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58127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82582.9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涉及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用具领域,包括弧形导轨(1)和弧形护板(2),所述弧形导轨(1)的顶端与弧形护板(2)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导轨(1)整体形状为优弧,且其底部设置多个定位卡孔(3),所述弧形护板(2)的纵剖面为角度小于90度的劣弧,所述弧形护板(2)上开有多个通孔形成引流管孔(4),所述弧形护板外侧的底部设置束管扣(5),所述弧形护板的底部还设有定位卡夹(6),所述定位卡夹和定位卡孔相配合使用。本发明能够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头部形成弧形的保护罩,避免因碰撞、坠物等意外情况对患者头部的伤害,还能对患者头部的ICP探针及引流管进行分孔梳理、支撑以及集中扎束固定,使管路远离患者头皮。

    一种麻醉科浓度调节麻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744215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810709804.7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梁枫 孙岩 金星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医疗麻醉用具技术领域的一种麻醉科浓度调节麻醉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稀释液挤压腔和麻醉剂挤压腔,所述稀释液挤压腔和麻醉剂挤压腔的顶部均通过推杆分别连接有第一电动缸和第二电动缸,所述稀释液挤压腔和麻醉剂挤压腔的底部均连通有导液管,两组所述导液管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的底部通过伸缩管连接有麻醉面罩,所述导液管与所述混合腔的侧壁连接端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导液管的外侧壁套接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板,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合理的喷雾混合措施和对药剂进行预热处理,便于提高装置的医疗效果。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器械输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836693B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10709798.5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孙岩 梁枫 金星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麻醉科运输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麻醉科临床用器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柜体,所述输送柜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翻转门,所述翻转门上铰接有转杆一和转杆二,所述转杆一和转杆二的另一端固定铰接在输送柜体上,所述转杆二的端部连接有翻转齿轮,所述输送柜体上设置有动力装置,本发明增强了器械输送装置的器械容纳能力,通过灭菌器和紫外杀菌灯进行不同种类的器材消毒切换,使器材在运输过程中均可以进行灭菌,通过翻转门的设置便于对灭菌腔进行密闭封盖,便于进行灭菌,还可通过动力装置使转杆一和转杆二将翻转门进行翻转平铺,便于对器材的手术放置进行空间的扩展,更加方便实用。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器械输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83669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709798.5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孙岩 梁枫 金星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麻醉科运输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麻醉科临床用器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柜体,所述输送柜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翻转门,所述翻转门上铰接有转杆一和转杆二,所述转杆一和转杆二的另一端固定铰接在输送柜体上,所述转杆二的端部连接有翻转齿轮,所述输送柜体上设置有动力装置,本发明增强了器械输送装置的器械容纳能力,通过灭菌器和紫外杀菌灯进行不同种类的器材消毒切换,使器材在运输过程中均可以进行灭菌,通过翻转门的设置便于对灭菌腔进行密闭封盖,便于进行灭菌,还可通过动力装置使转杆一和转杆二将翻转门进行翻转平铺,便于对器材的手术放置进行空间的扩展,更加方便实用。

    一种麻醉科浓度调节麻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74421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709804.7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孙岩 梁枫 金星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医疗麻醉用具技术领域的一种麻醉科浓度调节麻醉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稀释液挤压腔和麻醉剂挤压腔,所述稀释液挤压腔和麻醉剂挤压腔的顶部均通过推杆分别连接有第一电动缸和第二电动缸,所述稀释液挤压腔和麻醉剂挤压腔的底部均连通有导液管,两组所述导液管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的底部通过伸缩管连接有麻醉面罩,所述导液管与所述混合腔的侧壁连接端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导液管的外侧壁套接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板,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合理的喷雾混合措施和对药剂进行预热处理,便于提高装置的医疗效果。

    一种临床麻醉科用辅助麻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81564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709789.6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孙岩 梁枫 金星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临床医学技术领域的一种临床麻醉科用辅助麻醉装置,包括防滑底板和麻醉针,所述防滑底板的顶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带动支撑杆转动的手轮,所述支撑杆的外壁一侧设有收纳盘,所述支撑杆的外壁上侧固定套接有固定块,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有悬挂架,所述悬挂架的底部均匀连接有挂钩,所述固定块通过连接带连接有麻醉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多样,通过将针筒安置于连接块上,对麻醉针手持稳定,而且注射精确度高,照明灯能够为麻醉工作提供一个很好的环境,麻醉工作效率快,而且拆卸方便,便于消毒处理,收纳空间大,大大降低了医生麻醉工作的难度,省时省力。

    一种鼻胃肠双腔管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232393U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22738262.1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胃肠双腔管,属于医疗器械领域,针对现有的鼻胃肠双腔管无法在病房内开展,无法用于重症患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鼻胃肠双腔管,由鼻肠管、鼻胃管组成,所述的鼻肠管为中空的软管,其一端设有一个连接头可以与鼻肠管连接;所述的鼻胃管为一个内径大于鼻肠管外径的软管;鼻胃管一端为Y型连接头,另一端安装有密封圈;Y型连接头的一个开口用于插入鼻肠管,另一个开口为减压器或胃内喂养管连接口;鼻胃管下部侧壁上开有若干侧孔。使用时将鼻肠管徒手从患者鼻腔置入,然后在套上胃管,完成后剪断多余鼻肠管,在鼻肠管管口安装鼻肠管接头,并于鼻胃管Y型连接头连接固定。

    一种急诊内科用担架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007139U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20469023.7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急诊内科用担架,包括:两根抬杆,以及设置在所述两根抬杆之间的帆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两根抬杆之间的多根支撑杆,其中,每个支撑杆包括分别与所述两根抬杆之间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且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转动连接并可锁定在设定位置,还包括,与其中一根抬杆转动连接并可锁定在设定位置的吊瓶悬挂杆。通过采用折叠结构,方便了担架在不使用时的运输,同时通过设置的吊瓶悬挂架方便了医生在运输病人时进行治疗。

    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863572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469040.0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涉及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用具领域,包括弧形导轨(1)和弧形护板(2),所述弧形导轨(1)的顶端与弧形护板(2)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导轨(1)整体形状为优弧,且其底部设置多个定位卡孔(3),所述弧形护板(2)的纵剖面为角度小于90度的劣弧,所述弧形护板(2)上开有多个通孔形成引流管孔(4),所述弧形护板外侧的底部设置束管扣(5),所述弧形护板的底部还设有定位卡夹(6),所述定位卡夹和定位卡孔相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头部形成弧形的保护罩,避免因碰撞、坠物等意外情况对患者头部的伤害,还能对患者头部的ICP探针及引流管进行分孔梳理、支撑以及集中扎束固定,使管路远离患者头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