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气管插管的呼吸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075950U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21013588.0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一次性气管插管的呼吸器装置,其中气囊上开口连于氧管,其下开口连于连接管,连接管端部分别设有连接孔、出气孔,连接孔通过导管连于气管插管,出气孔置空;连接管内设有入口阀,出气孔内设有出口阀,入口阀、出口阀皆由多个多个扇形弹性片环绕贴合组成,多个扇形弹性片环绕成锥形漏斗体,入口阀的锥形尖端朝向于连接管管体内部,出口阀锥形尖端朝向外界。利用气囊随患者自主呼吸收缩、舒张,便于观察患者自主呼吸的恢复,入口阀、出口阀的单向截止功能能为吸气、呼气提供不同的气流路径,从而避免二氧化碳蓄积,可确保二氧化碳及外界空气不会污染氧源,患者吸入的氧浓度可达99%,从而改善呼吸功能,实现效果显著的术后恢复治理。

    一种足部敷贴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744804U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21509600.7

    申请日:2022-06-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足部敷贴,包括贴合部、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贴合部的一面内凹形成放置槽,放置槽用于放置吴茱萸敷包,放置槽的位置与足部涌泉穴位置对应,贴合部相对的两端连接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弯折部及第一连接部,第一弯折部的一端连接贴合部,第一弯折部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部,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弯折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二弯折部的一端连接贴合部,第二弯折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用于围合小腿。通过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患者腿部,此时,放置槽内的吴茱萸敷包可对应敷贴至患者足部的涌泉穴,可刺激穴位,温养阳气,使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进而预防低体温。

    一种胸腔引流装置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222479U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20417715.7

    申请日:2022-03-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引流管及连接管,引流管包括第一引流管及第二引流管,第一引流管与第二引流管之间连接限流装置,第二引流管远离限流装置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引流瓶,限流装置上设置固定装置,限流装置包括限流座及隔档机构,限流座内部中空,形成限流腔,第一引流管及第二引流管与限流腔连通,隔档机构滑动连接于限流腔内,以限制第一引流管与第二引流管之间的连通。第一引流管与第二引流管之间通过限流装置连通,在限流座内设置隔档机构,通过隔档机构的滑动连接,实现限流腔的开闭,进而限制第一引流管与第二引流管之间的连通,替代了手工捏管等不稳定的开闭管方式,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

    一种桡动脉加压器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183934U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23356743.1

    申请日:2022-1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桡动脉加压器,包括支撑板、固定组件及加压组件,支撑板相对的两端设置固定组件,以将桡动脉加压器固定于手腕处,加压组件包括加压杆、调节管及加压块,支撑板上开设加压孔,支撑板的顶面连接调节管,调节管与加压孔连通,调节管内套接加压杆,加压杆的一端穿过加压孔,并连接加压块,调节管上开设自上而下均匀分布的若干个调节槽,加压杆的外侧壁弹性连接调节块,调节块与调节槽的位置对应。通过固定组件将桡动脉加压器固定于手腕处后,按压加压杆,通过将调节块插接于不同的调节槽内,可调节加压块的下压深度,进而调节加压块所施加的压力,其操作简单,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压力把控,有效的对穿刺处进行压迫止血。

    一种便携式供氧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022783U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23544973.0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供氧装置,包括承载盘及供氧包,承载盘的一面内凹形成容纳槽,供氧包可拆卸的连接于容纳槽内,容纳槽内设置第一加压板及第二加压板,第一加压板及第二加压板位于供氧包相对的两端,承载盘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推动机构及第二推动机构,第一推动机构连接第一加压板,且第二推动机构连接第二加压板,以使第一加压板及第二加压板相向移动。在需要使用供氧包时,将供氧包置于容纳槽内,通过第一推动机构及第二推动机构分别推动第一加压板及第二加压板,使第一加压板及第二加压板分别挤压供氧包相对的两端,提供供氧包的出氧压力,无需手动对供氧包进行按压,有效的减少了不必要的按压工作,节省了人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