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和无源部分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95755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780007037.5

    申请日:2007-02-28

    Abstract: 一种无源部分(50A),包括滤波器单元(52),该滤波器单元(52)具有第一谐振电极(34a)至第三谐振电极(34c)和电连接至布置在介质基片(32)上的滤波器单元(52)第三谐振电极(34c)的阻抗匹配电路单元(54)。整个无源部分(50A)具有包括与特性等价的电路单元的配置,该特性包括通过第三谐振电极(34c)的阻抗分量的第二阻抗匹配电路单元。例如,通过调节第三谐振电极(34c)的宽度(Wc),可能用相同的方式调节阻抗而不连接任何电容,就如同当作为阻抗匹配电路单元(54)的电容被连接时一样。

    无源部件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65879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0580040448.5

    申请日:2005-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205 H01P1/20345

    Abstract: 一种电介质衬底(12),包括形成于该电介质衬底(12)内的滤波器单元(20)、不平衡/平衡转换单元(22)和将所述滤波器单元(20)电连接至所述不平衡/平衡转换单元(22)的连接单元(24)。第一谐振器(26)具有形成于第四电介质层(S4)的主表面上的电极(36)和穿透第一到第三电介质层(S1到S3)并将所述电极(36)连接至地电极(18)的通孔(38)。第二谐振器(28)具有形成于第四电介质层(S4)的主表面上的电极(42)和穿透第一到第三电介质层(S1到S3)并将所述电极(42)连接至地电极(18)的通孔(44)。

    无源部件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65639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0980138198.7

    申请日:2009-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5/10

    Abstract: 第一无源部件(10A)包含:具有一个不平衡输入端子(12)的一个不平衡线路(14);与该不平衡线路(14)相对安装且具有两个平衡输出端子(第一平衡输出端子(16a)和第二平衡输出端子(16b))的一个平衡线路(18);以及形成于该平衡线路(18)和固定电势(例如地电势)之间的电容器(20)。另外,满足关系式d1>d2,其中d1为不平衡线路(14)的物理长度以及d2为平衡线路(18)的物理长度。

    无源部件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65639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0980138198.7

    申请日:2009-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5/10

    Abstract: 第一无源部件(10A)包含:具有一个不平衡输入端子(12)的一个不平衡线路(14);与该不平衡线路(14)相对安装且具有两个平衡输出端子(第一平衡输出端子(16a)和第二平衡输出端子(16b))的一个平衡线路(18);以及形成于该平衡线路(18)和固定电势(例如地电势)之间的电容器(20)。另外,满足关系式d1>d2,其中d1为不平衡线路(14)的物理长度以及d2为平衡线路(18)的物理长度。

    无源元件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94631C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480009029.0

    申请日:2004-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20345

    Abstract: 无源元件(10A)包括构成输入端子的一个输入电极层(48)、构成输出端子的一个输出电极层(50)、和构成屏蔽端子的四个屏蔽电极层(32a-32d),它们全部在最下面的电介质层(S7)上形成为通孔。输入电极层(48)通过被制作在第四到第六电介质层(S4-S6)中的通孔(54)和输入抽头电极(30)被电连接到在电介质基片(14)的第二侧面(14b)附近的输入侧谐振电极(26)。输出电极层(50)通过被制作在第四到第六电介质层(S4-S6)中的通孔(56)和输出抽头电极(32)被电连接到在电介质基片(14)的第三侧面(14c)附近的输出侧谐振电极(28)。

    无源部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65879A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200580040448.5

    申请日:2005-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205 H01P1/20345

    Abstract: 一种电介质衬底(12),包括形成于该电介质衬底(12)内的滤波器单元(20)、不平衡/平衡转换单元(22)和将所述滤波器单元(20)电连接至所述不平衡/平衡转换单元(22)的连接单元(24)。第一谐振器(26)具有形成于第四电介质层(S4)的主表面上的电极(36)和穿透第一到第三电介质层(S1到S3)并将所述电极(36)连接至地电极(18)的通孔(38)。第二谐振器(28)具有形成于第四电介质层(S4)的主表面上的电极(42)和穿透第一到第三电介质层(S1到S3)并将所述电极(42)连接至地电极(18)的通孔(44)。

    无源元件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68444A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200480009029.0

    申请日:2004-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20345

    Abstract: 无源元件(10A)包括构成输入端子的一个输入电极层(48)、构成输出端子的一个输出电极层(50)、和构成屏蔽端子的四个屏蔽电极层(32a-32d),它们全部在最下面的电介质层(S7)上形成为通孔。输入电极层(48)通过被制作在第四到第六电介质层(S4-S6)中的通孔(54)和输入抽头电极(30)被电连接到在电介质基片(14)的第二侧面(14b)附近的输入侧谐振电极(26)。输出电极层(50)通过被制作在第四到第六电介质层(S4-S6)中的通孔(56)和输出抽头电极(32)被电连接到在电介质基片(14)的第三侧面(14c)附近的输出侧谐振电极(28)。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