的可控释放,对于防止根腐病、提升作物产量更具优势;添加以白藜芦醇改性的海藻酸钠、可作为土壤改良剂的填料,能够改善土壤环境,进一步减少根腐病发病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8580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1662458.4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花生网斑病危害的方法,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花生进行包衣后并适时早播,降低了花生网斑病的发病几率;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花生网斑病抗性类别分类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将具有水平抗性或垂直抗性的花生品种区分开来,从而在防治花生网斑病中具有重要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841504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09957.2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花生节种密植的栽培方法。本发明通过选择风沙地块或壤土地块作为种植区域,进行整地、起垄,形成播种沟;在播种沟中施加腐熟有机肥或相同养分的商品有机肥,再施加无机肥,进行旋耕;对种子进行包衣剂处理,进行播种,每穴播种一粒种子;播种后及时清除杂草;在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保持土壤湿润;在苗期和开花下针期各喷施硫酸锌水溶液;在生育后期喷施氨基酸水溶性肥料500倍液或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在花生封垄前后,喷施生长调节剂;收获。本发明通过缩小垄面宽度,增加种植密度,一穴一粒的种植方法,可以提高产量8%左右,节约用种6.67%以上,有效减少用种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45422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60283.0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
IPC: G06F18/24 , G06F18/27 , G06F18/213 , G06F18/10 , G06F1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鲜食花生感官评价的预测方法,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建立鲜食花生感官评价指标模型。方法步骤如下:S100、收集电子舌分析的数据和花生的品质数据;S200、对数据进行数据清洗、特征选择、标准化;S300、使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建立鲜食花生感官评价模型;S400、使用准备好的数据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拟合,计算模型的拟合度;S500、使用一个独立的验证数据集验证模型的性能;S600、将模型应用于预测新的鲜食花生样本的感官评价,生成分析结果;S700、根据模型生成的结果展示可视化图表;S800、收集用户反馈,以改进模型的性能和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61660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399772.9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IPC: A01G22/40 , A01B79/02 , A01C1/06 , A01C21/00 , C05G3/80 , A01N37/46 , A01N43/54 , A01N43/36 , A01N43/32 , A01N47/26 , A01N51/00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花生耐低温能力的栽培工艺,具体涉及花生栽培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整地、打垄、施肥;步骤二:种子处理;步骤三:播种;步骤四:田间管理;步骤五:收获与晾晒。本发明通过增施磷肥、种衣剂包衣和花生果皮,可以提前花生播种期、在花期增加授粉率以及提前收获,将花生播种期提前3~5天,保证出苗率在97%以上,增加荚果成熟度,提高产量35%~43%以上,同时花生果皮粉料与种子包衣配合使用,花生果皮粉料均匀辐散在种子包衣外侧,花生果皮粉料在地下发酵会产生微量热量,可有效加强种子包衣的保温隔热效果,提高花生耐低温能力,在春播时可以通过包衣将播种期提前,增加荚果成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3565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60925.1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机械,特别涉及一种深松分层施肥花生播种机。在机架横向左右两侧上方用肥箱架固定肥料箱,在舀肥器外圆周端面上对应舀肥孔错位设相等的出肥孔,深松分层施肥花生播种机松土的深度可达到35~40cm,在深度15~35cm处同时施入生物有机肥作为基肥,活化深层的土壤,引导花生根系下扎。播种深度3.5~4.5cm,在播种带下方5~10cm处施入种肥,花生出苗后就能吸收到肥料,提高了花生肥料的利用率,增加花生抗旱能力,增加花生产量和品质。该机的结构紧凑,非常适用于半干旱的山坡地种植花生。
-
公开(公告)号:CN11261660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1399772.9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IPC: A01G22/40 , A01B79/02 , A01C1/06 , A01C21/00 , C05G3/80 , A01N37/46 , A01N43/54 , A01N43/36 , A01N43/32 , A01N47/26 , A01N51/00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花生耐低温能力的栽培工艺,具体涉及花生栽培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整地、打垄、施肥;步骤二:种子处理;步骤三:播种;步骤四:田间管理;步骤五:收获与晾晒。本发明通过增施磷肥、种衣剂包衣和花生果皮,可以提前花生播种期、在花期增加授粉率以及提前收获,将花生播种期提前3~5天,保证出苗率在97%以上,增加荚果成熟度,提高产量35%~43%以上,同时花生果皮粉料与种子包衣配合使用,花生果皮粉料均匀辐散在种子包衣外侧,花生果皮粉料在地下发酵会产生微量热量,可有效加强种子包衣的保温隔热效果,提高花生耐低温能力,在春播时可以通过包衣将播种期提前,增加荚果成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59831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33519.9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
IPC: A01N47/18 , A01N37/46 , A01N43/36 , A01N43/54 , A01N47/02 , A01N51/00 , A01N47/26 , A01N25/10 , A01C1/00 , A01C1/06 , A01P21/00 , A01P3/00 , A01P1/00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衣剂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花生防治低温冷害的种衣剂;通过研究多菌灵、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酯、噻呋酰胺、噻虫胺悬浮剂、L吡虫啉、福美双单剂处理对花生低温发芽的影响,选择出咯菌腈、噻呋酰胺和福美双三种效果较好的种衣剂,可作为耐低温种衣剂有效成分使用;研究了咯菌腈、噻呋酰胺和福美双添加量对出苗率和出苗指数的影响,得到最佳配比,制得一种性能良好的种衣剂;该种衣剂中还额外添加包括富里酸、海藻酸钠、壳聚糖的添加剂,避免低温冷害对花生苗期造成不利影响且对根腐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可将花生播种期提前7~10天,起到保苗壮苗的作用,保证出苗率在90%以上,提高产量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88580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62458.4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花生网斑病危害的方法,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花生进行包衣后并适时早播,降低了花生网斑病的发病几率;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花生网斑病抗性类别分类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将具有水平抗性或垂直抗性的花生品种区分开来,从而在防治花生网斑病中具有重要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215984473U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22057729.0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IPC: G01B2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测量花生植株分枝夹角的装置,涉及夹角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操作杆、套环、支撑块、参照杆、角度标尺、水平仪、旋转杆、角度传感器、显示屏、第二螺栓、指针、限位环槽、穿刺头、螺纹杆、锁固孔。本实用通过设置操作杆、套环、参照杆和旋转杆起到了可方便准确的完成测量的作用,避免了取样造成误差的情况发生,利用杆与枝杈之间的平行,提高了夹角数值的准确性,大幅排除了人为估算带来的误差,综合使用效果较佳,还通过设置穿刺头、螺纹杆和锁固孔起到提高穿刺效果,便于插土的作用,可降低劳动强度,省时省力,同时提高插土深度,保障了测量稳定,防止了意外伤人,便于进行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