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46113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262500.3
申请日:2012-07-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天津大学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7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池与超级电容的超级电容端电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的中低频分量与高频分量;2)采用超级电容补偿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波动的高频分量,电池补偿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波动的中低频分量;3)根据超级电容的剩余容量对超级电容输出功率进行修正,得到超级电容的输出功率参考值。使得在利用电池与超级电容补偿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波动中的中低频分量与高频分量的同时,根据超级电容的剩余能量对其输出功率进行修正,以达到有效地控制超级电容端电压的目的,该方法可以在抑制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波动的同时,避免超级电容端电压越限。
-
公开(公告)号:CN102946113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262500.3
申请日:2012-07-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天津大学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7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池与超级电容的超级电容端电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的中低频分量与高频分量;2)采用超级电容补偿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波动的高频分量,电池补偿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波动的中低频分量;3)根据超级电容的剩余容量对超级电容输出功率进行修正,得到超级电容的输出功率参考值。使得在利用电池与超级电容补偿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波动中的中低频分量与高频分量的同时,根据超级电容的剩余能量对其输出功率进行修正,以达到有效地控制超级电容端电压的目的,该方法可以在抑制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波动的同时,避免超级电容端电压越限。
-
公开(公告)号:CN202798007U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20365292.5
申请日:2012-07-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天津大学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7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布式发电供能技术领域,由于风能与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随机性大、间歇性强、出力变化快等特点,因此就地配备一定容量的储能装置对其输出功率波动进行抑制将十分必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电池与超级电容的超级电容端电压控制装置,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超级电容、电池、第一低通滤波器、第二低通滤波器、电能控制装置、减法器Ⅰ、减法器Ⅱ、加法器Ⅰ、加法器Ⅱ和加法器Ⅲ。分别利用电池与超级电容补偿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波动中的中低频分量与高频分量的同时,根据超级电容的剩余能量对其输出功率进行修正,以达到有效地控制超级电容端电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873007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010210920.8
申请日:2010-06-28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天津大学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网继电保护、自动化一体化智能保护系统。系统通过采集微网中所有设备的运行信息,预先分析微网的运行状态,当微网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微网智能保护系统将分析出的最新运行方式并通过通讯网络下发给微网中各个智能设备,智能设备将自动根据当前运行方式,切换到与之对应的设置。微网智能保护系统内的设备可以微网的运行方式变化自适应的调整,解决了微网在并网与孤网两种模式下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不对应问题,系统还同时集成了微网的模式转换控制,实现了微网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877025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1010216480.7
申请日:2010-07-02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复杂非线性静态特性描述的分布式电源模型简化方法:将数学表达式f(x)离散化,得到一组反映函数f(x)基本特性的数据,{xi,yi}1≤i≤N,x1<x2<…<xN;设定分段线性拟合的初始点xi,1≤i≤N;设定初始分段区间Gj={xm,…,xn}拟合误差限度εjmax,j分段区间编号,1≤m<n≤N;按照给定规律自动增加数值点,扩大分段区间Gj;使用直线拟合方法对分段区间Gj确定拟合直线lj(x),并计算拟合误差εj;如果εj满足拟合误差限度εjmax要求,返回到第四步,继续扩大分段区间Gj;记录分段区间Gj以及拟合直线表达式lj(x),完成该分段区间内的线性拟合;如果还有未拟合的数值点,返回到第三步,进行新分段区间Gj+1的拟合;根据已有的分段区间{G1,G2,…Gj,…}和拟合直线{l1(x),l2(x),…lj(x),…},确定各分段直线节点,得到最终分段区间{G′1,G′2,…G′j,…},完成分段线性拟合。本发明利用分段线性拟合方法简单准确的拟合分布式电源的非线性静态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873007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1010210920.8
申请日:2010-06-28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天津大学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网继电保护、自动化一体化智能保护系统。系统通过采集微网中所有设备的运行信息,预先分析微网的运行状态,当微网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微网智能保护系统将分析出的最新运行方式并通过通讯网络下发给微网中各个智能设备,智能设备将自动根据当前运行方式,切换到与之对应的设置。微网智能保护系统内的设备可以微网的运行方式变化自适应的调整,解决了微网在并网与孤网两种模式下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不对应问题,系统还同时集成了微网的模式转换控制,实现了微网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199551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310079622.3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谐振型故障电流限制器的布点和参数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借助短路电流测算结果中短路电流超标或接近超标的备选站点排序表。2)结合上述潜在超标站点的短路电流追踪图,得到故障电流限制器的初选布点集。3)针对该集合中的不同布点位置,利用互联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转子功角差的灵敏度分析,来确定最优的单一布点位置和电抗器参数值。本发明借助备选站点排序表,结合站点的短路电流追踪图,得到故障电流限制器的初选布点集;再针对该集合中的不同布点位置,利用互联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转子功角差的灵敏度分析,来确定最优的单一布点位置和电抗器参数值,达到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633638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549068.0
申请日:2013-11-0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1/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多直流送出的孤岛电网频率控制策略。包括如下步骤:1)对于多直流送出的孤岛电网,由于故障造成系统频率升高或降低,首先启动第一道防线,利用直流系统频率限制功能对系统频率进行控制;2)频率超出发电机调速器频率动作死区,则启动第一道防线中另一个措施:发电机调速器一次调频控制;3)频率超出49.0~50.6赫兹范围,启动第二道防线:按照控制策略切除发电机或负荷;4)频率超出50.6赫兹,启动第三道防线,高周切机保护切除发电机组;5)频率超出51.5赫兹,则发电机过速保护动作,切除发电机组。本发明可作为大规模多直流送出的孤岛系统频率稳定的实际控制策略,投入电网生产运行,也可应用到相关研究的仿真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3310307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49767.3
申请日:2013-06-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概率风险评估的电力系统规划方案灵活性评估方法。包括:1)根据电力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与未来需求制定候选规划方案;2)根据电力系统历史数据及未来预测确定各规划方案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及其概率特性;3)对各候选规划方案,根据不确定因素及其概率特性计算风险指标,进行风险定量评估;4)根据风险指标评估规划方案的灵活性高低,风险指标低的候选规划方案应对未来各类不确定因素的能力高,灵活性较好;反之亦然;5)根据候选规划方案的风险指标,结合候选规划方案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指标,确定规划方案。本发明将风险评估方法用于处理系统面临不确定性因素概率特性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可以对规划方案的灵活性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3532160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310427112.0
申请日:2013-09-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研究网架结构对改善受端交直流相互影响的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对所研究电网直流换相失败的实际录波和对实时数字仿真系统、电磁暂态仿真研究的整理分析,归纳出交流电网故障引起的直流换相失败发生条件;2)分析研究受端电网可行的典型网架结构方案;3)分析受端电网各方案对减少换相失败区域的影响,根据步骤1)的直流换相失败发生条件,分析故障导致直流换相失败的区域;4)对受端电网不同网架结构方案的所有直流输电系统逆变站的MIIF因子和多直流有效短路比分析。本发明将多回直流集中馈入受端电网中,网架结构对改善受端交直流相互影响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分析网架结构变化对改善受端电网交直流相互影响的规律。本发明能适应多回直流集中馈入受端系统仿真计算,提高模拟仿真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