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内转消膨胀波高性能双通道TBCC进气道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3174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010609419.2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三维内转消膨胀波高性能双通道TBCC进气道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双入射激波的基本流场设计三维内转类矩形压缩型面、进气道外压段第一级压缩楔角和第二级压缩楔角;2)设计分流板:取进气道第一级压缩的壁面的末端位置作为分流板转轴的位置,取第二级压缩楔角作为分流板的转动角度;3)设计冲压通道和涡轮通道:冲压通道和涡轮通道共用进气道外压段;冲压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冲压通道内压段和冲压通道隔离段,冲压通道隔离段的入口为类矩形型面,出口为椭圆形型面;涡轮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涡轮通道内压段和涡轮通道扩张段,涡轮通道扩张段的入口为类矩形型面,出口为椭圆形型面。当分流板开启可以消除气流产生的膨胀波。

    三维内转消膨胀波高性能双通道TBCC进气道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3174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010609419.2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三维内转消膨胀波高性能双通道TBCC进气道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双入射激波的基本流场设计三维内转类矩形压缩型面、进气道外压段第一级压缩楔角和第二级压缩楔角;2)设计分流板:取进气道第一级压缩的壁面的末端位置作为分流板转轴的位置,取第二级压缩楔角作为分流板的转动角度;3)设计冲压通道和涡轮通道:冲压通道和涡轮通道共用进气道外压段;冲压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冲压通道内压段和冲压通道隔离段,冲压通道隔离段的入口为类矩形型面,出口为椭圆形型面;涡轮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涡轮通道内压段和涡轮通道扩张段,涡轮通道扩张段的入口为类矩形型面,出口为椭圆形型面。当分流板开启可以消除气流产生的膨胀波。

    三维内转消膨胀波高性能双通道TBCC进气道

    公开(公告)号:CN212337458U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21235435.1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三维内转消膨胀波高性能双通道TBCC进气道,包括进气道外压段、冲压通道、涡轮通道和分流板;所述冲压通道和涡轮通道共用进气道外压段;冲压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冲压通道内压段和冲压通道隔离段,冲压通道隔离段的入口为类矩形型面,冲压通道隔离段的出口为椭圆形型面;涡轮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涡轮通道内压段和涡轮通道扩张段,涡轮通道扩张段的入口为类矩形型面,涡轮通道扩张段的出口为椭圆形型面;其中,当进气道的工作状态从冲压模态转换到涡轮模态时,分流板绕转轴匀速运动,完全开启后,分流板末端与涡轮通道的上边缘相交;当进气道的工作状态从涡轮模态转换到冲压模态时,分流板完全关闭,分流板末端与冲压通道上边缘相交。(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