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96944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308644.2
申请日:2013-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细胞转染的电穿孔芯片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电穿孔芯片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表面的三维电极;其中,所述三维电极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为顶面,朝向所述基板的表面为底面,位于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表面为侧面;所述侧面与所述顶面之间为弧面连接。所述电穿孔芯片采用厚度较大的三维电极,其相对于传统的二维电极,在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上的厚度较大,使得电场的分布区域更大,有利于提高细胞的转染效率;且所述三维电极的底面与侧面之间为弧面连接,避免了由于电极存在棱角而导致的尖端效应,使得电场的均匀性较好,确保了细胞的存活率,进一步提高了细胞的转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396944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08644.2
申请日:2013-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细胞转染的电穿孔芯片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电穿孔芯片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表面的三维电极;其中,所述三维电极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为顶面,朝向所述基板的表面为底面,位于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表面为侧面;所述侧面与所述顶面之间为弧面连接。所述电穿孔芯片采用厚度较大的三维电极,其相对于传统的二维电极,在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上的厚度较大,使得电场的分布区域更大,有利于提高细胞的转染效率;且所述三维电极的底面与侧面之间为弧面连接,避免了由于电极存在棱角而导致的尖端效应,使得电场的均匀性较好,确保了细胞的存活率,进一步提高了细胞的转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320319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81908.X
申请日:2013-07-05
IPC: C12M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选择性高通量电穿孔装置。所述电穿孔装置包括一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处设有1对电极,所述电极与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导线相连接;所述电极可单点选通。本发明提供的电穿孔装置可按照PCB制作方法制作得到。本发明提供的电穿孔装置可用于对细胞进行电穿孔,如对动物细胞或细菌进行电穿孔。使用时,电穿孔脉冲由所述通孔位置处的电极施加到悬在通孔内的电穿孔体系中。本发明说述的电穿孔装置可由PCB工艺制作,技术成熟,成本低,可批量生产。以PCB工艺制作的电穿孔装置可与基于PCB的电路控制系统无缝连接,有利于实现高通量、自动化的基于电穿孔的基因功能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02951605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518479.9
申请日:2012-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模具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预制作的微流控芯片的图案打印在纸张上,则油墨在所述纸张上形成所述微流控芯片的图案;(2)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纸张与溶剂接触,然后将所述纸张与溶剂分离,则所述溶剂在所述图案上形成凸结构,即得到所述纸张为基底、所述溶剂形成的凸结构的微流控芯片模具;所述纸张与油墨具有相反的亲疏水特性,且所述溶剂与所述油墨具有相反的亲疏水特性。本发明将纸张打印应用于微流控芯片模具制作,便于微流控芯片的批量化生产。模具的凸起结构是由液体形成,所形成的结构表面光滑,平整度良好。加工成本极低,无需特殊的加工设备,便于推广普及。
-
公开(公告)号:CN11459181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02694.3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反应芯片及离心式微流控系统,生物反应芯片包括:反应主体,反应主体内分别设置有裂解结合腔、清洗腔及洗脱腔,反应主体上开设有与裂解结合腔连通的加液口,以加注样本;与反应主体可滑移且密封连接的磁珠转移板,磁珠转移板能够带动磁珠转移腔分别移动至与裂解结合腔、清洗腔及洗脱腔的连通处,以使得磁珠转移板能够在磁力作用下,将裂解结合腔内的磁珠吸附至磁珠转移腔内,以清洗磁珠转移腔内的磁珠,以及洗脱磁珠转移腔内的磁珠。本发明通过设置磁珠转移板滑移实现将磁珠分别转运至裂解结合腔、清洗腔及洗脱腔来实现各个步骤的进行,便于实现磁珠的转移控制,且核酸的提取通过磁珠实现,降低了芯片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226358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435583.2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酸分析卡盒和核酸分析设备,核酸分析卡盒包括:卡盒本体和设置在卡盒本体上且能够沿设定方向移动的硅胶膜转移部件;卡盒本体设置有储液腔、辅助储液腔、检测结构、均与储液腔连通的加样通道和排气通道,储液腔至少为两个且沿设定方向依次分布,辅助储液腔与储液腔一一对应,沿设定方向位于最后的辅助储液腔能够与检测结构连通;储液腔所在面和辅助储液腔所在面均与硅胶膜转移部件密封连接,硅胶膜转移部件沿设定方向移动能够使硅胶膜依次连通每个储液腔和与其对应的辅助储液腔。上述核酸分析卡盒能够采用硅胶膜法进行核酸全集成自动化分析,有利于促进分子诊断技术的普及。
-
公开(公告)号:CN108380250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0168040.5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转动板,转动板上设有托盘;芯片,芯片设于托盘内,芯片包括相互连通的加样腔、反应腔和储液腔,加样腔与反应腔之间设有第一连通管道、储液腔与反应腔之间设有第二连通管道;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转动板绕第一转轴转动并带动托盘同步转动;第二驱动电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协同控制芯片内流体的流动方向,加样腔、反应腔和储液腔相对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位置不同受到离心力大小和方向不同,从而实现分步向加样腔内加样品和反应物,满足检测和分析项目的需要,提高了检测和分析的效率和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84328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56152.3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心式微流控系统的侧向流免疫检测系统,其中,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包括离心式微流控芯片,包括:侧向流免疫反应膜,用于连通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上游反应腔体和下游反应腔体,并通过调控离心转速调节液体流经侧向流免疫反应膜的流速;侧向流免疫检测芯片,侧向流免疫检测芯片由加样腔室、反应腔室、侧向流反应膜管道、废液池和微管道组成,用于对目标样本进行预设样本处理和检测目标样本的处理过程;离心式操控装置,用于对侧向流免疫检测芯片进行转速调节、定位和成像。该侧向流免疫检测系统将侧向流免疫检测技术和离心式微流控技术集成在一起能实现样品体积、反应液流速可调可控的侧向流免疫检测,实现更高的检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68040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990282.4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多指标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反应底物加入微流控芯片的各个反应腔单元中;B)使用密封溶液将反应底物完全覆盖,然后去除溶剂,形成密封层;所述密封溶液包括石蜡、司盘80和常温下呈液态的烷烃;C)通过胶粘或热封等方式密封微流控芯片管道和反应腔单元,并通过微流控芯片的加样孔注入反应样品试剂;D)密封微流控芯片的加样孔和排气孔,通过热压阻断各个反应腔单元之间的流体通道;E)加热微流控芯片使密封层熔化,使反应底物与反应样品试剂接触进行反应,完成检测。而本发明由于石蜡完全覆盖了固体试剂,避免了各个反应腔之间固体试剂的交叉污染,这样整个芯片的设计就极为简单,灵活可拓展。
-
公开(公告)号:CN11332498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0667768.4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式微流控检测装置和离心式微流控检测系统,离心式微流控检测装置包括:供电模块,控制模块,转动模块,裂解模块,加热模块,成像检测模块,可视化颜色检测模块,以及芯片托盘;其中,成像检测模块能够对芯片的试纸条腔进行成像检测,可视化颜色检测模块能够对芯片的反应腔进行颜色检测和吸光度检测。上述离心式微流控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成像检测模块,能够实现成像检测;通过可视化颜色检测模块,既能实现颜色检测、也能实现吸光度检测。因此,上述离心式微流控检测装置能够同时实现两种光学检测,较现有技术仅能实现一种光学检测相比,有效提高了通用性;也能够同时实现免疫检测和核酸检测,提高了检测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