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90849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0910112399.1
申请日:2009-08-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青蟹的阶段式群体选育方法,涉及养殖青蟹优良品种的选育方法。提供一种青蟹的阶段式群体选育方法。选用不同来源的亲蟹群体6~11个,每个群体从中优选出活力强、身体特征正常,体重大于平均体重20%~25%的青蟹,作为备选亲蟹,选择压力V值为0.5~1,不同来源的雌蟹交配后分别养于不同促熟池中;在青蟹生长的蚤状幼期、仔蟹标粗期、商品蟹期及成熟期4个阶段进行优选。通过对青蟹多代的阶段式群体选育,优选出高产、稳产、优质的适合我国养殖环境的青蟹新品种;特别是选育出生长快速、抗逆性强的品种;此项技术适用不同规模的苗种场,操作简单、易行、见效快,选出的品种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和耐受性高,生长快,效益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773090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010116047.6
申请日:2010-02-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促进青蟹卵巢成熟和抱卵的方法,涉及一种青蟹养殖方法。提供一种促进青蟹卵巢成熟和抱卵的方法。配制红色素聚集激素溶液;每只青蟹至少注射1次红色素聚集激素溶液。根据青蟹生殖神经内分泌调控机理,特别是针对青蟹卵黄发生的中、晚期阶段和卵巢成熟期,根据青蟹的体重和发育阶段,应用红色素聚集激素有效促进青蟹卵巢成熟和抱卵的方法,建立了一种促进青蟹卵巢成熟和抱卵的方法,进一步完善了青蟹人工育苗技术。与现有的青蟹卵巢成熟和抱卵的调控方法相比,应用了神经内分泌因子的高效性,具有缩短卵巢成熟期、可以有计划地安排青蟹抱卵时序、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1142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210002270.7
申请日:2012-01-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拟穴青蟹苗种的淡化方法,涉及青蟹的养殖方法。提供一种可增强青蟹苗种对低盐度养殖区的适应性,提高养殖存活率,操作简易,易于推广应用的拟穴青蟹苗种的淡化方法。选择大眼幼体;对大眼幼体进行盐度突变。经过1~2次盐度突变,将大眼幼体培育至第一期仔蟹时,可以成功地适应4‰~10‰的低盐环境。在淡化过程不影响苗种的存活率,操作简易,易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181535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68886.X
申请日:2011-03-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拟穴青蟹微卫星DNA标记及其筛选方法。涉及DNA分子标记技术,提供拟穴青蟹微卫星DNA标记及其筛选方法。所述拟穴青蟹微卫星DNA标记可编号为A508,筛选方法为:构建拟穴青蟹微卫星富集文库,挑选单克隆并进行测序;使用微卫星DNA位点查找软件获得含有拟穴青蟹微卫星序列的阳性克隆,确定拟穴青蟹微卫星DNA标记。A508微卫星标记可用于拟穴青蟹遗传结构分析、种质资源保护及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其重复性良好,是一种可靠有效的分子标记。获得的拟穴青蟹微卫星DNA标记为拟穴青蟹的遗传结构分析、种质资源保护及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等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1627737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910112401.5
申请日:2009-08-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青蟹家系的建立和良种选育方法,涉及一种青蟹品种的选育。提供一种青蟹家系的建立和良种选育方法。在养殖青蟹中优选出活力强、身体特征正常、体重大于平均体重20%~25%的个体作为备选亲蟹,按一只雄蟹与两只雌蟹交配的原则,将所选一只雄蟹先后与两只雌蟹交配,两只雌蟹所产后代为同父异母半同胞家系,每只雌蟹所产后代为同父同母全同胞家系;交配后的雌蟹养殖于一个促熟池中,抱卵后移至抱卵蟹池,临孵化前移入孵化桶,选出抱卵量大孵化率高的个体作为备选家系,自育苗至养成,每一只青蟹的后代都分别饲养,建立家系,养殖期间不断淘汰,剩余家系作为下一代选育的基本家系;在青蟹生长的仔蟹期、商品蟹期和成熟期分别进行优选。
-
公开(公告)号:CN101185423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009874.3
