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超表面单元的小型化SIW背腔缝隙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390411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1161903.4

    申请日:2021-09-30

    Inventor: 许锋 周佳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表面单元的小型化SIW背腔缝隙天线,包含四层金属层、三层介质层和若干金属圆柱。自上而下分别是第一层金属层、上层介质层、第二层金属层、中间介质层、第三层金属层、下层介质层和第四层金属层。第一层金属层为新型超表面单元阵列;第二层金属层为方形超表面单元阵列;第三层金属层为包含矩形窄缝隙的金属层;第四层金属层为包含共面波导馈电结构的金属层。其中,第一层的新型超表面单元阵列由四个按照2×2阵列形式排列的新型超表面单元组成。在传统方形超表面单元的四周应用分形技术形成新型超表面单元,该新型超表面单元结构在不改变单元面积的情况下,使得单元表面的电流路径变长,这是实现小型化的关键。本发明实现了SIW背腔缝隙天线在保持良好的辐射性能的同时进一步小型化的目的,提高了天线的集成度。

    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新型极化可重构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482479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86864.0

    申请日:2022-05-27

    Inventor: 许锋 周佳丽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波天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新型极化可重构天线,包含两层金属层、一层介质层和若干金属圆柱。自上而下分别是第一层金属层、中间介质层和第二层金属层。第一层金属层为包含方形环状缝隙的金属层;第二层金属层为包含共面波导馈电结构的金属层。在第一层金属层上蚀刻4根首尾相连的矩形缝隙并额外引入4个寄生切角,通过在缝隙适当位置加载4个二极管,使天线在线极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之间灵活切换,并且由于结构的特殊性,该二极管偏置电路更加简单,因此性能更优。本发明实现了SIW背腔缝隙天线的极化可重构性能,同时保持天线在各个状态下的工作性能。

    一种基于超表面单元的小型化SIW背腔缝隙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390411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61903.4

    申请日:2021-09-30

    Inventor: 许锋 周佳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表面单元的小型化SIW背腔缝隙天线,包含四层金属层、三层介质层和若干金属圆柱。自上而下分别是第一层金属层、上层介质层、第二层金属层、中间介质层、第三层金属层、下层介质层和第四层金属层。第一层金属层为新型超表面单元阵列;第二层金属层为方形超表面单元阵列;第三层金属层为包含矩形窄缝隙的金属层;第四层金属层为包含共面波导馈电结构的金属层。其中,第一层的新型超表面单元阵列由四个按照2×2阵列形式排列的新型超表面单元组成。在传统方形超表面单元的四周应用分形技术形成新型超表面单元,该新型超表面单元结构在不改变单元面积的情况下,使得单元表面的电流路径变长,这是实现小型化的关键。本发明实现了SIW背腔缝隙天线在保持良好的辐射性能的同时进一步小型化的目的,提高了天线的集成度。

    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新型极化可重构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4824790B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210586864.0

    申请日:2022-05-27

    Inventor: 许锋 周佳丽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波天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新型极化可重构天线,包含两层金属层、一层介质层和若干金属圆柱。自上而下分别是第一层金属层、中间介质层和第二层金属层。第一层金属层为包含方形环状缝隙的金属层;第二层金属层为包含共面波导馈电结构的金属层。在第一层金属层上蚀刻4根首尾相连的矩形缝隙并额外引入4个寄生切角,通过在缝隙适当位置加载4个二极管,使天线在线极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之间灵活切换,并且由于结构的特殊性,该二极管偏置电路更加简单,因此性能更优。本发明实现了SIW背腔缝隙天线的极化可重构性能,同时保持天线在各个状态下的工作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