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双向圆极化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8539390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810280720.6

    申请日:2018-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平面双向圆极化天线,包括平面矩形磁偶极子、顶层电偶极臂、底层电偶极臂和螺旋结构导体片,平面矩形磁偶极子设置于空气基板,平面矩形磁偶极子整体呈开口向右的长方体结构;顶层电偶极臂和底层电偶极臂分别连接于平面矩形磁偶极子开口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顶层电偶极臂和底层电偶极臂形成开口朝向正X轴方向的V型电偶极子天线单元;螺旋结构导体片设置于空气基板上的V型电偶极子天线单元的开口处。本发明在平行于天线所在平面的方向产生圆极化波,在垂直于天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产生反旋的圆极化波,从而在互为90度夹角方向上实现双圆极化辐射特性。

    水平面零向频扫天线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9568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161544.5

    申请日:2023-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面零向频扫天线,属于天线与微波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任意介电常数的介质基板(1)上加载第一扇形贴片(1’)和第二扇形贴片(1”)。第一扇形贴片(1’)和第二扇形贴片(1”)的圆周处分别采用垂直短路壁与介质基板(1)连接。在第一扇形贴片(1’)上加载槽(2)、同轴馈电探针(3)和短路销钉(4),使天线前三个辐射模式被激发、扰动、聚合,并在水平面上对称地产生可随频率变化进行扫描的辐射零点;同时,通过增加第二扇形贴片(1”),实现水平面单方向的零向频扫功能。本发明实现的零向频扫天线扫描范围广、灵敏度高、体积小、剖面低且结构简单,在物联网的各种无线传感系统、测向系统以及抗干扰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混合结构高增益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96274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35068.1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结构高增益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在任意介电常数的介质基板上进行加载,包括平面矩形磁偶极子、一对双面微带线、二维扇形电偶极子以及平面螺旋振子。平面矩形磁偶极子整体呈背射方向短路、其余三边开路的长方体结构,二维扇形电偶极子的上(下)表面分别用一根微带线连接于平面矩形磁偶极子开口处的上(下)表面,通过改变电偶极子的半径和圆心角可实现方位面和俯仰面半功率波束宽度和3‑dB轴比波束宽度同时展宽的特性;螺旋振子设置于介质基板上的二维扇形电偶极子的端射(+x)方向,利用谐振结构驱动行波结构实现高增益端射特性,通过改变螺旋振子与电偶极子之间的耦合过渡结构,实现俯仰面(方位面)半功率波束宽度和3‑dB轴比波束宽度等化的辐射特性。

    一种用于弯曲传感的柔性RFID天线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8701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53282.1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弯曲传感的柔性RFID天线及其设计方法,属于天线与微波技术以及物联网领域。本发明所设计的柔性RFID天线是一种柔性圆形微带贴片天线,在柔性介质板的上表面设置圆形贴片、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器、微带线,下表面设置接地板,形成圆形微带贴片谐振器结构;通过检测所述圆形微带贴片谐振器因弯曲形变引起的谐振频率变化,实现对与所述圆形微带贴片谐振器共形的表面弯曲度的传感功能,旨在实现无线传感器系统中的传感和通信双重功能,可应用于多种检测场景。本发明所设计的天线传感灵敏度高,具有稳定的单向波束,且增益高、低SAR、结构简单、低剖面,易加工实现,在物联网的各种无线传感与射频识别系统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一种柔性形变传感天线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488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50986.3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形变传感天线及其设计方法,属于天线与微波技术以及物联网领域。该天线包括带开槽的扇形贴片、接地板、柔性介质板以及柔性覆层,可共形附加于各种物体表面,通过检测天线因弯曲形变引起的谐振频率变化,实现对共形表面弯曲度的传感功能。本发明旨在实现无线传感器系统中的传感和通信双重功能,且可通过改变扇形圆心角及半径双自由度调整所述天线的传感灵敏度,可应用于多种检测场景。本发明所设计的天线传感灵敏度高,具有稳定的单向波束,且增益高、低SAR、结构简单、低剖面,易加工实现,在物联网的各种无线传感与射频识别系统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一种宽波束平面背射及双向圆极化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859867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19318.4

