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7091632U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22239673.0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M5/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房走廊的输液架,包括设于病房走廊墙壁上的滑轨,及活动滑接于滑轨内的滑块;滑块上设有挂钩,可用于吊挂输液瓶或者输液袋,并可使输液瓶或者输液袋随着滑块在滑轨上移动。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架通过设于病房走廊墙壁上,且有滑块配合滑轨设置,可供输液瓶或者输液袋吊挂移动,方便病人在走廊上边输液边进行自由活动,且本实用新型结构占用体积小,也不需要病人带着立式输液架进行移动,更方便病人在走廊有限的空间内自由活动。
-
公开(公告)号:CN215608190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1744458.X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M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洗胃机改进结构,包括有洗胃机主机、进液管、排污管、洗胃管、负压吸引管及固定罩,进液管、排污管、洗胃管分别连接洗胃机主机,洗胃管另一端接通胃管,固定罩佩戴于患者嘴部,固定罩上设有胃管通孔,胃管通孔供胃管穿伸而过,固定罩连通上述负压吸引管,负压吸引管用于抽吸患者的呕吐物。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罩,可以阻挡患者的呕吐物流出而避免对患者身体或床铺造成污染,同时设有负压吸引管,可以及时的将呕吐物抽吸出固定罩,防止误吸,使整个洗胃过程操作简单,即使患者因不适而呕吐,也能保证干净卫生。
-
公开(公告)号:CN219763346U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21211350.9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脑卒中预警与病情实时监测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服务器端和移动端;数据采集模块包括若干对数据采集装置,每对数据采集装置对应设于人体两侧;各数据采集装置包括采集元件和电刺激元件,采集元件用于采集表面肌电信号,电刺激元件可以释放电刺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各数据采集装置和服务器端;控制模块接收数据采集模块的表面肌电信号数据并传输给服务器端,并根据数据判断是否控制电刺激元件释放电刺激;服务器端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评估患者是否出现新的肌无力症状以及原有肌无力症状是否加重,并判断是否发出预警信息;移动端电连接服务器端,用以接收服务器端的预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215741301U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21973594.6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M3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外心肺复苏机,其包括心肺复苏机本体以及固定支架;所述心肺复苏机本体具有可上下移动的按压头;所述固定支架与心肺复苏机本体相连,且固定支架具有用于连接病床的固定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件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体外心肺复苏机能固定在病床上,这样本实用新型的体外心肺复苏机使用时不会移位,使得心肺复苏机本体的按压头能准确按压病人胸部。
-
公开(公告)号:CN211511951U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21690049.9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B17/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颅内静脉血栓取出装置,包括输送装置、导引导丝和取栓组件;输送装置具有管腔,该管腔形成有侧开孔;导引导丝穿设于侧开孔,并从输送装置的远端穿出,用于在患者的血管内引导;取栓组件包括操作导丝和取栓伞;操作导丝穿设于管腔的近端,并在管腔的远端随着用户操作伸缩移动;取栓伞连接在操作导丝的远端,并随着操作导丝的伸缩移动活动穿设于管腔的远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颅内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针对颅内静脉血管的特点,在输送装置上设置侧开孔,将导引导丝和操作导丝行动路径分开,先用导引导丝通过和破坏血栓,再用操作导丝循环释放取栓伞,达到反复取栓的目的,以提高颅内静脉血栓的手术效果、降低手术时间和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15386739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0169799.2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M16/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后的腔鼻导管,包括左导管、右导管、出氧管以及接头,出氧管上设置有两出氧孔,两出氧孔分别与左导管和右导管一一对应导通,出氧管上对应出氧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鼻管,出氧管上还设置有板状鼻托,板状鼻托与鼻管对称设置在出氧管的两侧,鼻托抵触于鼻子与上唇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氧管上设置有板状鼻托,板状鼻托抵触于鼻子与上唇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免除了医用胶布对出氧管的固定,从而对鼻管进行定位防止鼻管由鼻腔脱落;另一方面,板状鼻托还可以用以手持,辅助将两鼻管插入鼻孔内,手部不直接接触鼻管,相对较为卫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