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0507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01902.X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物采血装置技术领域,一种全自动小鼠采血装置,包括:承载架;存鼠管,设在承载架的顶部,存鼠管的后端顶部设有第一缺口;第一承载板,设在存鼠管的后端的内侧,第一承载板的顶面设有采血口,采血口内设有转动板,转动板的前端与采血口的侧壁转动连接,转动板的顶面设有鼠尾限位组件,第一承载板的下方设有用于驱动转动板旋转的第一驱动组件;鼠尾切割组件,设在存鼠管的后侧;离心管,设在转动板的后端的下方。本发明可以解放采血人员的双手,全自动完成小鼠的采血工作,其中鼠尾限位组件能够将小鼠的尾巴限制住,小鼠的尾部毛发不会沾到血液,避免造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73162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70494.0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16B20/30 , G16B40/00 , G16B25/20 , C12Q1/6888 , C12Q1/68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林姬鼠基因组序列开发大林姬鼠微卫星位点的方法,通过基因组数据开发大林姬鼠微卫星位点,用于大林姬鼠遗传质量分析,丰富大林姬鼠遗传数据。基于NCBI上大林姬鼠基因组序列信息,使用MISA软件挖掘微卫星标记,根据位点信息使用Primer 5.0软件设计引物,最终得到288对微卫星引物,并筛选出30对多态性引物用于群体分型,经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电泳鉴定后进行STR扫描检测,使用GenAlEx version6.501软件对STR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其中30对引物在60个样本中共检测出15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5.06667,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59183,平均香农指数为1.264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9797。
-
公开(公告)号:CN11584374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1536289.X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12N15/89 , A01K67/027 , C12N15/85 , C12N15/12 , C12N15/113 , C12N9/22 ,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ama3基因点突变的小鼠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并初步分析了Lama3基因点突变对毛发生长的影响。该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靶点构建:寻找Lama3基因的CDS区,明确外显子部分,确定基因突变位点;(2)获取受精卵,在体外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Cas9mRNA和gRNA以及合成的donor oligo一同注射到C57BL/6J小鼠的受精卵中,获得F0代杂合小鼠;(3)将F0代杂合小鼠自交后得到F1代小鼠;(4)F1代小鼠经测序确认获得纯合子点突变小鼠,表明模型构建成功;(5)表型分析显示Lama3基因点突变小鼠出生后第80天出现区域性脱毛。该突变小鼠模型可用于人类毛发异常疾病的药物及治疗方法的研究,为探求疾病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105078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01902.X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物采血装置技术领域,一种全自动小鼠采血装置,包括:承载架;存鼠管,设在承载架的顶部,存鼠管的后端顶部设有第一缺口;第一承载板,设在存鼠管的后端的内侧,第一承载板的顶面设有采血口,采血口内设有转动板,转动板的前端与采血口的侧壁转动连接,转动板的顶面设有鼠尾限位组件,第一承载板的下方设有用于驱动转动板旋转的第一驱动组件;鼠尾切割组件,设在存鼠管的后侧;离心管,设在转动板的后端的下方。本发明可以解放采血人员的双手,全自动完成小鼠的采血工作,其中鼠尾限位组件能够将小鼠的尾巴限制住,小鼠的尾部毛发不会沾到血液,避免造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5709182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267465.2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K36/9066 , A61K9/14 , A61P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78 , A61K9/14 , A61K36/04 , A61K36/232 , A61K36/286 , A61K36/346 , A61K36/708 , A61K36/736 , A61K36/9066 , A61K2236/331 , A61K2236/333 , A61K2236/39 , A61K2236/51 , A61K2236/53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鱼腥草提取物2?12份,桔梗提取物2?12份,海藻石提取物2?12份,大黄提取物5?15份,姜黄提取物5?15份,红花提取物10?20份,当归提取物10?20份,桃仁提取物10?20份,所述提取物水提或乙醇提取后经过滤、离心、浓缩干燥后粉碎而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复方制剂不仅安全无副作用,而且通过多种原料药的配伍,根据多种作用基理发挥功效,在多种功效之间产生协同效应,有效作用于机体,治疗效果显著,该制备方法不仅生产成本低,而且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35722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69328.8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皮下传感器植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啮齿类动物皮下传感器植入辅助装置以及植入设备,其中啮齿类动物皮下传感器植入辅助装置包含:粘性贴、装配模块、装配筒、固定限位环与轴向限位模块;粘性贴粘附在动物的植入位置处的皮肤上;装配模块设置在粘性贴上;装配筒可拆卸的设置在装配模块上,装配筒的底端暴露于粘性贴的底部表面,外部的注射器的针头穿过装配筒的内腔进行传感器皮下植入;固定限位环固定套设在外部的注射器的针头上;轴向限位模块设置在装配筒上并与固定限位环相连,用于限制针头的刺入深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现有的注射器针头的最大刺入深度进行限制的缺陷,具有植入成功率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0164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203235.6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PF级小鼠封闭群动物模型建立专用EVC笼,包括EVC笼主体和笼盖,所述EVC笼主体上插有主体分隔板,且所述EVC笼主体外侧壁上弹性连接有分隔板卡板,所述主体分隔板通过所述分隔板卡板被固定在所述EVC笼主体上,所述EVC笼主体底部连接有垫料槽,所述垫料槽前、后侧壁上嵌设有垫料槽侧壁挡板,所述垫料槽内连接有可翻转的垫料槽隔板。主体分隔板对EVC笼主体进行分隔,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分笼对孕期母鼠产生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孕期母鼠受惊而增加产后吃仔的可能性,垫料槽隔板可以起到分隔沾有不同母鼠气味的垫料,为仔鼠代乳饲喂作准备。
-
公开(公告)号:CN102670651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65036.6
申请日:2012-05-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K33/40
Abstract: 小鼠颈动脉损伤模型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医疗动物模型技术领域,本发明用水合氯醛以300mg/kg的药剂量对雄性C57BL/6小鼠腹腔内注射麻醉,沿小鼠颈中线做一长1cm的纵行切口,将浸泡有10%双氧水的滤纸包裹一侧颈动脉,对其进行损伤,制备出小鼠颈动脉损伤模型;该模型能满足人们对颈动脉内膜损伤后血栓块形成和发展机制研究的需求,在实际应用中既能真实地模拟颈动脉内膜损伤后血栓块形成的病理过程,更能为系统研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尤其是动脉粥样化血栓形成,进一步开发心血管疾病药物、探索治疗方案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发明获取小鼠颈动脉损伤模型操作简单、制模周期短、成功率高、重复性好、价格低廉,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85966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22575.1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血笼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笼体与保定组件等,在使用时,将饵料放置于筒体的出口端处,移动阻拦件从而开放筒体与笼体之间的连通关系,待笼体中动物进入筒体时,充气件使气囊膨胀从而对动物进行保定,继而将筒体拆卸,对被保定动物进行采血操作,继而气囊解除对动物的保定作用以使动物回到笼体内,从而完成采血过程,在上述过程中,由于保定组件与笼体为连接关系,因此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中对动物进行麻醉或以人员对笼中动物进行捕捉,提供了一种更为简便安全的手段来对动物进行保定并进行抽血,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735722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669328.8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皮下传感器植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啮齿类动物皮下传感器植入辅助装置以及植入设备,其中啮齿类动物皮下传感器植入辅助装置包含:粘性贴、装配模块、装配筒、固定限位环与轴向限位模块;粘性贴粘附在动物的植入位置处的皮肤上;装配模块设置在粘性贴上;装配筒可拆卸的设置在装配模块上,装配筒的底端暴露于粘性贴的底部表面,外部的注射器的针头穿过装配筒的内腔进行传感器皮下植入;固定限位环固定套设在外部的注射器的针头上;轴向限位模块设置在装配筒上并与固定限位环相连,用于限制针头的刺入深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现有的注射器针头的最大刺入深度进行限制的缺陷,具有植入成功率高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