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82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76845.8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场无功控制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和产品,涉及电力系统无功控制技术领域,获取待调控风电场的工况参数,并对工况参数进行无功补偿分析,得到给定无功功率值,将工况参数和给定无功功率值输入预设的无功出力控制模型,其中,无功出力控制模型包括电压稳定模块和调节模块,采用电压稳定模块对工况参数进行积分变换,得到无功功率变化量,通过调节模块对无功功率变化量和给定无功功率进行功率调节处理,得到各个风机的无功功率控制指令,采用各个无功功率控制指令对关联的风机进行功率调节。解决了现有仅依靠无功补偿装置会增加风电场配备无功补偿装置的需求,增大了风电场的运行成本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680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61265.4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G06Q10/0639 , G06F17/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直流型海上风电场的内网拓扑结构筛选方法、装置和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海上直流风电场的拓扑类型和电网参数;根据电网参数计算得到内网损耗指标、可靠性指标和建设成本指标;获取权重数据、市场售电单价和预估运行寿命,根据权重数据、市场售电单价、预估运行寿命、内网损耗指标、可靠性指标和建设成本指标计算,得到经济成本;从所有拓扑类型中筛选出经济成本数值最小的拓扑类型作为海上直流风电场的内网拓扑结构。该方法通过电网参数和拓扑类型计算内网损耗指标、可靠性指标和建设成本指标,再计算每种拓扑类型的经济成本,从所有拓扑类型中选择与经济成本数值最小对应的拓扑类型作为海上直流风电场的内网拓扑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89177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29591.0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换器低压侧占空比选定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构建MMDC变换器的拓扑模型;根据拓扑模型并结合MMDC变换器的若干种典型的工作模式分析MMDC变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得到MMDC的传输功率计算公式、以及实现MMDC的子模块电容能量平衡时占空比的选定要求;采用MMDC的传输功率计算公式计算出变换器的传输功率;通过查表法获取在传输功率的工况下对应的占空比的运行范围,并在运行范围内根据选定要求选定最大可运行占空比。本发明的方法使得副边电压占空比既能实现MMDC的子模块能量平衡,又能使得其具有最大的电压利用率。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法无法确定占空比值的大小如何选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8251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36557.4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压器的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本方法通过利用低压侧负载电压的参考值对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压器的低压侧负载电压进行负载电压控制,使低压侧负载电压对电压参考值进行零静差跟踪,还利用直流潮流控制器的母线电容电压的参考值对直流潮流控制器进行母线电容电压控制,使直流潮流控制器的母线电容电压对母线电容电压的参考值进行跟踪,还利用直流潮流控制器的直流端口电流的参考值对直流潮流控制器进行潮流控制,使直流潮流控制器的直流端口电流对直流端口电流的参考值进行跟踪,从而通过对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压器和直流潮流控制器进行协调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3824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36552.1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直流变压器及控制系统。其中,模块化直流变压器包括:至少两个电压自均衡模块和至少一个DAB模块;将一个电压自均衡模块作为输入模块,输入模块的一次端口与低压侧连接,输入模块的二次端口与DAB模块并联;将非输入模块的电压自均衡模块作为传递模块,传递模块的一次端口与输入模块的一次端口串联,用于与高压侧连接;传递模块的二次端口与DAB模块连接;电压自均衡模块用于均衡其内部的电压,可以较为便捷地实现电压均衡,降低了电压均衡的难度,提升了能量传输效率,解决了现有的模块化直流变压器存在的电压均衡复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55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77039.X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端直流电网系统及其黑启动控制方法,所述系统通过直流变换器连接第一网侧换流站和第二网侧换流站,对所述系统进行黑启动控制时,通过连接第一网侧换流站的交流电网对第一网侧换流站充电以提供黑启动所需功率,第一网侧换流站解锁后通过闭环控制建立直流变换器内部的交流电压,从而控制第二网侧换流站解锁,完成连接在第二网侧换流站一侧的并网负载与系统的并网,本申请提供的黑启动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中各换流站的协调控制,能够在全网失电情况下稳定提供支持电压,通过对第一网侧换流站的启动解锁逐步向第二网侧换流站传递电压,适应复杂的多端直流电网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8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61266.9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模块化低成本直流变压器及其工作运行方法和设备,该模块化低成本直流变压器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和n个电压变换模块,n个电压变换模块级联连接后并联连接在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输出端用于根据电压变换模块的数量n输出2n倍输入端的输入电压。该模块化低成本直流变压器通过由n个级联连接的电压变换模块、输入端和输出端组成,其拓扑结构简单;采用电压变换模块与输出端和输入端并联连接方式实现该模块化低成本直流变压器的高变比和高电压下的大功率传输能力,通过n个电压变换模块并联连接,提高该模块化低成本直流变压器的运行可靠性,解决了现有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存在结构复杂和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913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29590.6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柔性直流输电的技术领域,针对常规跟网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对电力系统频率支撑能力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增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惯量支撑能力的控制系统。建立了送端换流站交流频率、直流电压、电网电压三者之间的实时联动机制,解决了常规跟网型控制下送端换流站、受端换流站的频率解耦问题。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压信号传递到新能源电源侧,取代了常规利用锁相环观测电网频率的方法,利用直流电压信号来调节新能源电源的输出功率,实现对电网的频率支撑功能。在新能源电源上附加惯量支撑、频率调节控制,根据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压信号实时调节惯量支撑系数、频率调节系数,增强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惯量支撑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38250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36545.1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耦直流变压器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储能支路实现功率传输和能量转移,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串联连接实现对单个储能支路的复用,形成一次侧和二次侧,并通过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的通断,以及对储能支路电压的控制,实现各工作模态的电流流向和功率传输情况。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基于半桥子模块串的储能桥臂作为能量转移媒介自耦的形式,使得子模块的数量减少,同时采用成本低廉易于串联的晶闸管作为开关器件,由此进一步降低了器件成本。此外,储能桥臂的有源特性不仅可以通过控制信号主动构造电流波形实现软开关,还可以实现晶闸管的可靠关断,元件损耗低,控制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1715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37696.4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流器自适应下垂控制方法、装置、介质、设备。通过各第一换流器的性能参数确定对应的初始下垂控制系数,并通过实际工况确定直流控制端的各第一换流器的功率裕度,根据功率裕度对初始下垂控制系数进行调节,获得基于系统功率调节需求和第一换流器功率调节能力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系数,从而确定出基于自适应下垂控制系数的下垂控制方程以实现对第一换流器的调节,由此,使得第一换流器的控制过程与系统的动态需求以及本身性能关联,实现自适应的调节,减少因下垂系数固定带来的控制效果不佳以及丧失直流网络的功率调节能力的风险,提升了换流器下垂控制的稳定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