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硫双掺杂且锌负载的超薄碳壁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5609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40073.2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王鸣生 徐静蕾

    Abstract: 一种氮硫双掺杂且锌负载的超薄碳壁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二水合乙酸锌、硫脲、乙二胺、去离子水、二甲基咪唑为原料,经过水热合成纤锌矿硫化锌纳米球前体、碳化和刻蚀的步骤,得到由全封闭介孔堆叠而成的放射状碳球。该碳球内部介孔密集且相连,而碳壁超薄,仅有原子层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于硫化锌纳米结构的调控具参考价值,且基于此合成的超薄碳壁碳球用于钠金属电池负极材料时,超薄的碳壁利于钠的快速穿透及传输,且能实现对钠金属的纳米封装,从而有效限制钠金属沉积进而抑制钠枝晶产生,使该金属电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循环性能。

    一种氮硫双掺杂且锌负载的超薄碳壁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56097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640073.2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王鸣生 徐静蕾

    Abstract: 一种氮硫双掺杂且锌负载的超薄碳壁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二水合乙酸锌、硫脲、乙二胺、去离子水、二甲基咪唑为原料,经过水热合成纤锌矿硫化锌纳米球前体、碳化和刻蚀的步骤,得到由全封闭介孔堆叠而成的放射状碳球。该碳球内部介孔密集且相连,而碳壁超薄,仅有原子层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于硫化锌纳米结构的调控具参考价值,且基于此合成的超薄碳壁碳球用于钠金属电池负极材料时,超薄的碳壁利于钠的快速穿透及传输,且能实现对钠金属的纳米封装,从而有效限制钠金属沉积进而抑制钠枝晶产生,使该金属电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循环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