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牙老年人导管固定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2480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41665.1

    申请日:2023-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无牙老年人导管固定器;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包括外贴片和外管,外贴片为中部向外凸出的长方形,外管内端与外贴片中部一体成型,且外贴片对应外管处开设第一通孔,固定座整体呈截面为T形的结构;固定座内侧设有截面为T形的支撑件,支撑件包括前侧的呈环形的支撑体和导管固定管,导管固定管与支撑体同心设置且一体成型,固定座两侧还设有将整个装置固定与患者面部的固定带,两根固定带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导管固定管内设有将气管导管固定的夹紧结构;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不适以及对口腔黏膜的损伤,通过支撑体对患者嘴部的填充封闭确保气管供气效果,同时对气管导管进行稳定支撑,确保手术的进行。

    一种麻醉或手术穿刺用固定器

    公开(公告)号:CN11269087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1604906.6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麻醉或手术穿刺用固定器,包括移动操作台、穿刺针夹持装置和两组高度调节装置;每组高度调节装置均包括安装板、两个齿轮和两个支撑脚;每个支撑脚均包括转动杆和可伸缩杆;安装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两个架板,每个转动杆均通过第一转轴与每两个架板转动连接,并通过齿轮传动同步转动;移动操作台通过两个连接轴架设在两个高度调节装置之间,移动操作台包括移动台和两个底板;两个连接轴均穿过移动台,移动台通过移动装置驱动在连接轴上移动;两个底板通过升降装置架设在移动台的下方,并驱动上下移动;穿刺针夹持装置包括两个螺套和两个第一螺杆。该装置能够定位并固定穿刺针的位置,避免产生晃动,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一种桡动脉穿刺用臂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74654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311801.5

    申请日:2020-04-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桡动脉穿刺用臂托装置,包括第一托盘,所述第一托盘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托盘,所述第一托盘与所述第二托盘的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托盘的底部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远离所述第一托盘的一端安装有双肩背带;需要对患者进行桡动脉穿刺手术时,先把卡板放置在患者前胸上方,再把卡板连接的双肩背带背负在患者的肩膀上,通过这样使卡板固定在患者的前胸上,然后使第二托盘在旋转轴的配合下与第一托盘保持在同一水平线,接着患者可以把手臂放置在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上,通过这样可以使手臂进行承托,避免了在桡动脉穿刺过程中手部产生酸痛感,增加了患者在桡动脉穿刺时舒适感。

    一种用于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的增强显影穿刺针

    公开(公告)号:CN112914697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337825.2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的增强显影穿刺针,包括外针,外针的一端开设有刃口,外针的另一端固接有针座,外针包括外壳,外壳内偏心固定有内壳,内壳与外壳之固定连接有封盖,内壳与外壳之间设有空腔,空腔内填充有气体,内壳的外壁靠近刃口的一端周向阵列开设有若干反射槽,内壳内可拆卸连接有内针,内针的长度大于外针与针座的长度和。本发明通过在空腔内填充对超声波反射率高的气体,在内壳表面开设反射槽,提高了对超声波的反射率,在在超声下显影更清楚,减少穿刺针误伤周围脏器的几率,提高穿刺给药的精准度,提高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设置内针,可用于穿刺取样和进行微创手术,增加了穿刺针的适用范围。

    一种新型精准醒麻药智能注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27017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01254.5

    申请日:2021-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麻药注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精准醒麻药智能注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盛药装置,盛药装置的外侧套设有移动卡位装置,盛药装置的一端设有注射头,盛药装置的内部设有按压装置;盛药装置包括呈管状的盛药管,盛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盛药管的外侧壁左右对称开设有插入口,插入口一侧的盛药管外侧壁沿着盛药管长度的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齿牙,移动卡位装置包括移动架,移动架的外侧的一端左右对称设有移动啮合装置,远离移动啮合装置的移动架一侧设有刺入装置。本发明主要解决在对麻药注射时,无法准确的控制注射的麻药的量,从而导致病人术后昏迷时间过长的问题。