申请日:2007-11-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青蟹网箱育膏方法,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方法。提供一种青蟹存活率与增重率高、生产成本低、养殖底质不会恶化、操作与收获方便,可提高青蟹养殖的生产效益和市场效益的青蟹网箱育膏方法。青蟹存活率和增重率高达95%以上,增重率15%左右,达到了提高青蟹养殖质量和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网箱底部放置遮蔽物,网箱上方开口用网片覆盖、绑紧,5~10个网箱一组并排放入水中,网箱半潜或沉入水中。育膏措施:(1)选择附肢齐全、已经交配过的雌蟹按刚交配的雌蟹和已交配一个月的雌蟹分类放养;(2)雌蟹放养密度5~10只/m2;(3)日投饲量小杂鱼虾投喂控制在青蟹总体重的5%~12%;低值带壳贝类控制在青蟹总体重的20%~35%。
-
公开(公告)号:CN101040606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710008829.6
申请日:2007-04-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青蟹仔蟹培育池及培育方法,涉及一种青蟹养殖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特殊设施提高青蟹仔蟹存活率并方便仔蟹出苗销售的方法。提供一种能提高仔蟹存活率和方便蟹苗出售的青蟹仔蟹培育池及培育方法。设主池体和纳苗池,主池体底部具有沿排水口倾斜的坡度,主池体底部铺有泥沙层。泥沙层上设有至少1条凹沟,凹沟从主池体底部高处延伸向低处并汇总到排水口。纳苗池设于主池体排水口外下方。纳苗池内设网箱。水的比重为1.006~1.015,仔蟹培育密度为2000~3000尾/m2;每天换水;饲料为鱼浆、贝肉、对虾饲料、鳗鱼饲料等,每日投喂至少4次,投喂量为仔蟹体重的2~3倍;整个培育过程连续充气。
-
公开(公告)号:CN106234280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96019.8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叶海辉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秋冬季红膏蟹培育方法,涉及青蟹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已经交配过的雌蟹作为培育对象;2)用橡皮筋套住青蟹螯足的指节,使得青蟹相互之间不发生攻击残杀;3)在室内养殖池培育,增加光照时间,调节昼夜光周期。可以利用面积较小的对虾、鱼类等室内养殖池进行青蟹育膏,不需要添加其他设施,养殖资金投资少。容易被养殖户掌握,实用性强,操作容易,可达到提高养殖效益,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同期可缩短红膏发育时间20~30天。简便易行,成本低廉,能够缩短青蟹发育时间15天以上,增加养殖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996365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69291.3
申请日:2015-08-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7/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Abstract: 海洋观赏鱼类开口饵料拟矮隆哲水蚤的筛选及培养方法,涉及生物饵料培养。利用500~1000L的玻璃钢或聚碳酸树脂水槽作为培养容器,在室内培养,海水温度22~28℃,盐度25~30‰,光照700~1000勒克斯,光周期12L:12D,保持微充气;每天混合投喂不同微藻,接种时,每天混合投喂等鞭金藻(30,000个细胞/mL)和扁藻(3000个细胞/mL);中期增加投喂巴夫藻(40,000个细胞/mL);当拟矮隆哲水蚤的培养密度达3,000个体/L时,饵料数量为中期的两倍;每天虹吸出残饵粪便,同时收集部分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作为海水观赏鱼的开口饵料,并添加需要的藻类;连续培养1个月后进行一次大换水。
-
公开(公告)号:CN101990849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910112399.1
申请日:2009-08-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青蟹的阶段式群体选育方法,涉及养殖青蟹优良品种的选育方法。提供一种青蟹的阶段式群体选育方法。选用不同来源的亲蟹群体6~11个,每个群体从中优选出活力强、身体特征正常,体重大于平均体重20%~25%的青蟹,作为备选亲蟹,选择压力V值为0.5~1,不同来源的雌蟹交配后分别养于不同促熟池中;在青蟹生长的蚤状幼期、仔蟹标粗期、商品蟹期及成熟期4个阶段进行优选。通过对青蟹多代的阶段式群体选育,优选出高产、稳产、优质的适合我国养殖环境的青蟹新品种;特别是选育出生长快速、抗逆性强的品种;此项技术适用不同规模的苗种场,操作简单、易行、见效快,选出的品种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和耐受性高,生长快,效益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