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亚硅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8273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972772.1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亚硅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制备方法是:以表面均匀负载了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MO)的片状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添加剂,直接与氧化亚硅活性材料、导电剂以及粘结剂在特定溶剂中搅拌形成浆料,均匀涂敷于铜箔后,经干燥得到氧化亚硅负极极片。本发明制备的氧化亚硅负极极片在组装成扣电后表现出优良的性能,首次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均得到很大的提升。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67063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11244368.4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将一定质量比的硅基负极材料、导电剂、粘结剂以及改性添加剂与一定试剂充分混合形成泥浆状物质,改性添加剂为有机小分子,该有机小分子至少含有氨基或羧基官能团的一种,且摩尔质量小于210g/mol;然后将其均匀涂覆在铜箔表面,并分别在50℃‑80℃干燥20min‑60min以及100℃‑140℃真空干燥8h‑20h得到硅基负极极片。本发明所公开的硅基负极极片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的优点,且所制备的极片组装成电池后,展现出高比容量、良好的首次库伦效率以及优异的循环性能,适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

    一种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的硫化铅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33898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695478.5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的硫化铅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合成方法是:以水溶液沉淀法合成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微米/亚微米级铅源,然后将其与有机试剂反应形成铅前驱体,在氮气保护气氛下,将溶解在油胺中的单质硫快速注入一定温度下的铅前驱体溶液中,控制反应参数得到掺杂过渡金属元素的硫化铅胶体量子点原液,离心去除杂质后纯化得到掺杂过渡金属元素的硫化铅胶体量子点。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控,制备的量子点光学性能可调、稳定性好、荧光量子产率高,可用于批量制备高质量的掺杂量子点。

    一种硫化铅胶体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35759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0548804.0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纳米颗粒的合成,具体涉及硫化铅胶体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合成方法是:以水溶液沉淀法合成的亚微米级碱式氯化铅为铅源与有机试剂加热形成铅前驱体溶液,然后将溶解在油胺中的单质硫溶液注入特定温度的铅前驱体溶液中反应0.5min‑20min得到硫化铅胶体量子点原液,最后经除杂以及反溶剂法纯化后得到硫化铅胶体量子点溶液。本发明所公开的合成方法具有可控性好,反应物原料化学性质稳定,反应产物荧光效率高等优点,适合于高质量硫化铅胶体量子点的批量合成。

    一种提高三元正极材料稳定性及倍率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12385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336371.X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三元正极材料稳定性及倍率性能的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将化学式为LiNixCo(1‑x‑y)MnyO2(0<x+y<1)的三元正极材料与一定比例化学式为LiPF6、LiAsF6、LiBF4的添加助剂中的一种均匀混合,然后加入溶剂调成流变体混合物,于50℃~80℃下干燥3h~6h后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在300℃~800℃、一定气氛下煅烧1h~20h后得到化学式为Li(NixCoyMn(1‑x‑y))(1‑γ)MγO2‑δFδ(0<x+y<1,0<γ≤0.1,0<δ≤0.6,M=P、As或B)的三元正极材料。本发明所公开的层状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良好的安全性能,优异的循环及倍率性能,适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粉的表面氮化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8227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478814.5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6 H01M4/1395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粉的表面氮化改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依次采用丙酮和水溶液对硅粉原料进行清洗并烘干;(2)然后将清洗烘干后的硅粉置于旋转管式炉中进行表面氮化改性处理。本发明可通过氮化硅层来抑制硅材料的体积膨胀问题,同时可避免或缓解现有Si/SiOX核壳结构负极材料中因O对Li的捕获固定作用造成的首次库伦效率过低问题。本发明制备的表面氮化改性的硅粉的均匀性较好且可控性较高。本发明工艺简单且非常适合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有望在锂离子电池、光电材料及传感器等领域得到很好的实际应用。

    一种金属修饰多孔硅粉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680008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29266.8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金属修饰多孔硅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5-40wt.%的HF溶液对硅粉原料进行清洗;(2)采用一步或两步金属辅助化学腐蚀法对清洗后的硅粉原料进行刻蚀以获得多孔硅结构,辅助金属颗粒不需去除,作为修饰金属保留;(3)采用去离子水对腐蚀后的多孔硅粉进行清洗并烘干处理。本发明简化了多孔硅粉制备工艺,省去了去除多孔硅中金属颗粒步骤;避免了废液中金属离子的处理问题;采用一步或两步金属辅助化学腐蚀法制备多孔硅粉且保留腐蚀后剩余的辅助金属颗粒,保留的金属颗粒可以增加硅的导电性,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一种磷酸铁废料提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1428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1279737.8

    申请日:2021-10-3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废旧磷酸铁中去除铝杂质使得磷酸铁达到电池级纯度的方法,除杂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将废旧磷酸铁原料与磷酸水溶液搅拌混合1‑6小时,在混合液中加入有机萃取剂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液,使得有机相与水相质量比约为1∶1‑1∶4,再搅拌混合液体1‑3小时,再将有机相与水相分离,将水相静置过滤,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再将电池级二水合磷酸铁在600℃‑800℃烧结1h左右烧结脱水得到电池级磷酸铁。同时为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有机溶剂可重复使用。

    一种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0173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00892.0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包括硅基材料、一维碳纳米材料和包覆在表面的席夫碱,其制备方法是:将硅基材料和一维碳纳米材料在四氢呋喃中超声分散组装,再加入合成席夫碱的材料,水浴加热并搅拌后过滤干燥,得到硅基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制得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中,一维碳纳米材料可以增强硅基负极的电导率,而表面包覆层席夫碱可以抑制硅基负极的体积膨胀,且其碳氮双键提高了离子电导率,抑制了锂枝晶的生长,降低了首次充放电消耗的锂离子;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能够降低电池的不可逆容量,提高电池首次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

    一种磷酸铁锰锂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040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62523.4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磷酸铁锰锂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将表面包覆有碳导电网络碳层的磷酸铁锰锂正极材料与改性添加剂溶液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干燥后置于惰性气氛下高温煅烧使异原子进入外表面碳层实现原子级掺杂,导电网络碳层的内部以及靠近磷酸铁锰锂正极材料的内表面不含异原子。本发明所公开的改性方法有效改善了磷酸铁锰锂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所制备的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锰锂正极材料适用于动力锂离子电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