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用冲击吸收部件及手表

    公开(公告)号:CN102200754A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110073220.3

    申请日:2011-03-22

    Inventor: 新藤孝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4B43/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表用冲击吸收部件及手表。在手表壳体的侧部设有一对表带,并且在上述侧部避开上述一对表带地设有操作部件,且在上述手表壳体的背面安装有后盖的手表用软质树脂制冲击吸收部件中,上述冲击吸收部件具有包围上述手表壳体且比上述手表壳体的上表面更突出的周侧部、以及安装有上述后盖的底部,在上述周侧部上设有上述表带插入的表带孔以及上述操作部件对应的操作孔。因此,即使受到从高处落下等而产生的强烈的冲击,也能够良好地吸收该冲击。

    表带及手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83474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168750.6

    申请日:2011-06-17

    Inventor: 新藤孝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带及手表,即使受到落下等的冲击,卡扣也不从带主体脱落。在带主体(7)的前端部(7b)设置一对安装部(8),利用连接管(15)在该一对安装部之间连接卡定部件(12)的连接套管(13)。在该一对安装部以夹住该一对安装部的方式配置卡扣(10)的臂部(10b),在该状态下螺钉部件(16)的螺纹部(16b)螺纹安装于卡扣的一对臂部的螺纹孔(11)上,且螺钉部件的轴部(16c)插入到连接管内,在带主体上安装卡扣。以即使由于从高处的落下等,卡扣受到强的冲击而被张开,轴部(16c)也不从连接管(15)内拔出的方式,螺纹安装于卡扣上的螺钉部件的轴部(16c)插入连接管(15)内。

    表带及手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83474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110168750.6

    申请日:2011-06-17

    Inventor: 新藤孝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带及手表,即使受到落下等的冲击,卡扣也不从带主体脱落。在带主体(7)的前端部(7b)设置一对安装部(8),利用连接管(15)在该一对安装部之间连接卡定部件(12)的连接套管(13)。在该一对安装部以夹住该一对安装部的方式配置卡扣(10)的臂部(10b),在该状态下螺钉部件(16)的螺纹部(16b)螺纹安装于卡扣的一对臂部的螺纹孔(11)上,且螺钉部件的轴部(16c)插入到连接管内,在带主体上安装卡扣。以即使由于从高处的落下等,卡扣受到强的冲击而被张开,轴部(16c)也不从连接管(15)内拔出的方式,螺纹安装于卡扣上的螺钉部件的轴部(16c)插入连接管(15)内。

    手表用冲击吸收部件及手表

    公开(公告)号:CN102200754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10073220.3

    申请日:2011-03-22

    Inventor: 新藤孝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4B43/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表用冲击吸收部件及手表。在手表壳体的侧部设有一对表带,并且在上述侧部避开上述一对表带地设有操作部件,且在上述手表壳体的背面安装有后盖的手表用软质树脂制冲击吸收部件中,上述冲击吸收部件具有包围上述手表壳体且比上述手表壳体的上表面更突出的周侧部、以及安装有上述后盖的底部,在上述周侧部上设有上述表带插入的表带孔以及上述操作部件对应的操作孔。因此,即使受到从高处落下等而产生的强烈的冲击,也能够良好地吸收该冲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