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69553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13203.9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暖通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暖通设备包括:变频模组;换热系统,包括冷媒循环流路,冷媒循环流路设有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冷媒散热器,冷媒散热器与变频模组相邻设置;第一旁通管路,设有第一控制阀,且一端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另一端与冷媒散热器的一端连通;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变频模组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变频模组的环境温度;控制装置,与第一控制阀、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根据环境温度与变频模组的温度的温差值控制第一控制阀的开闭。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采用冷媒散热方式对变频模组散热时导致暖通设备出现故障的风险。

    变频热泵及除露方法、控制系统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01794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29444.9

    申请日:2021-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频热泵及除露方法、控制系统和存储介质。变频热泵的变频模块采用冷媒散热,除露方法用于除去变频模块上的凝露,包括:在变频热泵正常运行过程中,根据获取的变频模块的温度参数与变频模块所处环境的温度参数之间的温度差、或者根据获取的压缩机故障类型,判断是否符合设定除露条件;基于温度差或压缩机故障类型符合设定除露条件,控制变频热泵进行除露运行。在变频热泵正常运行过程中,若变频模块的温度参数与变频模块所处环境的温度参数之间的温度差或者压缩机故障类型符合设定除露条件,表明变频模块上凝露较严重,此时控制变频热泵进行除露运行,去除凝露,避免变频热泵系统因变频模块严重凝露出现故障而无法正常运行。

    热水器
    4.
    发明公开
    热水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684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38758.2

    申请日:2025-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水器,涉及热水设备技术领域。热水器包括加热主机、存水装置、出水管路以及进水管路,存水装置用于连接供水管路;出水管路的一端与加热主机相连通,另一端与存水装置相连通;进水管路包括第一主管路和并联于第一主管路上的第一子管路,第一主管路设有第一阀体,第一子管路设有第二阀体,第一主管路的一端与加热主机连接并连通,另一端与存水装置和外界水源相连通。本发明将进水管路设计为包括第一主管路和第一子管路,第一主管路可以分别连通存水装置和外界水源,并且通过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可以实现循环进水和外界水源补水的进水控制,可以简化管路和阀体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热泵机组运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41285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29121.7

    申请日:2025-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泵机组运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热泵机组包括热泵主机和若干热泵从机;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热泵主机的当前温度和预设加载曲线,所述当前温度包括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出水温度,所述预设加载曲线用于表征环境温度与加载比例的关系;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预设加载曲线,确定所述热泵从机的加载数量;控制所述加载数量对应的热泵从机工作。根据实际温度和预设加载曲线动态调整热泵从机的加载数量,通过合理的热泵从机加载策略,避免过载或欠载情况,提高系统的节能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一种热泵机组运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41285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29121.7

    申请日:2025-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泵机组运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热泵机组包括热泵主机和若干热泵从机;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热泵主机的当前温度和预设加载曲线,所述当前温度包括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出水温度,所述预设加载曲线用于表征环境温度与加载比例的关系;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预设加载曲线,确定所述热泵从机的加载数量;控制所述加载数量对应的热泵从机工作。根据实际温度和预设加载曲线动态调整热泵从机的加载数量,通过合理的热泵从机加载策略,避免过载或欠载情况,提高系统的节能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