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5060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620306.7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方工程检测修复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转运的地下深窄槽连续锯切系统,包括行走机构、转动机构和切割机构,切割机构通过转动机构安装在行走机构上,转动机构能够将切割机构转动至水平朝向或竖直朝向。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移动机构配合切割机构,能够实现连续锯切成型地下深窄槽,切割机构深入地下后不必再提起,高效高质地根据需求切割成型墙状结构的深窄槽,尤其适用于成型深浅要求不一的异形墙状深窄槽,不仅大幅提高了墙状深窄槽的挖掘效率,而且有效解决了传统垂直静压成槽方式造成的地下深窄槽成型错位和坍塌问题,大幅提高了墙状深窄槽的成型质量;并且,切割刀具能够完全收纳到行走机构的上方,极大提高了施工场景切换的转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85468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0731042.5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南方工程检测修复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水地层预设顶管门洞的永久性圆形工作井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一)圆形工作井的功能需求设计;(二)圆形工作井维护结构沉井施工;(三)临时临边防护施工;(四)井内土方开挖;(五)圆形工作井封底;(六)进入圆形工作井的爬梯安装;(七)接缝渗漏治理;(八)洞口止水压板安装;(九)预设门洞顶部夹心砼板墙提升;(十)顶管顶进施工;(十一)井内管道连通、阀门安装等相关工作实施及验收;(十二)临时临边防护拆除,圆形工作井顶部盖板、检查井安装及防水施工。本发明构建的结构体系功能明确、安全快捷、设计灵巧等诸多优点,尤其是克服了顶管穿透井壁过程中的突发涌水涌砂安全隐患,为水利、市政、热力、通讯等地下管道的非开挖施工提供了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48546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31043.X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南方工程检测修复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可回收圆形形顶管工作井与背靠墙一体化的设计施工方法,包括:(一)圆形顶管工作井的功能需求设计;(二)支护桩施工;(三)预制冠梁安装;(四)临边防护施工;(五)土方开挖、挡土面板、环形内撑梁交替施工;(六)进入圆形顶管工作井的爬梯安装;(七)圆形顶管工作井封;(八)后靠墙施工,即可完成装配式可回收圆形顶管工作井与后靠墙一体化的施工;(九)井内作业完成后,回填过程中逆序逐步回收后靠墙、挡土面板、环形内撑梁、预制冠梁及支护桩等工作井构件。本发明构建的结构体系功能明确、安全快捷、装配式可回收、可重复利用等诸多优点,为水利、市政、热力、通讯等地下管道的非开挖施工提供了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33241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703729.8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南方工程检测修复技术研究院 , 郑州维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PC: F16L55/18
Abstract: 一种PCCP管道开挖修复支撑装置,包括弧形钢片支架和千斤顶,弧形钢片支架端部设置有支托,千斤顶配合支撑在支托下方,千斤顶底部连接有钢板,钢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撑装置底板上。本发明的支撑装置轻便可轻松安装拆卸,且可重复利用,成本较低,能为PCCP管道提供稳定支撑,支撑位置可任意选择和移动,为外部修复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0332410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910704293.4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南方工程检测修复技术研究院
IPC: F16L55/1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停输外贴纤维布修复PCCP管的预应力施加装置及使用方法,一种不停输外贴纤维布修复PCCP管的预应力施加装置,包括弧形支撑杆,弧形支撑杆上连接有张拉杆Ⅰ,弧形支撑杆上还连接有紧固杆,紧固装置还包括有张拉杆Ⅱ,张拉杆Ⅱ与紧固杆上之间对应的设有至少两对通孔,对应的通孔上穿有施力螺栓,施力螺栓设有对应的旋紧螺母。本发明的紧固装置轻便可轻松安装拆卸,且可回收后重新更换张拉杆Ⅰ既可再次使用,成本较低。本发明的PCCP修复加固施工方法可对断丝PCCP管道施加预应力,且无需大型张拉设备,操作简便易行。