    一种麻醉或手术穿刺用固定器

    公开(公告)号:CN112690877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604906.6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麻醉或手术穿刺用固定器,包括移动操作台、穿刺针夹持装置和两组高度调节装置;每组高度调节装置均包括安装板、两个齿轮和两个支撑脚;每个支撑脚均包括转动杆和可伸缩杆;安装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两个架板,每个转动杆均通过第一转轴与每两个架板转动连接,并通过齿轮传动同步转动;移动操作台通过两个连接轴架设在两个高度调节装置之间,移动操作台包括移动台和两个底板;两个连接轴均穿过移动台,移动台通过移动装置驱动在连接轴上移动;两个底板通过升降装置架设在移动台的下方,并驱动上下移动;穿刺针夹持装置包括两个螺套和两个第一螺杆。该装置能够定位并固定穿刺针的位置,避免产生晃动,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一种超声引导穿刺用的无线浅表组织超声探头

    公开(公告)号:CN11156846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07266.6

    申请日:2020-04-17

    Abstract: 一种超声引导穿刺用的无线浅表组织超声探头,包括底板,底板通过固定安装于底面四角的支腿放置在病床或手术台面上,底板顶面两侧分别纵向开设有第一透槽,底板上方设有弓形支架,弓形支架向上拱起且两端分别通过滑块导轨结构与对应的第一透槽滑动配合。本发明通过巧妙的联动结构使得医生仅凭单手便可完成超声探头的移动、锁止以及补充耦合液的操作,医生可以在保持超声探头位置不变、另一只手始终抓握穿刺设备的前提下随时腾出原本握持超声探头的手来专心进行穿刺作业或完成其他操作,大大减轻了医生的作业难度和体力负担。

    一种新型体位转换头部固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771202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62514.X

    申请日:2019-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体位转换头部固定系统,包括支撑框、上网框、头部支套,所述支撑框一侧设置有中心轴孔,所述中心轴孔内设置有转动轴,所述支撑框远离所述转动轴一侧设置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上方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支撑框内设置有所述上网框,所述上网框下方设置有下网框,所述上网框内设置有支撑网,所述上网框前面设置有固定钩锁,所述上网框一侧设置有固定槽。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带有支撑网的上网框和下网框将病人躯体部分夹紧固定,方便将病人躯体部分整体翻转,同时利用带球铰结构的头部支套固定病人头部,方便将病人头部单独灵活转动,并且将万向支杆固定在麻醉机上,减少了辅助支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一种多功能精准醒麻醉智能医疗护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7049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11614347.7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精准醒麻醉智能医疗护理装置。其包括醒麻醉护理机构,所述醒麻醉护理机构至少包括:体部醒麻醉装置,所述体部醒麻醉装置包括上固定架、导轨板、导轨板卡夹、导向丝杆、导向电机、导向环和醒麻醉组件,所述醒麻醉组件包括卡板和内凹口,所述内凹口用于对患者胳膊处位置的精准贴合注射麻醉剂;体部循环活动装置,所述体部循环活动装置包括下固定架和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固定环有底弹簧、固定柱、固定柱卡夹、内滑轮、活动凸轮、从动杆和轴撑杆。本发明通过体部醒麻醉装置可使得对于患者的胳膊进行精准注射形麻醉药剂,经过体部循环活动装置可对于患者混淆康复活动训练。

    一种七氟烷缺血再灌注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3786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0828061.2

    申请日:2020-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七氟烷缺血再灌注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七氟烷储存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七氟烷储存罐的出口端贯通连接有鼓气泵,所述鼓气泵的一端贯通连接有气血混合装置,还包括进血口和出血口,所述进血口与气血混合装置贯通连接,所述气血混合装置的一端贯通连接有器官托盘,所述七氟烷储存罐的底部开设有入口端,且入口端贯通连接有气血分离装置,所述气血分离装置的一端与出血口贯通连接,所述气血分离装置的一端与器官托盘贯通连接,所述气血分离装置与器官托盘之间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气血混合装置与器官托盘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器官托盘的两端设置有吸收促进装置,本发明,具有避免再灌注损伤和吸收效果强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