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81418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027822.4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9/40 , H04L43/0876 , H04L43/04 , H04L41/16 , G06F18/2411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SVM的SDN恶意控制器检测方法,包括:利用带内遥测技术获取SDN网络中ONOS控制器数据;从获取的数据中提取特征数据,并形成特征子图;利用注意力机制对特征数据赋予初始权重;利用多分类器SVM对带有初始权重的特征数据进行分类,输出分类结果。本发明的带内网络遥测能够对网络拓扑、网络性能和网络流量实现更细粒度的测量,对恶意控制器的检测提高的准确性;本发明引入注意力机制,为初始样本数据进行权重分配,可以提高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70832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417254.4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心电信号数据处理方法,属于医学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对原始心电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并上传到区块链中;通过小波变换提取QRS波,并判定该信号是否为QRS波群;若判定该信号为QRS波,则对心电信号进行分割截取得到若干个心拍;将得到的心拍电位值组成一维向量,采用LSTM进行建模分析;对每个心拍进行分类;同时LSTM作为异常检测器检测异常训练结果并进行再训练。本发明将再训练应用于心律失常分类,以加强正常心拍的检测并减少误报,克服长时间分类过程导致的次优性能,提高对心电信号分类的准确率;并且使用区块链安全跟踪连续远程心电监测系统的不同状态,通过区块链技术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2227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323816.2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DDoS攻击检测和威胁信息共享方法,包括预设区域内的一个区块链,区块链的通信范围内有至少一个网络威胁信息模块,各个网络威胁信息模块在其通信范围内一一对应一个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各个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的通信范围内分别均包括至少一个域内主机;其中网络威胁信息模块中包含FIND模块和POST模块,FIND模块用于检测其通信范围内是否存在DDoS攻击,POST模块用于向区块链传送数据;以预设周期检索域内是否存在攻击信息,如果存在则将攻击信息以及攻击主机信息通过POST模块上传至区块链,完成预设区域内的DDoS攻击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737057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810391479.4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载波认知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资源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多载波认知NOMA系统的场景模型建立;(2)用户调度和资源分配策略的数学描述;(3)基于联合分配的深度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算法设计。本发明在建立基于多载波认知NOMA的下行系统后,创新地提出符合该场景的频谱共享策略,并合理建立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的数学表达式,实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多载波认知NOMA用户调度和资源分配策略,满足了用户多方面传输需求的同时,更好地实现了多载波认知NOMA下行系统的低功耗资源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08737057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91479.4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载波认知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资源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多载波认知NOMA系统的场景模型建立;(2)用户调度和资源分配策略的数学描述;(3)基于联合分配的深度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算法设计。本发明在建立基于多载波认知NOMA的下行系统后,创新地提出符合该场景的频谱共享策略,并合理建立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的数学表达式,实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多载波认知NOMA用户调度和资源分配策略,满足了用户多方面传输需求的同时,更好地实现了多载波认知NOMA下行系统的低功耗资源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67814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1027822.4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9/40 , H04L43/0876 , H04L43/04 , H04L41/16 , G06F18/2411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SVM的SDN恶意控制器检测方法,包括:利用带内遥测技术获取SDN网络中ONOS控制器数据;从获取的数据中提取特征数据,并形成特征子图;利用注意力机制对特征数据赋予初始权重;利用多分类器SVM对带有初始权重的特征数据进行分类,输出分类结果。本发明的带内网络遥测能够对网络拓扑、网络性能和网络流量实现更细粒度的测量,对恶意控制器的检测提高的准确性;本发明引入注意力机制,为初始样本数据进行权重分配,可以提高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4532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285756.X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45/745 , H04L45/7453 , H04L45/00 , H04L45/02 , H04L4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端到端路径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1)主机地址经过无偏散列函数产生随机数并存储于区块链数组中;(2)单域控制器检测目的主机是否在单域内,若在直接转发,若不在,进入步骤(3);(3)构建多域拓扑结构,利用设计的最短路径算法,计算出起始节点至目的主机节点的最短路径。本发明结合区块链技术,单域控制器也作为区块链节点只需向区块链写数据,多余控制器作为轻节点,只需向单域控制器下发信息,相比较传统方法,减小了控制器负载;利用最短路径算法计算路径效率更高,提高了SDN网络的转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4490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755704.4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67/104 ,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SDN控制器与设备交互方法,包括:定义一个SDN域为一个集群,SDN控制器作为该集群的控制器,SDN控制器和设备之间设置有私有区块链,SDN控制器通过私有区块链对集群内的设备进行管理;每个SDN控制器具有唯一的公钥,该公钥为网络中的其他SDN控制器所知,SDN控制器通过该公钥直接部署在公共区块链中,每个SDN控制器作为公共区块链的一个节点,部署过程无需PoW共识。本发明采用公共和私有区块链在设备和SDN控制器之间进行点对点通信,从而消除了PoW,另外,本发明提出新的具有分布式信任的高效认证方法,使区块链适合于资源受限的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448900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340081.4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47/125 , H04L4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扩展raft算法的SDN控制器交互方法及系统,具体为:步骤1:数据进行二次切片;步骤2:为每个数据组设置对应的共识组,在每个raft节点中设置x个共识组;步骤3:SDN控制器将收到数据进行二次切片,并加上数据头信息;步骤4:根据切片数据的数据头信息,确定该切片数据对应的共识组A,从而得到共识组A的组领导节点,则得到对应的raft节点,如果raft节点负载值小于等于门限值,将该切片数据同步至共识组A,否则,重新为共识组A选择组领导节点;步骤5:组领导节点将该数据加入日志中,并将日志发送至具有共识组A的其他raft节点。本发明降低了raft节点的过载几率和节点间带宽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47353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628472.4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10L15/22 , G10L15/26 , G10L15/16 , G10L15/02 , G10L15/07 , G10L25/54 , G06F17/27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老年人看护对话系统,包括对话模块,建议模块和应急模块;本发明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所建立的老年人看护对话系统中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建立个性化数据库,之后通过对话模块完成与老年人的日常交流活动,并相应的启动建议模块和应急模块,结合个性化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数据为老年人提供适合其个性习惯的活动,餐馆和健康信息的实用建议;同时在紧急的情况下做出反应,保护老年人的安全,与此同时降低安全隐患和社会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