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95804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062940.4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正极极片及二次电池,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在正极集流体的至少一个表面的正极复合材料,正极复合材料包括石墨烯量子点和正极活性材料;石墨烯量子点附着在正极活性材料的颗粒表面,以及填充在相邻的正极活性材料的颗粒间的空间中;石墨烯量子点在正极极片中的重量百分比A、石墨烯量子点的片径分布宽度S2、正极活性材料的碳含量B、正极活性材料在正极极片中的重量占比C和正极活性材料的二次粒径分布宽度S1间满足下述关系式:0.5≤(100A+B*C*100)/S1+1/S2≤3。本申请能够显著改善二次电池的倍率性能和低温充放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13066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708620.1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涂碳铝箔及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极片,涂碳铝箔包括铝箔和涂覆在铝箔的至少一个表面的功能碳层,其特征在于,功能碳层包括石墨烯量子点和导电炭黑,石墨烯量子点分散于导电炭黑中;形成功能碳层的混合浆料中石墨烯量子点的重量百分比A和导电炭黑的重量百分比B,以及石墨烯量子点的挥发分X,导电炭黑的挥发分Y,石墨烯量子点的片径分布宽度S1和导电炭黑的二次粒径分布宽度S2间满足下述关系式:0.35≤100A*(1‑X)/S1+100B*(1‑Y)/S2≤5.5。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优化功能碳层的剥离力的同时,实现功能碳层优异的导电性,降低极片电阻和交流内阻,改善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08533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1451171.2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92/00 , C08F214/22 , C08K3/04 , C08K7/06 , C08L51/10 , H01B1/12 , H01B13/00 , H01M4/6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离子电池的导电复合材料、导电浆料及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将1‑20重量份的石墨烯加入含有分散剂的100‑1000重量份的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石墨烯分散液;在惰性气体气氛环境和预设压力条件下,向20‑100重量份的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20‑100重量份的偏氟乙烯单体、0.2‑1重量份的引发剂和0.01‑1重量份的pH调节剂,混合均匀,低温聚合反应一定时间,得到聚合产物;对聚合产物进行离心和干燥处理,得到聚偏氟乙烯/石墨烯导电复合材料。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导电复合材料和导电浆料的机械性能和电学性能,进而显著优化离子电池电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9721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17287.4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永安市凯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J27/24 , B01J35/45 , C01B32/159 , C01B32/16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碳纳米管的纳米碳催化剂、制备方法和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碳源、杂原子源、具有催化活性组分的金属盐和惰性材料内衬;将碳源、杂原子源和金属盐溶解于溶剂中,形成反应液;将反应液转移至惰性材料内衬中,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冷却后收集产物,得到纳米金属/碳催化剂粉体,纳米金属/碳催化剂粉体具有C‑X‑Me结构,其中,C表征碳元素,X表征杂原子元素,Me表征金属元素,C‑X‑Me结构是通过C‑X位点与金属纳米颗粒螯合形成的。本申请能够显著提升催化剂活性,抑制催化剂高温聚集和烧结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6031387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074002.4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密度高导电性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所述制备方法包括:S1,将FePO4、Li2CO3以及葡萄糖混合,在水介质中研磨、喷雾干燥、烧结;最后进行气流破碎形成粒径为1微米~5微米的第一尺寸颗粒,其中,且所述葡萄糖按总混合物质量的4%~7%;S2,将FePO4、Li2CO3以及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均匀混合,在水介质中研磨、喷雾干燥、烧结;最后进行气流破碎形成粒径为100纳米~400纳米的第二尺寸颗粒,其中,所述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按总混合物质量的0.1%~1%;S3,将所述第一尺寸颗粒与所述第二尺寸颗粒按照质量比为2:0.8~1.2的比例混合形成所述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15416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102352.9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4/66 , H01M4/13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和电子装置。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集流体上涂覆有包括多孔石墨烯和负极主材的负极复合材料,多孔石墨烯的片径分布参数、挥发分和在负极极片中的重量占比满足下述关系式:0.02≤A/(B*D)≤0.80;多孔石墨烯包覆在负极主材的表面;其中,A表征多孔石墨烯的重量占比,B表征多孔石墨烯的挥发分,D表征多孔石墨烯的片径分布参数。通过在负极极片的导电剂中增加了多孔石墨烯,以及将多孔石墨烯的片径分布参数、挥发分和在所述负极极片中的重量占比调整至满足上述关系,能够协同提高二次电池的电池性能,尤其是低温充放电性能、低温极化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03138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74002.4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密度高导电性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所述制备方法包括:S1,将FePO4、Li2CO3以及葡萄糖混合,在水介质中研磨、喷雾干燥、烧结;最后进行气流破碎形成粒径为1微米~5微米的第一尺寸颗粒,其中,且所述葡萄糖按总混合物质量的4%~7%;S2,将FePO4、Li2CO3以及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均匀混合,在水介质中研磨、喷雾干燥、烧结;最后进行气流破碎形成粒径为100纳米~400纳米的第二尺寸颗粒,其中,所述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按总混合物质量的0.1%~1%;S3,将所述第一尺寸颗粒与所述第二尺寸颗粒按照质量比为2:0.8~1.2的比例混合形成所述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62146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96383.2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剂、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对石墨烯进行插层改性后再表面接枝,使得石墨烯在导电剂基体中分散良好,并在石墨烯表面形成富氮的吡啶‑哒嗪共轭结构,该结构更有利于导电通道的形成,进一步提高其导电性,并降低电阻;而且该共轭结构能够促进其与电池中的活性金属离子络合,并避免了因高工作电压和高工作温度引起正极三元材料的金属离子溶出问题,能够大大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制得的石墨烯复合导电剂能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529580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62940.4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正极极片及二次电池,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在正极集流体的至少一个表面的正极复合材料,正极复合材料包括石墨烯量子点和正极活性材料;石墨烯量子点附着在正极活性材料的颗粒表面,以及填充在相邻的正极活性材料的颗粒间的空间中;石墨烯量子点在正极极片中的重量百分比A、石墨烯量子点的片径分布宽度S2、正极活性材料的碳含量B、正极活性材料在正极极片中的重量占比C和正极活性材料的二次粒径分布宽度S1间满足下述关系式:0.5≤(100A+B*C*100)/S1+1/S2≤3。本申请能够显著改善二次电池的倍率性能和低温充放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79945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1536693.7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136 ,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及二次电池,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在正极集流体的表面上的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活性材料包括磷酸铁锂和单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分散于正极极片的磷酸铁锂中,部分单壁碳纳米管附着于磷酸铁锂的颗粒表面;单壁碳纳米管的重量占比A,正极极片中单壁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BET和单壁碳纳米管的管长分布宽度D满足下述关系式:1.8≤100A*BET/D≤23.5;单壁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BET的单位为m2/g,其中,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的重量占比A是指所述单壁碳纳米管在去除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正极极片部分中所占的重量占比。本申请能够显著改善放电效能并降低温升,提高电芯安全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