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39794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414143.1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消化道病变内镜定位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基于磁场的空间分布特点,通过体内外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磁力大小,检测体内定位机构具体位置;包括体内定位机构、体外检测机构及显示机构。采用一种可经腹腔镜腹壁造口进入到腹腔内的磁力探测棒,对可疑病变部位消化管腔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磁力金属夹后,会激发探测棒电磁力开关,指示灯打开,得以确认病变部位,一般磁力金属夹会放置2-3枚于病变的口侧及肛侧进行标记,确认病变的范围边界,从根本上解决腹腔镜下病变的定位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344094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10863709.3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IPC: A61B1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化道病变创面封闭伸缩夹,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四根杆,所述杆的两端分别设置铰链孔,相邻两根杆的铰链孔分别通过铰链轴a~d连接,构成平行四边形夹子;平行四边形夹子上两个相对应的铰链轴b、d的一端分别与胃镜的两条操作线缆连接,铰链轴b、d的另一端设置夹持结构;通过控制两条操作线缆使铰链轴b、d相背运动,铰链轴b、d另一端的夹持结构张开;控制两条操作线缆使铰链轴b、d相向运动直至接触,铰链轴b、d另一端的夹持结构闭合,实现消化道病变创面封闭夹持。有效地扩大了可完全封闭的创面直径;在45°~135°的范围内均可以达到有效牵拉创面口侧及肛侧端黏膜作用,提高了封闭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344094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63709.3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IPC: A61B1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7/08 , A61B17/00234 , A61B2017/00238 , A61B2017/00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化道病变创面封闭伸缩夹,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四根杆,所述杆的两端分别设置铰链孔,相邻两根杆的铰链孔分别通过铰链轴a~d连接,构成平行四边形夹子;平行四边形夹子上两个相对应的铰链轴b、d的一端分别与胃镜的两条操作线缆连接,铰链轴b、d的另一端设置夹持结构;通过控制两条操作线缆使铰链轴b、d相背运动,铰链轴b、d另一端的夹持结构张开;控制两条操作线缆使铰链轴b、d相向运动直至接触,铰链轴b、d 另一端的夹持结构闭合,实现消化道病变创面封闭夹持。有效地扩大了可完全封闭的创面直径;在45°~135°的范围内均可以达到有效牵拉创面口侧及肛侧端黏膜作用,提高了封闭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939794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0414143.1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消化道病变内镜定位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基于磁场的空间分布特点,通过体内外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磁力大小,检测体内定位机构具体位置;包括体内定位机构、体外检测机构及显示机构。采用一种可经腹腔镜腹壁造口进入到腹腔内的磁力探测棒,对可疑病变部位消化管腔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磁力金属夹后,会激发探测棒电磁力开关,指示灯打开,得以确认病变部位,一般磁力金属夹会放置2-3枚于病变的口侧及肛侧进行标记,确认病变的范围边界,从根本上解决腹腔镜下病变的定位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204909363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509783.6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消化道病变内镜定位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基于磁场的空间分布特点,通过体内外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磁力大小,检测体内定位机构具体位置;包括体内定位机构、体外检测机构及显示机构。采用一种可经腹腔镜腹壁造口进入到腹腔内的磁力探测棒,对可疑病变部位消化管腔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磁力金属夹后,会激发探测棒电磁力开关,指示灯打开,得以确认病变部位,一般磁力金属夹会放置2-3枚于病变的口侧及肛侧进行标记,确认病变的范围边界,从根本上解决腹腔镜下病变的定位难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