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62272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010689486.X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省公路管理局(吉林省公路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 , 东北师范大学
IPC: B62D57/024 , E01D19/10 , B25J11/00 , G01N21/956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实现检测面转换的桥梁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爬壁机器人、第二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工作面转换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第一爬壁机器人和第二爬壁机器人的底盘上均安装有吸附装置,且吸附装置用于吸附桥梁表面,所述第一爬壁机器人和第二爬壁机器人的底盘上均设有驱动装置,且驱动装置用于带动第一爬壁机器人和第二爬壁机器人沿桥梁表面行走;本发明选用第一爬壁机器人、第二爬壁机器人作为移动检测设备,通过驱动装置和检测装置能够快速接近并拍摄高精度桥梁表面图像,无需出动大量人力和影响交通的桥梁检测车,提高了桥梁病害检测精度,缩短了检测时间,节约了检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17169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011100599.8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省公路管理局(吉林省公路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 , 东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挠度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飞行吸附机器人机架、飞行装置、吸附装置、检测装置、控制装置、直流电机、旋翼、密封装置、密封内衬、密封裙、离心装置、离心泵、无刷电机、气压传感器、相机、激光雷达、传感器组、机载单片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激光雷达作为检测设备远程检测挠度,通过构建三维点云模型,实时监测桥梁各位置挠度,避免了人工读数误差,降低了劳动强度。选用飞行吸附机器人搭载检测设备,能够快速飞行并固定到桥下检测位置,避免无人机晃动对检测精度的影响,同时排除了桥面沥青层对挠度检测结果的系统误差,扩大了检测覆盖面,提高了检测精度,去除了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217169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100599.8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省公路管理局(吉林省公路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 , 东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挠度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飞行吸附机器人机架、飞行装置、吸附装置、检测装置、控制装置、直流电机、旋翼、密封装置、密封内衬、密封裙、离心装置、离心泵、无刷电机、气压传感器、相机、激光雷达、传感器组、机载单片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激光雷达作为检测设备远程检测挠度,通过构建三维点云模型,实时监测桥梁各位置挠度,避免了人工读数误差,降低了劳动强度。选用飞行吸附机器人搭载检测设备,能够快速飞行并固定到桥下检测位置,避免无人机晃动对检测精度的影响,同时排除了桥面沥青层对挠度检测结果的系统误差,扩大了检测覆盖面,提高了检测精度,去除了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1762272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89486.X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省公路管理局(吉林省公路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 , 东北师范大学
IPC: B62D57/024 , E01D19/10 , B25J11/00 , G01N21/956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实现检测面转换的桥梁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爬壁机器人、第二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工作面转换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第一爬壁机器人和第二爬壁机器人的底盘上均安装有吸附装置,且吸附装置用于吸附桥梁表面,所述第一爬壁机器人和第二爬壁机器人的底盘上均设有驱动装置,且驱动装置用于带动第一爬壁机器人和第二爬壁机器人沿桥梁表面行走;本发明选用第一爬壁机器人、第二爬壁机器人作为移动检测设备,通过驱动装置和检测装置能够快速接近并拍摄高精度桥梁表面图像,无需出动大量人力和影响交通的桥梁检测车,提高了桥梁病害检测精度,缩短了检测时间,节约了检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2255120U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21410647.9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省公路管理局(吉林省公路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 , 东北师范大学
IPC: G01N21/88 , G01M5/00 , G01N21/01 , E01D19/10 , B62D57/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表面跨越式桥梁检测机器人,包括第一爬壁机器人、第二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工作面转换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第一爬壁机器人和第二爬壁机器人的底盘上均安装有吸附装置,且吸附装置用于吸附桥梁表面,所述第一爬壁机器人和第二爬壁机器人的底盘上均设有驱动装置,且驱动装置用于带动第一爬壁机器人和第二爬壁机器人沿桥梁表面行走;本实用新型选用第一爬壁机器人、第二爬壁机器人作为移动检测设备,通过驱动装置和检测装置能够快速接近并拍摄高精度桥梁表面图像,无需出动大量人力和影响交通的桥梁检测车,提高了桥梁病害检测精度,缩短了检测时间,节约了检测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3259512U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22290373.0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省公路管理局(吉林省公路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 , 东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挠度检测的飞行吸附机器人,包括飞行吸附机器人机架、飞行装置、吸附装置、检测装置、控制装置、直流电机、旋翼、密封装置、密封内衬、密封裙、离心装置、离心泵、无刷电机、气压传感器、相机、激光雷达、传感器组、机载单片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激光雷达作为检测设备远程检测挠度,通过构建三维点云模型,实时监测桥梁各位置挠度,避免了人工读数误差,降低了劳动强度。选用飞行吸附机器人搭载检测设备,能够快速飞行并固定到桥下检测位置,避免无人机晃动对检测精度的影响,同时排除了桥面沥青层对挠度检测结果的系统误差,扩大了检测覆盖面,提高了检测精度,去除了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2991250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0418698.9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响尾蛇视觉成像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包括:将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进行六种双模式细胞融合;将六个细胞融合结果按顺序每两项分为一组,并分别将三组中两个细胞融合结果相应的馈入到ON对抗系统和OFF对抗系统的中心以及ON对抗系统和OFF对抗系统的环绕区域;将三个中心馈入结果分别馈入ON对抗系统的中心兴奋区域,将三个环绕馈入结果分别馈入ON对抗系统的环绕抑制区域,结果依次映射到B、G和R三个通道,输出伪彩色融合图像。该方法以响尾蛇的视觉感受野数学模型为基础,依据双模式细胞作用机制,实现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的融合,融合得到的伪彩色图像目标更加突出,场景的细节信息也更完整。
-
公开(公告)号:CN11340923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67804.7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响尾蛇视觉成像的仿生假彩色图像融合模型及方法,该模型通过提取红外源图像和可见光源图像的共有信息和特有信息来进行图像预处理,提高了融合图像的质量;通过引入响尾蛇双模式细胞数学模型设计图像融合结构,有效利用了响尾蛇双模式细胞融合机制,更好的模拟了响尾蛇视觉感知机制;获得的融合图像在色彩表现上有所改善,细节更加明显、目标更加突出,更符合人眼视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5184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99050.9
申请日:2019-07-04
IPC: A61N5/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腔治疗仪。其包括:人机交互系统,将操作者输入控制参数转换为控制指令,并显示所述治疗仪的运行状态;驱动电源,用于输出电流,并接收所述人机交互系统的控制指令;激光模组,在所述驱动电源的驱动下通过输出光纤输出不同波长的激光;光纤耦合及传输系统,将所述激光模组的输出光纤所构成的光纤束发出的激光进行耦合并进行光斑匀化传输;治疗手柄,将在所述光纤耦合及传输系统中的激光进行耦合形成激光光斑输出。本发明公开的口腔治疗仪可适用不同的口腔组织。
-
公开(公告)号:CN10979397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242948.0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M25/14 , A61M1/00 , A61B5/02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具有测压及负压稳流功能的左心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和位于所述引流管本体一端的体外循环机负压连接口,通过所述体外循环机负压连接口插接有软管控制硬芯,在所述软管控制硬芯的端部设有控制硬芯插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本体侧壁设有较细的负压调节管;所述引流管本体与负压调节管之间设有相通的侧孔A,在负压调节管的末端设有负压稳流开闭装置;当手术开始关闭负压稳流装置,防止血液从负压调节管流出体外导致血液丢失;当手术进行中体外循环机连接引流管主体行负压吸引,引流负压调节管将正常气压导入本体,保证顺畅引流;手术完成心脏复跳后,防止血液从负压调节管流出体外导致血液丢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