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的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85953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49746.0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的改性方法,涉及新能源材料设计开发。以p型硅(100)片作为衬底,采用电化学微加工工艺进行电化学腐蚀,首先将衬底表面腐蚀为圆形孔,并逐渐增大,最后挤压成方形,腐蚀液和孔壁的界面处形成耗尽层;在电场的作用下,空穴载流子从衬底沿纵向孔壁迁移到孔壁与腐蚀液界面参与反应,反应过程中孔壁逐渐变薄;当相邻两个孔之间的壁厚接近耗尽层厚度时电化学反应自动停止,得到硅纳米带,硅纳米带的表面晶向为(110),硅纳米带嵌锂后只沿着 晶向膨胀,硅纳米带脱锂后具有重结晶的特殊行为,具有高离子导,高稳定界面SEI,高稳定材料结构,能在保持硅负极电池高比容量条件下实现高功率、长寿命循环。

    一种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极片的补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2532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75233.1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一种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极片的补锂方法,涉及硅基负极材料。1)制备锂靶;2)安装锂靶,通过手套箱与磁控溅射一体设备直接装入锂靶,以保证锂靶不被氧化;3)采用磁控溅射在硅基负极表面沉积锂薄膜;4)将在硅基负极表面沉积锂薄膜的电极片在手套箱中适当温度下进行加热反应,形成锂硅合金。5)将预锂化的硅负极与聚合物电解质及正极电极片组装为全固态电池。在硅基负极表面溅射锂金属进行补锂,沉积的锂金属薄膜非常均匀,有效提升补锂的均匀性。沉积的锂金属薄膜形貌和厚度可以通过磁控溅射的溅射参数进行调控;锂金属薄膜与硅基负极界面接触良好,不存在安全风险,可以成功应用于硅基负极全固态电池。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的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85953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10649746.0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的改性方法,涉及新能源材料设计开发。以p型硅(100)片作为衬底,采用电化学微加工工艺进行电化学腐蚀,首先将衬底表面腐蚀为圆形孔,并逐渐增大,最后挤压成方形,腐蚀液和孔壁的界面处形成耗尽层;在电场的作用下,空穴载流子从衬底沿纵向孔壁迁移到孔壁与腐蚀液界面参与反应,反应过程中孔壁逐渐变薄;当相邻两个孔之间的壁厚接近耗尽层厚度时电化学反应自动停止,得到硅纳米带,硅纳米带的表面晶向为(110),硅纳米带嵌锂后只沿着 晶向膨胀,硅纳米带脱锂后具有重结晶的特殊行为,具有高离子导,高稳定界面SEI,高稳定材料结构,能在保持硅负极电池高比容量条件下实现高功率、长寿命循环。

    一种柔性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68425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966292.7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柔性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新能源材料设计制备。选用N型单晶硅片置于1号溶液中浸泡沉积银纳米颗粒,移入2号溶液浸泡刻蚀硅纳米线,然后浸泡在3号溶液中在硅纳米线阵列表面均匀地沉积铜纳米颗粒;所得样品上铜催化乙醇裂解原位生长碳纳米纤维;放入CVD生长设备中进行生长,使碳纳米管贯穿生长在硅纳米线阵列表面和内部,将整个复合结构缠绕编织在一起;最后置入4号溶液中水浴加热,表层薄膜与片体分离后即得柔性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通过将硅材料刻蚀成硅纳米线阵列,与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和石墨烯复合,实现了高容量,高稳定性;制备方法简便易行。

    一种柔性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6842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66292.7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柔性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新能源材料设计制备。选用N型单晶硅片置于1号溶液中浸泡沉积银纳米颗粒,移入2号溶液浸泡刻蚀硅纳米线,然后浸泡在3号溶液中在硅纳米线阵列表面均匀地沉积铜纳米颗粒;所得样品上铜催化乙醇裂解原位生长碳纳米纤维;放入CVD生长设备中进行生长,使碳纳米管贯穿生长在硅纳米线阵列表面和内部,将整个复合结构缠绕编织在一起;最后置入4号溶液中水浴加热,表层薄膜与片体分离后即得柔性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通过将硅材料刻蚀成硅纳米线阵列,与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和石墨烯复合,实现了高容量,高稳定性;制备方法简便易行。

    一种家用高效驱虫包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523745U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20957848.3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一种家用高效驱虫包,包括柔性电池层、温控加热电路层和驱虫干燥包,所述柔性电池层连接温控加热电路层,所述驱虫干燥包可拆卸地设于温控加热电路层的上表面;所述驱虫干燥包内装有樟木屑。所述柔性电池层采用柔性铝塑膜封装后连接外部的温控加热电路层;所述温控加热电路层用柔性金属外壳封装保证热施放效率。本实用新型整体柔性化,可以将本驱虫干燥包放入衣柜的角落内,或放置于衣服口袋、袖子里,极大提高空间利用率,提升驱虫体验。使用柔性锂离子电池加热促进驱虫干燥包的活性物质挥发,可以达到快速、大面积的驱虫效果,以及对储物柜内空气进行干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