本发明的PCCP修复加固施工方法,施工期间可不中断输水,不会对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6938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431956.6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惠州明晟化工材料有限公司 , 南方工程检测修复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保型低粘度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材料包括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18‑34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3‑27份、聚醚二醇5‑13份、聚醚三醇8‑15份、复合溶剂28‑40份、开孔剂0‑2份、消泡剂0‑1份、催化剂0‑0.1份,复合溶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碳酸二甲酯、二丙二醇二甲醚;方法包括;将异氰酸酯类按比例混合,搅拌加热,得混合液A;将聚醚二醇、聚醚三醇经过高温真空脱水,再降温,然后加入混合液A中,加热至85℃‑90℃,反应2h‑2.5h后,加入剩余原料混合搅拌后,得注浆加固材料,本发明中的材料环保的同时具备粘度低且与水结合后形成固结体具有很高的硬度且不失韧性,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644476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31924.6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惠州明晟化工材料有限公司 , 南方工程检测修复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组份高强度聚氨酯渗透注浆加固材料及制备方法,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10‑2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7‑32份、聚醚二醇5‑15份、聚醚三醇10‑20份、复合溶剂30‑40份、开孔剂1‑2份以及消泡剂0‑1份;复合溶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碳酸二甲酯以及丙酮;方法包括将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混合搅拌加热至40℃~50℃,得混合液A,将聚醚二醇、聚醚三醇经过100℃~120℃高温真空脱水1.5h‑2.5h,降温至50℃~60℃,然后滴加入混合液A,加热至80℃~85℃反应1.5h‑2.5h后,加入复合溶剂、消泡剂、开孔剂混合搅拌后,得到加固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630847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11279.1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南方工程检测修复技术研究院 , 郑州维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PC: F16L55/162 , F16L55/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多种病害混凝土排水管道的非开挖整体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病害管道的内径预制钢环,在钢环上预留注浆孔;S2、将所述钢环装入管道内的病害位置,使钢环与管道的内壁紧密贴合,形成加固圈;S3、根据沉陷病害的分布情况选择适当数量的注浆孔,在管道上钻孔至沉陷位置,插入注浆管,通过高聚物注浆系统缓慢向沉陷部位注浆并密切观察管道抬升情况,待管道抬升至理想水平,撤出注浆管;S4、将内衬管拉入管道内,使其紧贴在钢环和与钢环邻近的管壁上,将内衬管进行固化,使其紧贴管壁并包裹住钢环。本发明可同时修复沉陷、腐蚀和开裂等多种管道病害,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注浆易导致管道破裂影响修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8656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933411.9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南方工程检测修复技术研究院 , 郑州维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PC: F16L55/168 , F16L55/12 , F16L55/32 , F16L55/48 , G01S13/88 , G01N21/88 , F16L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埋地排水管道外部病害检测与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控制机器人进入管道内部,对管道病害进行全面探测;S2,电脑终端根据机器人的探测结果,对探测到的管道病害进行分析,从位于管道外壁内侧的管道内部病害和位于管道外壁的管道外部病害中,判别出管道外部病害的位置;S3,控制机器人探测管道外部病害相对于地面的深度位置;S4,根据步骤S2的检测结果确定管道外部病害至地面的位置,在地面向下进行钻孔,根据步骤S3的检测结果来确定钻孔深度,插入注浆导管;S5,通过注浆导管向管道外部病害进行注浆修复。本发明实现了对管道外部病害的精确探测与同步修复,解决了当前管道外部隐蔽病害探测精度不高、检测与修复分离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8547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31648.9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南方工程检测修复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设顶管门洞、旋转式后靠墙及装配式可回收圆形顶管工作井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圆形工作井的功能需求设计;(二)支护桩施工;(三)预制冠梁安装;(四)临边防护施工;(五)土方开挖、挡土面板、环形内撑梁交替施工,同步预留门洞;(六)进入圆形工作井的爬梯安装;(七)圆形工作井封底,并预埋旋转式轨道、拉环及后靠墙锚固件;(八)旋转式后靠墙施工;(九)井内作业完成后,回填过程中逆序逐步回收后靠墙、挡土面板、环形内撑梁、冠梁及支护桩等构件。本发明构建的结构体系功能明确、安全快捷、装配式可回收、可重复利用等诸多优点,为水利、市政、热力、通讯等地下管道的非开挖施工提供了新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