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674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79492.4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冯俊杰 , 李歆蔚 , 辛清明 , 马燕君 , 邹常跃 , 谭令其 , 赵晓斌 , 马凯 , 卢毓欣 , 雷二涛 , 杨双飞 , 江链涛 , 徐迪臻 , 王晓毛 , 李欢 , 金莉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构网型变流器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通过无功功率控制模块满足电网对无功功率的需求,并通过接收构网型变流器的交流侧的参数,以利用有功功率控制模块、电流控制模块、电压控制模块,生成调制波,进而对构网型变流器的输出电压进行调整,形成闭环控制,在保证构网型变流器的电压源特性的同时,对电流进行调节和限幅,避免产生过电流而损坏设备,提高构网型变流器的安全性。有功功率控制模块、电流控制模块、电压控制模块均设置有目标PI控制器,目标PI控制器中比例单元与低通滤波器串联,能够滤除目标PI控制器中比例单元引入的高频分量,提高构网型变流器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3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26752.9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反极性过电压抑制装置和直流送出系统传输线路的反极性过电压抑制方法、装置及设备,应用于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上,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包括海上平台、陆上平台和两条传输线路,该反极性过电压抑制装置并联在两条传输线路之间,该反极性过电压抑制装置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抑制组件、限流元件和第二抑制组件,第一抑制组件和第二抑制组件均包括避雷元件、消耗元件和保护间隙。当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的传输线路产生反极性过电压时,通过该反极性过电压抑制装置的避雷元件和消耗元件相互配合消耗能量限制传输线路的过电压以及通过保护间隙泄放传输线路的能量,实现快速限制过电压,同时形成能量耗散通路以保护传输线路不被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24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04542.7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直流融冰装置,包括:交流变压器、电网换相换流器、平波电抗器和待融冰线路;交流变压器与电网换相换流器连接;电网换相换流器与平波电抗器串联后,通过融冰装置侧的第一隔离开关与待融冰线路连接;第一隔离开关的融冰装置侧融冰管母的一端设置有融冰避雷器,另一端设置有放电间隙,用于阶梯式保护融冰管母。在融冰装置侧同时安装了融冰避雷器和放电间隙,通过两种方式对融冰装置侧的设备进行阶梯式可靠保护,而且同时布设两种保护机制进行协同保护可以有效应对谐振过压和雷击过压的情况。本申请能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对谐振过压和雷击过压实现有效防护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53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92538.3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陆上风电输电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相关技术存在的谐波谐振、无功传输等交流汇集和送出的问题。所述陆上风电输电系统包括风电送端单元以及风电受端单元;风电送端单元包括直流变压器、两台以上风电机组;每台风电机组的内部设置机侧变流器且对应一个低压断路器;直流变压器双极各安装一台直流断路器;对于每台风电机组,其发出的电能经过机侧变流器整流为第一直流电,并经过低压断路器并联接入直流变压器,以升压为第二直流电,经直流变压器的双极直流断路器送入风电受端单元;风电受端单元包括受端换流站、联接变压器及启动回路;第二直流电经过受端换流站换流之后,经过联接变压器二次升压,经启动回路接入交流电网。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5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92535.X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陆上风电输电系统,用于解决相关技术存在的谐波谐振、无功传输等交流汇集和送出的问题。陆上风电输电系统采用双极拓扑结构,每一极均包括风电送端单元及风电受端单元;风电送端单元包括直流变压器、两台以上风电机组;每台风电机组的内部设置机侧变流器且对应一个低压断路器;直流变压器安装一台送端直流断路器;对于每台风电机组,其发出的电能经机侧变流器整流为第一直流电,并经过低压断路器并联接入直流变压器,以升压为第二直流电,经直流变压器的送端直流断路器送入风电受端单元;风电受端单元包括受端换流站、联接变压器及启动回路;第二直流电经过受端换流站换流之后,经联接变压器及启动回路接入交流电网。
-
公开(公告)号:CN11593911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81288.7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凌飞 , 姬煜轲 , 侯婷 , 李岩 , 辛清明 , 邹常跃 , 赵晓斌 , 李欢 , 卢毓欣 , 李巍巍 , 徐迪臻 , 魏伟 , 刘涛 , 冯俊杰 , 何智鹏 , 史尤杰 , 杨煜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并联串接式换流阀硅堆结构,具体包括:将多个晶闸管与散热组件通过串接方式,组成多个单元硅堆;将各个单元硅堆通过并联方式进行连接,得到换流阀硅堆。本申请提供的换流阀硅堆结构,能有效解决解决在电流等级升高时,适用原压装结构的前提下,采用并联串接的压装形式,通过这种结构,既能保证晶闸管数量能够满足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要求,又能够确保每个单元硅堆串接的晶闸管数量不超标,保证硅堆内部组件受力稳定,提高大型硅堆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0651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33856.3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直变压器的耐受电压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响应于接收到的用户请求信息,确定用户请求信息对应的对称单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并获取对应的目标输入参数和电压模型构建参数,采用电压模型构建参数构建瞬时电压模型,采用目标输入参数输入瞬时电压模型,生成对应的绝缘耐受电压数据,按照对称单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内柔直变压器的设备类型检索预设的裕度系数键值对数据库,匹配绝缘耐受电压数据对应的目标裕度系数,采用绝缘耐受电压数据与目标裕度系数计算目标耐受电压;解决现有的方法会存在建模结构复杂、为了考虑联接变设备绝缘水平需要将整个直流系统进行建模,且工况扫描工作量大、计算速度慢、效率低的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667065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810843210.5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限制直流输电系统双十二脉动中点谐振的电路包括结构相同的上十二脉动的阀组以及下十二脉动的阀组,所述上十二脉动的阀组以及下十二脉动的阀组串联,所述上十二脉动的阀组以及所述下十二脉动的阀组在电路结构中对称,所述上、下十二脉动阀组两端并联有直流滤波器,所述直流滤波器包括第一电容组、第二电容以及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组、第二电容以及第三电容串联,所述第一电容组包括上第一电容以及下第一电容,所述上第一电容与下第一电容串联,所述上十二脉动阀组与下十二脉动阀组的中点连接在上第一电容以及下第一电容之间,实现抑制高频谐振放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61411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559519.9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系统的接地方法和装置,该接地方法在柔性直流系统执行,包括步骤:设置至少一端的换流站柔直变压器阀侧绕组为Yn接线;在所述至少一端的换流站柔直变压器阀侧绕组中性点的接地回路中设置中性点电阻和中性点电抗器串联接地,以限制入地回路中的三次谐波的电流值。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接地方法,仅需要经一台中性点电抗器和一台中性点电阻器接地,设备简单,绝缘要求低,解决了对称单极结构的柔直工程中使用三次谐波注入调制方法时的接地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66706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843210.5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限制直流输电系统双十二脉动中点谐振的电路包括结构相同的上十二脉动的阀组以及下十二脉动的阀组,所述上十二脉动的阀组以及下十二脉动的阀组串联,所述上十二脉动的阀组以及所述下十二脉动的阀组在电路结构中对称,所述上、下十二脉动阀组两端并联有直流滤波器,所述直流滤波器包括第一电容组、第二电容以及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组、第二电容以及第三电容串联,所述第一电容组包括上第一电容以及下第一电容,所述上第一电容与下第一电容串联,所述上十二脉动阀组与下十二脉动阀组的中点连接在上第一电容以及下第一电容之间,实现抑制高频谐振放大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