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物理杀菌和促进细胞粘附的仿生材料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0773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958838.7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物理杀菌和促进细胞粘附的仿生材料及制作方法属纳米材料及医用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硅片为基板的材料,在基板表面刻蚀有呈正方形排列的圆柱状结构,具有纳米针状结构的纳米氧化锌、二氧化钛涂覆层涂覆于圆柱状结构表面。本发明利用纳米结构物理杀菌的原理来杀死材料表面粘附的细菌,不会带来任何产生细菌耐药性的风险,且制备氧化锌纳米柱超高的长径比,使其具有高达99%以上的杀菌率;利用多级微纳米结构共存的表面,不仅可有效杀死细菌,同时微米尺度阵列的存在,能很大程度增加正常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面积,并可有效促进正常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平面相比,其细胞增殖数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聚多巴胺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25277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1390113.9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究一种快速、高效且可以广泛应用的方法制备金属有机框架@聚多巴胺薄膜,并应用于抗菌领域,属于无机‑聚合物杂化材料及生物医用领域。本发明的基本步骤如下:可见光照射下,将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粒子与多巴胺(DA)混合,并将所需基底置于该体系中,一定反应时间后,经过干燥,得到金属有机框架@聚多巴胺薄膜。将光敏剂载至该多孔膜上,即可得到所述金属有机框架@聚多巴胺抗菌薄膜。该方法的优点是易于操作,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得到的金属有机框架@聚多巴胺膜可以在所需基底上稳定、均匀存在,且对革兰氏阴性菌与革兰氏阳性菌均具有突出的抗菌效果。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聚多巴胺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2527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390113.9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究一种快速、高效且可以广泛应用的方法制备金属有机框架@聚多巴胺薄膜,并应用于抗菌领域,属于无机‑聚合物杂化材料及生物医用领域。本发明的基本步骤如下:可见光照射下,将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粒子与多巴胺(DA)混合,并将所需基底置于该体系中,一定反应时间后,经过干燥,得到金属有机框架@聚多巴胺薄膜。将光敏剂载至该多孔膜上,即可得到所述金属有机框架@聚多巴胺抗菌薄膜。该方法的优点是易于操作,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得到的金属有机框架@聚多巴胺膜可以在所需基底上稳定、均匀存在,且对革兰氏阴性菌与革兰氏阳性菌均具有突出的抗菌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