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直流断路器运行状态推衍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4110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589636.4

    申请日:2021-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直流断路器运行状态推衍方法和系统,包括:采集高压直流断路器的特征子集中各特征参数的特征值;基于所述特征值,分别计算高压直流断路器特征参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和自增减趋势矩阵;利用所述相关系数矩阵和自增减趋势矩阵,对高压直流断路器运行状态进行推衍;其中,所述高压直流断路器的特征子集,是基于最大相关原则、最小冗余原则、多准则赋权排序算法和关联算法,对高压直流断路器的初始特征量集合中的特征参量进行筛选得到的。本发明为运行人员及时了解高压直流断路器运行状态、捕捉高压直流断路器早期缺陷、科学制定状态检修计划提供数据支撑,为高压直流断路器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和可靠性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种桥臂电流二倍频分量的抑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4192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339121.9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桥臂电流二倍频分量的抑制方法和装置,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基波电流有效值和桥臂电流的直流分量确定桥臂电流的二倍频分量的参考值;基于所述桥臂电流的二倍频分量的参考值确定桥臂电压的参考值;基于所述桥臂电压的参考值,采用调制算法输出触发脉冲信号;触发脉冲信号用于抑制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中桥臂电流的二倍频分量。本申请通过桥臂电流的二倍频分量的参考值实现桥臂电流的二倍频分量的抑制,同时实现了桥臂电流的二倍频分量重构,在不增加桥臂电流的有效值的基础上,降低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从而减小了MMC的损耗。

    一种直流线路单端测距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646136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304676.8

    申请日:2018-0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测距方法及系统,采集直流输电线路侧耦合电容器中性点电流,包括故障极及非故障极线路;通过对故障极/非故障极线路中性点电流的时域积分提取定时窗内的两极线路的暂态电压波形;通过小波变换提取两极暂态电压波形的小波互相关序列;根据两极小波互相关序列识别出故障点/线路对端反射波;根据幅值及极性最终判定故障点/线路对端反射波类型,利用故障点/线路对端反射波结合行波波速确定故障点到测量端换流站的距离。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直流输电系统的信号谐振以及系统杂波对直流输电线路单端行波测距方法的干扰问题。

    一种直流线路单端测距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64613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1810304676.8

    申请日:2018-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测距方法及系统,采集直流输电线路侧耦合电容器中性点电流,包括故障极及非故障极线路;通过对故障极/非故障极线路中性点电流的时域积分提取定时窗内的两极线路的暂态电压波形;通过小波变换提取两极暂态电压波形的小波互相关序列;根据两极小波互相关序列识别出故障点/线路对端反射波;根据幅值及极性最终判定故障点/线路对端反射波类型,利用故障点/线路对端反射波结合行波波速确定故障点到测量端换流站的距离。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直流输电系统的信号谐振以及系统杂波对直流输电线路单端行波测距方法的干扰问题。

    一种高适应性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344923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1810051826.9

    申请日:2018-0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适应性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包括:提取输电线路故障后的三相电流,对所述三相电流进行模量变换得到线模量;对线模量进行多尺度变换,定位输电线路两端的故障初始时刻;根据输电线路两端的故障初始时刻计算时延;根据小波变换尺度和所述时延确定输电线路两端的正向互相关序列和反向互相关序列;根据输电线路两端的正向互相关序列和反向互相关序列识别故障点反射波和/或母线反射波;根据识别出的故障点反射波和/或母线反射波进行故障测距计算。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线路两端数据的时频相关性提高故障点/母线反射波的识别成功率,在此基础上对线路长度、授时误差进行修正,提高了故障测距的适应性及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