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35192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0992588.3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容量损失的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电解液。正极材料化学式为Li(9x+2y+z)MnyMezO(3y+z)N2xX3x(xLi9N2X3·yLi2MnO3·zA),具有性能稳定、材料表面残存少、脱锂容量高等特点。正极材料制备步骤包括:将金属盐和锰的化合物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合成前驱体,依次经热处理、破碎,再经多次配锂多段位烧结形成正极材料。正极材料的制备工艺简便,通过多次配锂烧结,使Li3N嵌入材料晶格内部,Li9N2X3与基底材料形成共熔体,进一步减少表面残存,提升材料储存及循环性能,使组分性能互补、协同共存,使制备出的正极材料具有脱锂容量高、容量损失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66645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02351.8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补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及其补锂方法,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通过在补锂原料的表面包覆弱极性有机溶剂得到补锂材料,提高了补锂材料的空气稳定性差,并有效避免引入补锂材料带来的副作用。本发明还涉及含有该补锂材料的电池的补锂方法,包括:根据补锂材料的首圈充电曲线生成多个脱锂充电平台,根据该脱锂充电平台对电池进行阶梯多平台充电,最大限度地使补锂材料中的锂离子高效脱出,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补锂容量,提升电池体系的整体性能。该方法实施见简单、通用性极强、能够适用于多种补锂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735192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92588.3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容量损失的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电解液。正极材料化学式为Li(9x+2y+z)MnyMezO(3y+z)N2xX3x(xLi9N2X3·yLi2MnO3·zA),具有性能稳定、材料表面残存少、脱锂容量高等特点。正极材料制备步骤包括:将金属盐和锰的化合物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合成前驱体,依次经热处理、破碎,再经多次配锂多段位烧结形成正极材料。正极材料的制备工艺简便,通过多次配锂烧结,使Li3N嵌入材料晶格内部,Li9N2X3与基底材料形成共熔体,进一步减少表面残存,提升材料储存及循环性能,使组分性能互补、协同共存,使制备出的正极材料具有脱锂容量高、容量损失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5399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009043.6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G53/00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化学式为LiNi(1‑x)MexO,其中x为10‑6~10‑1,Me为除Li和Ni之外的第三金属,该预锂材料具有纯度高、致密度高以及脱锂容量高等特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预锂材料的制备方法,选择镍盐和添加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煅烧、诱导环境、诱导化学物质及其组合诱发裂纹结构,得到前驱体,并与Li2O混合后烧结粉碎即可得到预锂材料,该方法中通过诱导环境或诱导化学物质的诱导作用,改变晶体结构并进一步扩大晶胞体积,促使锂离子能够更充分的与NiO反应从而减少偏析,提高预锂材料的纯度及致密度,进而提升脱锂容量,推动锂离子电池整体电容量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335398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192287.2
申请日:2021-02-18
Applicant: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该正极材料为核壳结构,包括核层和包覆在核层表面的壳层,核层是Nb改性的钴酸锂,在充放电过程中可有效解决颗粒破碎问题,并且可提高锂离子在钴酸锂内部扩散速率;壳层是含Nb的金属氧化物,具有立方相结构,有较高的锂离子电导率,可改善正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界面接触内阻大的问题,从而提高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正极和全固态锂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2397777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268171.4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 C01G25/00 , C01G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铌酸锂包覆双掺杂锂镧锆氧复合材料和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铌酸锂包覆双掺杂锂镧锆氧复合材料包括锂镧锆氧内核以及包覆于锂镧锆氧内核表面的铌酸锂层,所述锂镧锆氧内核的化学组成为Li7‑3xAxLa3Zr2‑yByO12,A为Al和/或Ga,B为W,0.1≤x≤1,0.1≤y≤1。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所得铌酸锂包覆双掺杂锂镧锆氧复合材料易于加工成固态电解质薄膜,在空气中稳定性高,能够显著提高全固态电池在空气中的电导率稳定性,极具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0933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80802.7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补锂材料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化锂钴氧化物合成补锂材料的方法和补锂材料及改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转化锂钴氧化物制备补锂材料的方法包括将锂钴氧化物盐酸溶液溶解以及蒸发结晶后得到固相产物;调整固相产物中的锂钴摩尔比得到锂钴混合固体粉末;将锂钴混合固体粉末置于真空度为0.001~10Pa的条件下进行高温高真空烧结,之后采用包括气态烃和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进行碳包覆钝化得到补锂材料。本发明提供的补锂材料具有高补锂容量以及良好的空气稳定性,可用于提供在电池充电过程中损失的锂离子,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239777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011268171.4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 C01G25/00 , C01G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铌酸锂包覆双掺杂锂镧锆氧复合材料和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铌酸锂包覆双掺杂锂镧锆氧复合材料包括锂镧锆氧内核以及包覆于锂镧锆氧内核表面的铌酸锂层,所述锂镧锆氧内核的化学组成为Li7‑3xAxLa3Zr2‑yByO12,A为Al和/或Ga,B为W,0.1≤x≤1,0.1≤y≤1。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所得铌酸锂包覆双掺杂锂镧锆氧复合材料易于加工成固态电解质薄膜,在空气中稳定性高,能够显著提高全固态电池在空气中的电导率稳定性,极具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6170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080795.0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G49/00 , H01M10/54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旧磷酸铁锂回收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由废弃磷酸铁锂制备富锂铁酸锂的方法及富锂铁酸锂和补锂材料及改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所述富锂铁酸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废弃磷酸铁锂依次进行除杂、盐酸溶液纯化、混合萃取剂萃取、有机相洗涤及反萃取、沉淀析锂铁、烘干煅烧和烧结,其中,混合萃取剂包括50~80wt%的磷酸三丁酯、10~40wt%的轻质石油以及1~10wt%的氯化钙溶液的混合萃取剂,通过各个处理步骤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对于废弃磷酸铁锂种锂、铁元素与锂元素的有效分离,得到高纯度的富锂铁酸锂,该富锂铁酸锂具有高不可逆容量,是一种优秀的补锂材料,产品附加值高,具有广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73519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92788.9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G53/00 , H01M4/62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电解液。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1‑x)MexO,x为10‑6~10‑1,Me为除Li和Ni之外的第三金属。该材料具有纯度高、致密度高以及脱锂容量高等特点。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选择镍盐和添加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煅烧、诱导环境、诱导化学物质及其组合诱发裂纹结构,得到前驱体,并与Li2O混合后烧结粉碎即可得到正极材料。通过诱导环境或诱导化学物质的诱导作用,改变晶体结构,形成裂纹,并进一步扩大晶胞体积,促使锂离子能够更充分地与NiO反应,减少偏析,提高预锂材料的纯度及致密度,提升脱锂容量,推动锂离子电池整体电容量的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