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8336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413075.5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台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合成的NR/silica纳米复合材料,所述的NR/silica纳米复合材料的原料组分和含量如下:天然橡胶胶乳(NR latex)100g,硬脂酸1~2g,石蜡1~1.5g,炭黑15~30g,氧化锌2~5g,硫磺1~1.5g,防老剂40201~2g、促进剂TBBS 0.5~2g。本发明采用原位合成NR/silica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方便操作;通过对硫化曲线分析可知,原位合成NR/silica纳米复合材料比普通的制备方法得到的NR/silica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硫化性能;通过对原位合成NR/silica纳米复合材料使用透射电镜进行表征,由结果可知,白炭黑作为分散相,分散的较均匀,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230137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414845.8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台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碳黑导电纱线及其制备工艺,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纤维混纺制备而成:复合导电纤维40~60份、棉纤维20~40份、碳化聚酰亚胺纳米纤维15~25份,所述有机碳黑导电纱线的制备工艺包括:碳化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制备、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以及有机碳黑导电纱线的制备。本发明通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聚苯胺(PANI)复合导电纤维、棉纤维以及碳化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进行复合制备,易于工业化实施从而进行大批量生产,通过本制备工艺过程制得纱线具有良好得热稳定性,断裂强力以及断裂伸长率与未进行碳化处理得纱线相比具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制备所得的有机碳黑导电纱线的电导率达0.4~0.6S/cm,与未碳化处理的纱线相比,电导率提高0.1~0.2S/cm。
-
公开(公告)号:CN110230137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414845.8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台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碳黑导电纱线及其制备工艺,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纤维混纺制备而成:复合导电纤维40~60份、棉纤维20~40份、碳化聚酰胺酸纳米纤维15~25份,所述有机碳黑导电纱线的制备工艺包括:碳化聚酰胺酸纳米纤维的制备、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以及有机碳黑导电纱线的制备。本发明通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聚苯胺(PANI)复合导电纤维、棉纤维以及碳化聚酰胺酸纳米纤维进行复合制备,易于工业化实施从而进行大批量生产,通过本制备工艺过程制得纱线具有良好得热稳定性,断裂强力以及断裂伸长率与未进行碳化处理得纱线相比具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制备所得的有机碳黑导电纱线的电导率达0.4~0.6S/cm,与未碳化处理的纱线相比,电导率提高0.1~0.2S/cm。
-
公开(公告)号:CN110204731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0447364.7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台州学院
IPC: C08G79/025 , C08L23/06 , C08L23/12 , C08L8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离子液体的纳米磷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将六氯环三磷腈溶于溶剂中,加入N‑烷基咪唑,在反应温度为30~40℃、超声功率为140~160W条件下超声反应0.5~1.5h;继续加入交联剂和缚酸剂,在反应温度为0~5℃、超声功率为240~260W条件下继续超声反应2~5h,经过后处理得到含离子液体的纳米磷腈微球。本发明方法不仅提高了产物的产率,还极大的简化了制备工艺,制得的纳米磷腈微球对聚烯烃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燃作用,加入10%的纳米磷腈微球可将PE和PP的LOI分别提高到28.7%和28.2%。
-
公开(公告)号:CN110204731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47364.7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台州学院
IPC: C08G79/025 , C08L23/06 , C08L23/12 , C08L8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离子液体的纳米磷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将六氯环三磷腈溶于溶剂中,加入N-烷基咪唑,在反应温度为30~40℃、超声功率为140~160W条件下超声反应0.5~1.5h;继续加入交联剂和缚酸剂,在反应温度为0~5℃、超声功率为240~260W条件下继续超声反应2~5h,经过后处理得到含离子液体的纳米磷腈微球。本发明方法不仅提高了产物的产率,还极大的简化了制备工艺,制得的纳米磷腈微球对聚烯烃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燃作用,加入10%的纳米磷腈微球可将PE和PP的LOI分别提高到28.7%和28.2%。
-
公开(公告)号:CN110153917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12246.2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台州学院
IPC: B25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P-R管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左夹具、右夹具和下夹具,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左板和右板,底板、左板和右板上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上配套设有下夹具、左夹具和右夹具,所述右夹具包括右夹头、右螺杆和右转盘,所述右夹头与右螺杆通过右轴承连接在一起,所述右转盘与右螺杆的右端焊接在一起,所述右转盘上焊接有右摇手,所述右螺杆与右板上的螺纹孔相配合。本发明PP-R管用固定装置设有左夹具、右夹具和下夹具,可以对PP-R管的左右两侧以及底部进行环抱式固定,且右夹头、左夹头和下夹头的远离螺杆的一面均粘贴有防滑层,可以防止PP-R管打转;左夹具、右夹具和下夹具活动设置,可以固定不同直径的PP-R管,适用范围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