    申请日:2018-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宽波束平面背射及双向圆极化天线,扇形平面磁偶极子整体呈半封闭结构,扇形平面磁偶极子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扇形贴片和垂直短路壁,垂直短路壁沿扇形平面磁偶极子半径方向连接于两个扇形贴片的直边;所述两组同心环形电偶极子分别用作顶层同心环形辐射单元与底层同心环形辐射单元、以及顶层同心环形反射器与底层反同心环形反射器;顶层同心环形辐射单元通过顶层连接枝节连接于扇形平面磁偶极子上表面,底层同心环形辐射单元通过底层连接枝节连接于扇形平面磁偶极子下表面。本发明具有剖面低、结构简单,无需外加复杂的移相功分网络即可实现优良的宽波束圆极化性能,在物联网的各种无线传感与各种射频识别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宽波束磁偶极子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8598675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0294287.1

    申请日:2018-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宽波束磁偶极子天线,包括半圆形磁偶极子结构和长条形寄生单元,半圆形磁偶极子结构包括两个半径相同的半圆形贴片和垂直短路壁,两个半圆形贴片一上一下平行对称放置,垂直短路壁沿半圆形贴片直径方向与两个半圆形贴片相连;长条形寄生单元沿半圆形磁偶极子结构的中轴线方向放置,且连接于半圆形磁偶极子结构的上表面;半圆形磁偶极子结构为非全封闭结构。本发明具有体积小、高增益、剖面低、结构简单的特点,在物联网的各种无线传感与射频识别系统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一种双频圆极化偶模环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8631055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316843.0

    申请日:2018-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频圆极化偶模环天线,包括介质基板、辐射单元和馈电单元,辐射单元和馈电单元分别设置于介质基板的顶层和底层,辐射单元包括非均匀环路和四根调谐枝节,非均匀环路整体呈矩形环状且内环呈正方形,调谐枝节分别设置于非均匀环路的外侧边;馈电单元包括两个关于馈电点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叉状偶极子单元,且每个叉状偶极子单元均包括主侧臂和主臂,两个主臂沿该对角线设置且相连,主侧臂垂直连接于主臂顶端,主侧臂的两端处分别连接有左侧臂和右侧臂。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能够实现双频圆极化,有望于应用在导航等无线通信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宽波束平面背射及双向圆极化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8598676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10319318.4

    申请日:2018-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宽波束平面背射及双向圆极化天线,扇形平面磁偶极子整体呈半封闭结构,扇形平面磁偶极子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扇形贴片和垂直短路壁,垂直短路壁沿扇形平面磁偶极子半径方向连接于两个扇形贴片的直边;所述两组同心环形电偶极子分别用作顶层同心环形辐射单元与底层同心环形辐射单元、以及顶层同心环形反射器与底层反同心环形反射器;顶层同心环形辐射单元通过顶层连接枝节连接于扇形平面磁偶极子上表面,底层同心环形辐射单元通过底层连接枝节连接于扇形平面磁偶极子下表面。本发明具有剖面低、结构简单,无需外加复杂的移相功分网络即可实现优良的宽波束圆极化性能,在物联网的各种无线传感与各种射频识别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宽波束磁偶极子天线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9867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294287.1

    申请日:2018-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宽波束磁偶极子天线,包括半圆形磁偶极子结构和长条形寄生单元,半圆形磁偶极子结构包括两个半径相同的半圆形贴片和垂直短路壁,两个半圆形贴片一上一下平行对称放置,垂直短路壁沿半圆形贴片直径方向与两个半圆形贴片相连;长条形寄生单元沿半圆形磁偶极子结构的中轴线方向放置,且连接于半圆形磁偶极子结构的上表面;半圆形磁偶极子结构为非全封闭结构。本发明具有体积小、高增益、剖面低、结构简单的特点,在物联网的各种无线传感与射频识别系统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